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毅 《新闻界》2007,(1):84-84,76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态迅速发展,很快成为波及全国的一股风潮,这就是用方言来主播或主演的电视新闻栏目、电视谈话栏目和电视栏目剧,我们姑且称之为“方言电视”。对于这几种电视节目形态,无论是电视业界还是理论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笔者在此拟对“方言电视”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电视台要吸引人的注意,必须有好的栏目,而好的栏目要能引起人的长期关注,除了有好的内容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好的主持人。因为,电视作为视听媒介和文化媒介的载体,它的闪光处就在于声色俱全的画面。巴特尔认为,对画面的信息解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语言讯息、被编码的肖似图像讯息和非编码的肖似图像讯息。而电视中把这三种讯息连接在一起以产生传播意义的媒介者,无疑是那个向观众进行阐释的节目主持人。因此,主持人成为打造电视品牌栏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回应特殊受众的需求 近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方言类节目,地方媒体中出现了“方言的群体亮相”,有用方言播报新闻的,有用方言主持娱乐节目的,也有用方言演绎电视剧情的,收视率都异常火爆。一些电视台方言栏目主持人的选拔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电视方言节目,已经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方言类节目究竟怎样去办?方言节目就是说方言吗?笔者试就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5.
方言电视节目勃兴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佳 《新闻前哨》2005,(10):70-70
近年来,在武汉地区以武汉方言为电视语言的节目呈勃兴态势。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策划推出的武汉方言剧栏目《经视故事会》,甫一推出,就赢得了武汉市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目前该栏目已经培养了一个较稳定的收视群。今年入夏以来,武汉电视台又推出了系列方言情景剧《江城一家亲》。我们在为武汉方言电视节目受到本地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冷静地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并且认真分析这类节目所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把这种“名品”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曾经辉煌的电视方言栏目也开始随着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削弱,而逐步淡出观众的视野。《攀讲》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已经运作十一年的电视方言杂志类品牌栏目,历经多次华丽转身,持续在福州地区保持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近两年来,该栏目在电视影响力迅速下降的情况下,能够主动融合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互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福州台《攀讲》栏目运作实践为例,探索电视方言节目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突破栏目发展瓶颈,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玉凤 《新闻知识》2012,(2):104-106
当今,方言版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电视节目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具体表现为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版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武汉媒体方言栏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陈雪 《新闻界》2007,(3):80-80,96
方言电视栏目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它用地道的方言展现着受众周围的日常生活,它是媒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索本土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尝试,它也使得以普通话栏目为主体的电视行业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然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刘慧 《声屏世界》2008,(7):37-38
寻情类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情感类节目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亚类型。它一方面具有服务性,能够帮助有情感诉求的人完成心愿,调解情感纠纷;另一方面,节目的叙述内容多为分裂性、对立性情感,具有相当的故事张力。概而言之,它具有调节家庭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和谐和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有用手段。正因为如此,很多电视台都开办了寻情类节目,有的甚至成为了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比如湖南卫视的《真情》,就以制作大量寻情类节目盛行十年并成为全国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0.
肖嵩 《新闻战线》2015,(3):106-107
电视方言节目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在传承地域文化,满足特定受众的欣赏需求等方面有着普通话节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地方言节目的大量涌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面狭窄,节目品位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方言节目的有效传播。因此必须从塑造有个性的主持人来树立栏目的品牌意识,扩大收视群体,实现跨区域发展等方面着手,实现方言节目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8)
在“传统美德”中开掘出熠熠之光读《华夏文化》「传统美德」栏目文/余炳毛最近,看到一期《华夏文化》,就禁不住喜欢上了它,其中的“传统美德”栏目尤其使人难以忘怀。这一栏目,登载了四篇文章,虽然不多,却值得反复咀嚼并且嚼之有味。这些文章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  相似文献   

12.
开播于2005年2月9日的方言栏目剧《经视故事会》是湖北经视的一档名牌栏目,也是湖北地区首个以方言对白为主的电视栏目剧。它走的是一条平民化的道路,既有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又注重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战线兴起的“电视节目栏目化,栏目实行制片人制”,是电视改革深化的产物。笔者担任制片人后,越来越感到这一新型机制对我们编辑记者是一种福音,它既能够锻炼人培养人,又有利于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制片人制是锻炼培养电视人才的科学机制。 现在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某个栏目某部电视片的制片人某某某的字幕,行家一看就知道他是这个栏目或这部电视片的负责人,或日“当家人”。就是观众也知道电视片是制作人领导制作的。制作得好与不好,他要负主要责任。事实正是如此,制片人就是某个栏目或某部电视片的全权…  相似文献   

14.
张小宁 《新闻窗》2012,(3):69-71
电视栏目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满足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诉诸人类视觉感知的精神产物。对于电视而言,为满足合适人和社会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栏目。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电视人已经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要吸引观众,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精确定位,创造好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电视形象,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品牌栏目作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是电视从业人员一直的理想追求,品牌栏目如何办,怎样将它办好,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成为电视工作者为广大受众服好务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马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8-118
近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已经在荧屏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深受国内电视观众喜爱、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方言类电视节目也因此成为一些地方频道竞争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方言类电视节目形式已从方言相声、小品发展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方言是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徐静 《新闻前哨》2003,(8):60-60
中国电视已经进人竞争激烈的时代,只要我们打开电视,便可收看到几十个频道。众多的电视台、众多电视节目的竞争使电视人时刻感到危机四伏,局促不安。而观众则是不管哪个台,哪个频道,只要是喜欢看的栏目和节目,就会把遥控器锁定在某个位置。因此,一个电视台,只有办出尽可能多的品牌栏目和节目,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普通话已经普及的今天,在全球化、全国流动的时代,为什么方言电视会突然兴盛并繁荣起来?作者以理论的视角和类似民族志的方式,对云南电视台的方言新闻栏目<大口马牙>、昆明电视台的方言新闻栏目<我挨你说>和长篇方言电视剧<东寺街西寺巷>进行了观察、访谈和解析,确认了寻求市场成功的动机和夸大地域搞笑形象、偏重文化娱乐性的当前方言电视特征,以及一种混杂地域文化的出现.本文认为,发展方言地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源泉,似乎还没有进入地方传媒的议事日程,因此,有必要提升文化使命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三年多前,一档崭新的方言栏目《百晓讲新闻》出现在了温州电视荧屏上,“百晓”是温州方言“什么都知道”的意思。这是一档完全由主持人用温州方言讲述新闻的栏目,对主创人员来说,创办这样一档节目,是想在当时新闻收视率低迷的状况下做一种尝试,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档节目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窜红,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一跃成为了温州地区收视率之冠,最高点甚至达到15%,  相似文献   

19.
《解放日报》的“热点追踪”栏目我很喜欢看,相信这个栏目可以锻炼出一批好记者,因为它抓的题材都比较大,也比较吸引人,而且又须记者去追踪、去挖掘,所以无形中对记者要求就比较高,需要下大力于采访写作上。伊拉克战争显然是报道的热点,该报已有“特别报道”版,有足够的内容可提供读者去  相似文献   

20.
浅谈电视栏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力  傅思 《新闻前哨》2001,(10):30-31
随着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湖北有线电视台的合并,电视传媒日益向着节目多元化的广度、频道专业化的深度延伸。在这种态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电视栏目呢? 过去,我们耗费了许多心血设计的栏目,播出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视率,其问题的实质就是我们在栏目设计的时候,仅从它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基本因素出发,而没有把握“电视受众”这个栏目的终端消费主体的需求。因为一个栏目从内容与形式这两个因素出发来结构,实际上只完成了它作为媒体的产品形态,只有经过传播后为广大电视观众所消费,才完成了从媒体产品形态向媒体商品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