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红富士苹果树的技术管理一、加强土肥水管理①土壤管理4月下旬刨树盘,树干附近深约15厘米,外缘为25厘米,以避免切断根系过多,尽量少伤浅层根系,并结合行间深翻,达到全面松土的目的。②合理施肥秋施基肥:每产1公斤果施1~1.5公斤优质厩肥、堆沤肥或畜禽粪...  相似文献   

2.
张志坚 《华章》2007,(7):204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不仅仅是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必须和其他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磨损是凿形深松铲失效的最主要方式。采用离散元法对凿形深松铲的深松过程进行了仿真,从土壤颗粒运动、凿形深松铲受力、磨损识别和磨损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凿形深松铲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深松过程中凿形深松铲前方的不同层土壤颗粒没有发生混合,土壤与凿形深松铲前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为滑动摩擦;凿形深松铲前表面附近的土壤颗粒运动方向与凿形深松铲半径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凿形深松铲前表面附近的土壤颗粒与凿形深松铲存在一定的相对滚动;铲尖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受力大小相接近,铲柄受力主要来源于土壤颗粒对铲柄前进的阻碍作用;深松铲在切向上的累积接触能大于法向上的累积接触能,法向累积接触能的最大值为0.895 8 J,切向累积接触能的最大值为2.047 6 J,即切向磨粒磨损作用大于法向冲击磨损作用,铲柄切削刃磨损深度平均值随着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铲尖上表面磨损深度平均值随着高度的增加不断增大,铲尖前表面是凿形深松铲磨损最严重的区域;随着深松速度的不断增加,铲柄切削刃磨损深度平均值的增长率也不断增大,铲尖上表面磨损深度平均值的增长率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4.
王晓英 《学苑教育》2022,(23):47-48+51
深度学习的大力提倡是新教育时期的机遇和挑战,但是要避免陷入目标过高、环节过繁、提问过多等深学误区。为追求简约深度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聚焦目标、整合环节、少问深研这三个方面,努力做到简约课堂,还学生探究文本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娟:老师,下面这道题怎样计算?有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甲容器长20厘米,宽10厘米,深14厘米,乙容器长30厘米,宽20厘米,深15厘米,现在把甲容器装满水后,倒人乙容器里一部分,使乙容器中水的深度是甲的2倍,求这时乙容器中水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果园高效施肥九法①环状沟施法在树冠外围挖一条30~40厘米宽,15~45厘米深的环形沟,然后将表土与基肥混合施入。此法适于幼龄果树园。②放射状沟施法在距树干1米远的地方挖条放射状沟,沟宽30~60厘米,深15~40厘米,长度抵树冠外缘,将肥料倒入沟中...  相似文献   

7.
明确宁夏地区人工甘草种植的资源现状,提出适合我区甘草发展的种植技术,从选地、施肥整地、种子处理、繁殖方式、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甘草合理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今年52岁的阚树田,是双城市万隆乡建国村人,9岁时就没了母亲,只读二年半书就到生产队当了半拉子,放猪、放羊,挣几个工分与父亲艰难度日。改革的春风吹醒了他的头脑,生产实践使他懂得了学习的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他已是30多岁的人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了,他想利用承包田大干一场。可是,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种的都是清一色贪青晚熟的“吉”字号大玉米,秋收全是“水”玉米,质量差、效益低、卖不出去,只好留做饲料用。对此,乡农技站技术员指导他道:“一要更换新品种;二要深松整地;三要合理施肥,增钾增…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周伯瑜,黄美槐“土把肥料埋,就是划得来”、“氮肥深入土,一亩抵两亩”。这都是说氮肥深施比地表施和浅层施好.据科学测定.碳酸氢铵施在土深3厘米处,氮损失7.42%,施在土深6厘米处,约损失6%,施在10-15厘米处,几乎无损失.据测定...  相似文献   

10.
旱地小麦巧耕种1.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憎足的年份宜探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耙实、耢平;耕后少用干...  相似文献   

11.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它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要产生压强,同时,在液体内部也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多少、体积等都没有关系.例1如图1所示的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和B,底面积都等于100厘米2,装有相同深度H=20厘米的水,B容器上部管子的横截面积S’=4厘米2,h’=10厘米,下半部分是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试计算比较:(1)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2)容器本身所…  相似文献   

12.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一、铲趟管理:铲前要深松,放寒增温,灭草暄土。人工除草要及早进行,严防杂草与苗争水、争肥、争光照。二、追肥:为了满足大豆在各个生育期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应分别在苗期、花期和结荚鼓粒期,进行叶面喷肥。1.苗期喷肥;每亩用硫酸锌75克、稀土...  相似文献   

13.
一、选地整地1.食用仙人掌的特性是喜阳光、怕水湿,根部不能长期浸水,所以土壤不能窝水、滞水。选择栽植土壤时,首先要考虑沙质壤土,团粒结构不宜过紧,含有机钙质和腐殖质,pH值为中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如坡地,要选向阳坡。2.在种植地选定后,首先要翻耕、平整土地。如岗坡地,要砌坎。整地的目的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其松软透气,便于仙人掌苗扦插和移植苗生根。根据当地降雨量,在仙人掌种植地里和地边挖好排水沟。然后,依据仙人掌生长特性和今后操作方法,进行做畦,畦高15~25厘米,畦与畦之间的距离为40厘…  相似文献   

14.
<正> 双城市水泉乡大庆小学校,采取远距离密植间作玉米的科学种植技术,经试验,获得丰产丰收,亩产玉米达800公斤。具体做法是: 一、耕暄土地:把要种玉米的地块进行秋翻,春起垅后要及时用双串镇压器镇压一遍;也可在春天进行深松起垅或者三犁穿整地。二、施肥:亩施底肥农家肥3000公斤;亩施埯肥玉米专用肥20公斤;亩追尿素15公斤或硝酸铵20公斤。三、选用良种:根据双城市地区第一积温带的特点,选用高产、抗倒扶、中晚熟的品种,如丹育十三、本育九等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升华,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础。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环节大多面广、深度不够,制约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而基于特训的实践模式着重点在深、精、社会与企业的结合上,通过合理的体系设计、学校和企业联合团队的指导、模拟和实际训练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精彩的生成比做一棵粗壮的树.那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足这棵树的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树苗;教师深钻文本则是这棵树生长的水分.只有不断地深钻文本.不断地给精彩的生成这棵树浇水.树才会生根、发芽:教师的深层反思是这棵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给这棵树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壮:课堂的深度民主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民主这土壤.精彩的生成这棵树便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17.
要正确理解h的含义须注意以下几点:1.分清深度与高度的区别高度是指某点到容器底的距离,一般在底面的上方,深度是液体内某点、到液体表面的距离,在液面的下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如图1所示,A点距容器底的高度为4厘米.距液面的深度则为3厘米2.明B采区与长应的区别某段液往长度是指液往上面某点到波往下面对应点的距离,它既可能是竖直的,也可能是倾斜的,而深度是液往下面共点到液面的竖立距离.如图2所示容器中波往长度为Zo僵来由几何知识可知容器底到液面的深度却为10厘米.LWe,3.记得双压足足抱住体内菜点到自由住面的坚在…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喜温对热量要求较高 ,且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泥沙比例适中的沙质壤土中生长的油料作物。然而 ,笔者却在高寒的黑土地上连续四年种植花生成功 ,并获得了亩产500余斤的好收成 ,经济效益大大超过大豆、小麦。现将寒地黑壤花生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是基础1 .选地 :最好选用旱岗地或排水良好的水岗地 ,向阳坡的麦茬、玉米茬地 ,千万别用水笸箩或涝洼塘 ,豆茬地也不宜扣花生。2 .整地 :最好是秋整地 ,在整地的同时将农家肥施在地里。方法是先将垄台破开一条30厘米深的沟 ,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左…  相似文献   

19.
“深学活动”是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实践载体,包括“活动启动、活动组织、活动反馈”三个环节。教师结合“正比例”的实践课例,阐述了深学活动的启动、组织和反馈三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推进提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 四、整地插秧搞好渠系配套,修建方、条田。提倡秋翻地,春翻地要顶冻早翻,耕深均为15至18cm。要在5月上旬放水泡田,用好「桃花水」,节约用水。要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整平耙细。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2℃,开始插秧。5月末结束,不插6月秧。插秧规格:30cm×20cm(9寸×6寸),每穴插3棵基本苗。要「花达水」拉线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漂苗,插深不超2cm。及时补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