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汉史籍所记察举制度,有“举孝廉”、“察廉”、“举廉吏”等等名目。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家解释不一。《东汉会要》卷二十六徐天麟说,武帝初举孝廉时,“孝之与廉,当是各为一科”,“至东都则合为一科矣。”所以他在《西汉会要》中的“察廉”一项下,“举孝廉”“察廉”“举廉吏”混同记载。劳干在《汉代察举制度考》中沿袭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2.
贵刊1987年第六期《谈“ 2”,问“2”,辨“2”,算“2”——“数的基本概念”复习举隅》(以下简称《举隅》),确是一篇好文章,为“数的基本概念”复习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我在搜索网页时,关键词用了“举隅”,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举隅”的词条,用‘‘举偶”作关键词,也出现许多“举偶”的词条。究竟有没有“举偶”这个词呢?如果“举偶’’是个生造词,百度为什么要使用呢?岂不造成语言混乱,谬种流传?.于是查词霸,结果查不到(当然,举偶也查不到),查《辞海》,也没有。再查《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查《...  相似文献   

4.
这条成语最早见于汉代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刀目张。”全句的意思是很明白的。但因一“举”字,产生了异议,影响了对全句的理解。如:《现代汉语辞典》解为:“提起大绳子来,一个个网眼都张开了。”《汉语成语小辞典》解为:“提起网上的大绳,网眼就都张开了。”两部辞书,都把“举”解为“提起”。实际的情况是;把“纲”提起,网眼不但不能张开,反而闭合得更紧了。这是有悖于郑氏原意的,而且理论上也说不通。查甘肃师大《汉语成语辞典》:“提起鱼网的总绳一撒,所有的网眼都张  相似文献   

5.
【课文品读】 《岳阳楼记》语言表达的“对举”之美 《岳阳楼记》语言极工。用“对举”一词来分析其语言表达的特色,是可以像线索一样牵动全文内容的。  相似文献   

6.
晚清刘熙载所著《艺概》,多角度地探讨了文艺内部的规律性,是一部近乎纯艺术的“艺论”专著。它“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论述问题多中肯綮,是晚清艺术理论的高峰。《艺概》由《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部分组  相似文献   

7.
语文百草园     
文章标题中 的固定用语 除“论”、“评”、“颂”、“札记”、“漫谈”之类固定用语外,还有一些如下: 举隅 表示就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举例。如《标点误用举隅》。 谈片 表示就某一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片断性论述。如《词的技术谈片》。 探幽 表示对某一事实或专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从中挖掘出更新的东西。如《〈水浒〉艺术探幽》。  相似文献   

8.
读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浅近录》一书,其将“杨震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怀金十斤以遗震”中的“杨震举荆州茂才”译为“杨震考中荆州的秀才”。这个翻译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等师范学校《文选与写作》课本第五册中《小二黑结婚》的文下,对“八字”一词的注释举了一例:“某人出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这个例子是不妥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八字”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古汉语中,“吾”与“我”同属第一人称代词。现在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吾”与“我”时,都作“同训互举”,不去区分其间用法的细微差别。早期的文人如章太炎先生在《正名杂义》里,也举《庄子》的“今者,吾丧我”一句为“同训互举”解。凡此,都不免给人有以偏概全之嫌。单就孔子的《论语》,其中有“吾我”两字之句则多达百余条,旁及他书,真乃“吾我”句多于牛毛也!经过互相比较,才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且有规律。现略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六国论》有一句云:“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其中,“举以予人”不少参考材料均译为“全都把它强给别人。”有  相似文献   

12.
李正中同志在《近代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公车上书”新解》一文。文章认为《西汉会要·选举上》建始三年十二月诏丞相、御史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及内部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朕将览焉”中“诣公车”的“诣”是“到”之意。而“公车”,据《史记·滑稽列传》“朔(指东方朔)初入长安,  相似文献   

13.
“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这是一个问题。“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举一反三”,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自孔子时代以来,“举一反三”就是知识被掌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6):F0004-F0004
日前特级教师周继光来访,谈及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周老师说,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见《赵宪初教育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了文化审美的读解取向,以圣人人格的“修养”、“事功”、“名位”、德性”为基本构造和构架,从关涉尧、舜、禹禅让传说的文献入手,逐层揭示《论语》的“举”和“让”,《墨子》的“尚”、“兼”和“举”在各自所在的现实文化生存境界中的特定生活内蕴、生命体证、文化取向及其文化品格具体的形态特征;并从文化品格的内蕴中审视了文化交融的现实结构。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 ,学术界对白居易评价《长恨歌》时所使用的“风情”一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风情”与“正声”对举、《长恨歌》中“风情” ,以及白氏其他诗文中“风情”的韵味等三个方面入手 ,对“风情”作出了是帝、妃间缱绻、浪漫的恋情的判断 ,从而否定了“风情”即为“正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篇《赤壁赋》 ,课文中有几个注释或不正确 ,或解释较为含糊不明确 ,现分别简单分析如下 :一、几个不正确的注释1.“举酒属客”中的“属”。课文注为“属 ,通‘嘱’ ,这里指劝人饮酒”。“属”有解释为“通‘嘱’”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辞海》里也有“通‘嘱’”这一义项 ,但解释为“托付 ,请托”。同时 ,《辞海》里又有“倾注 ,引申为劝酒”这一义项 ,并引用“举酒属客”为证。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  相似文献   

18.
《诗经》“兴”论─—对“全不取义”的一点看法汤力伟“兴”乃《诗经》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兴”的本义是“起”,《说文》:“兴,起也,从并从同,同,同力也。”又另“界,共举也。”那么,*兴”即“同力共举”的结果。先秦言“兴”(包...  相似文献   

19.
《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四十年间无出其右者。然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本文举《长生殿》徐注中“较猎”、“既不沙”、“旄”、“奋鹰扬”、“什袭”等五个注释可疑之语词,直抒己见,以期对《长生殿》的注释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举一反三,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反复举例,而应该改变策略.学习中若能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这定是其熟悉内在道理并能融会贯通的结果.然而有人日“举一反三”是建立在“举三反一”之上的,只有经过深入的三番考察、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