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所处社会情境的急剧变化和日趋复杂.教育活动中不同行为主体实际追求的产品(需求)日益分化,产生了新的政策问题,政府通过对各种不相容的、竞争性产品(需求)的权威性分配,指引并推动了改革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作为一种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政治行为,政策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对以往及现行的教育政策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持续变革和纵深发展,否则改革仅仅是局部的、表面化的改变。教育政策评价不仅有助于政策部门认识政策的优劣、成效,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补充、修正和完善政策;而且还有助于满足公众对于决策公开性、透明性和可考核性的要求的提高以及决策系统反馈、学习功能的发展。这些都为教育政策评价实践及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以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的改革。电子档案袋评价对于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评价具有适用性,是深化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改革的有效方式。从评价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以及若干个主要环节上扎实开展工作,确保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支持有着深厚的学理渊源,社会发展的用人改革需求和社会变迁对道德的期待是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动力来源。高校教育评价改革需要改造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包括社会关系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社会政策制度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的支持。文章从学理渊源、动力支撑、实践路径等方面,深入探究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基础,从社会系统中寻找支持、方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型雨 《教育科学》2003,19(2):7-10
教育政策评价本质上是对教育政策价值的评价,其中评价标准是教育政策评价的核心,它来源于或依赖于教育政策价值的客观存在。然而,现有的研究由于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这一前提性问题的探讨,因而对教育政策评价标准的把握不够全面而系统。本文在阐明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政策的评价标准,认为教育政策具有政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四种表现形式,并立体现出由低到高的层级结构,相应地教育政策评价应包括价值存在(质、量、尺度)、价值规范(应该)和价值必然性(正当)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并且各具独特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怡 《高校后勤研究》2023,(11):64-67+84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了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疾,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策文本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使用政策工具理论,对政策条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失调,对政策对象的关注度不均,导致政策条款缺乏人文关怀,执行者积极性不足,改革乏力等消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两点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的有效配比,建立多元主体共治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评价政策实施落地,提高教育评价改革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家通过颁布有关教育评价的政策文件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通过对我国2001至2022年在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教育评价的政策文件进行一个梳理,将其划分为“发展性评价为重”的教育评价(2001-2015年)以及“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评价(2016年至今)两个阶段。通过对这二十年来我国教育评价政策的演变过程的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教育评价要促进教育公平、智能化时代赋能教育评价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评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为加快“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加快教育评价改革,改进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打消家长和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疑虑,减轻“双减”政策落地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改革对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的指引和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集中阐述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地位作用、重点任务和方法路径,科学回答了教育评价改革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领会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把树立科学的价值导向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遵循,坚持从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创新发展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功能,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以人才评价改革助力教育评价改革。当前,我国科学的评价导向日趋形成,评价政策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更大进展,教育评价治理理念和手段逐步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已有多份旨在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文件出台,为了切实推进改革,有必要从组织行为学及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四份政策文件的政策工具,结果显示政策文件中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使用过溢,激励、能力、学习工具使用不足,这和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真问题不匹配,并有压抑政策执行者积极性、使评价局限于象征性评价及阻碍质量文化建设等消极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制定需重视高校主体地位,避免过度依赖权威及象征和劝诫工具,加大对激励、能力、学习工具的使用,以提高教育评价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10.
江沈巨 《中国培训》2003,(10):28-29
教育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对20世纪教育影响较大的一个专业领域。现在,教育评价已经作为现代教育研究的三个领域(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研究)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教育评价在整个体系中所具有的反馈、调节和指导的功能,因此,教育评价的发展对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和制约。一、教育评价的功能1.指导功能对教师选择并决定有效的教育计划、指导方法作出评价的功能,例如,对智力、学力、性格、态度等进行诊断性的评价,以便用作制定年度教学计划,为制定适当的单元教…  相似文献   

11.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拉开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全新帷幕,该政策的有效执行是确保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然而在实践中,教育评价改革政策执行遭遇政策设计不完善限制执行效力、执行主体缺位和管理机制缺陷延滞执行进程、目标群体认同迷失与观照匮乏增大执行阻力、消极文化和条件滞后弱化执行基础等多重阻滞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改革的实施效果。为纾解这些现实阻滞,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政策的有效执行,需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推动政策及时供给;培育执行主体能力,健全政策执行机制;提高目标群体认同,增强主体性观照;优化改革文化环境,夯实政策执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评价,特别是首次对国务院学位办设置的368个专业进行的评价。这对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提高其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因而学生评价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对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起着导向的作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将学生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了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体现了发展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为了总结与分享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发现评价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讨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途径,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董奇教授主持)联合开办《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专栏,刊登该项目组专家撰写的文章,聚焦和剖析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基于国际经验和国家对普通高中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目标和要求,探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关注差异、强化过程,探索增值、聚焦进步,数据驱动、滚动评估的评价设计思路,以期通过对学生发展成效和学校培养过程影响要素等分析,探索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评价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巴西、荷兰等教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问责制的特点,通过国际比较和充分借鉴,从评价机构独立化、评价指标差异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结果等级化和评价报告公开化5个方面对我国建立健全高校问责制,进行现代化大学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评价模式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证性研究可以为政策评估和改革提供有效的证据。本文阐述了美国加州大学所开展的诸多本科招生政策评价与研究中的一项研究。加州大学所开展的此项研究从学生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学校背景等方面对其录取学生的"涵盖性"进行了考查,并阐述了加州大学用于监测招生结果"涵盖性"的指标体系。该研究对中国本科招生改革具有如下启示:(1)负责招生的部门必须配置相关人员持续开展招生政策的评价工作;(2)建立长效性的数据系统,促进考试机构与大学之间的数据分享;(3)加强政策评价与实证性研究工作,为政策完善和改革提供支持;(4)重新思考大学招生所追求的卓越与公平的定位,开发基于学术成就和教育机会的卓越与公平的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五唯"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梳理、分析教育评价政策的现状和问题是破"五唯"的前提条件。研究基于2010年-2018年《教育部公报》中有关教育评价政策的文本数据,运用SPSS16.0对其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改革逻辑链条。通过文本与实践"对话",研究揭示了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硬约束"不强,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评价相关主体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聚焦破"五唯"主题,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和专项督导;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解决好学校内外部评价主体"缺位"问题;把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流于形式的课程改革政策评价使人们逐渐忽略评价本身的教育性与实用性功能,而屈从于评价活动作为一种行政监督或控制的审查性、政治性属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我们日益发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更应该成为内在于改革过程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为提升与深化课程改革的运作水平提供重要依据。这种转向意味着我们需要解放既定的关于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属性认识,从我国新课程改革政策评价的现实经验与问题出发,关注评价活动应有的基本规范与趋势,从根本上优化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评价,切实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评价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巴西、荷兰等教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问责制的特点,通过国际比较和充分借鉴,从评价机构独立化、评价指标差异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结果等级化和评价报告公开化5个方面对我国建立健全高校问责制,进行现代化大学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评价模式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