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广告的符号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烟草广告是被明令禁止出现在任何媒体及公共场所的,但商家总是想方设法宣传自己的商品.烟草广告可通过符号学的角度揭示烟草广告是如何对符号的能指、所指进行重新组合,充分发挥符号的内涵,使其出现在大众媒体中.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常不觉得,从发出不同的声音到书写各种标示,再到各种表情和动作,所有的信息传播都必须依赖这些符号。大家认同某种符号代表什么意思,才可能进行信息的传播和理解。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这些是传播学研究的基础。本文讨论的便是这些问题。以前这些只是语言学研究的,我们现在的研究角度不同,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于是符号必须与意义相联,语言的发展与传播的关系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一则电视广告入手,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了关于广告的影像和文案在二级符号系统层面上的目的意指性以及营销劝说逻辑如何形成、广告如何完成物编码的问题,试图借助符号学原理去把握广告的内部结构体系,进而为广告的设计创作或批判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植入式广告逐渐成为广告界新的发展热点.相对于打断式广告,植入式广告虽有其独特优势,但只有遵循科学的运作策略尤其是品牌符号意义的和谐构建策略,才能在品牌形象的建设上真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是最常用和最普遍的一种广告说服策略。通过视觉比喻修辞,能够以含蓄、委婉和诗意的手段去解读广告,增强广告的好感度和认知度。但是目前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现象的泛用和滥用,使受众不能很好地解读广告传播的内容,不利于广告的视觉说服和广告效果的传播。本文即通过对视觉比喻修辞进行符号分析,来试图构建一个视觉比喻修辞的符号模型,以便为广告设计者及受众提供解构和建构广告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辰梓 《大观周刊》2012,(43):31-31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被誉为人类语言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为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书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相似文献   

7.
黄雅堃 《中国出版》2012,(12):57-60
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就是事实过程的真实再现,对电视新闻而言,过程真实体现为事件时空的真实。电视新闻在索绪尔语言原理所指、能指[1]的对应中成型、成义、达意,完成事实过程的真实构成。文字、图像、音响、结构等符号元素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事实物化的基础媒介,新闻事实是具有能指、所指结构特征的符号事实,符号对应的真实程度,直接制约着新闻作品事实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8.
档案符号是档案信息传递、保存及文化传承的承载物,其能指与所指为构成档案符号的基本要素,始终穿插于档案信摘要息的传递过程。本文针对符号为实体的傣族档案进行分析,根据傣族档案符号的变迁历程,对其结构进行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制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审美变化和收视需求,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呈现于荧屏之上,从最初的综艺晚会,到现在的真人秀节目,电视娱乐节目似乎越来越注重观众的参与以及平民化的低门槛要求。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正襟危坐的教化,电视人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已经很自觉地放低了姿态去吸引观众的目光。符号学作为一种分析电影作品的研究方法,在此也可以作为研究电视节目的一种方法论,总结节目制作可循的程式和常规。  相似文献   

10.
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演变解析符号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最初是任意性的,经过人类长期的集体训练、学习传授而约定俗成为理据性.从任意性到理据性,就是符号贴上历史标签、文化标签的过程,也即符号的社会化过程.能指与所指关系演变所体现出的社会性既有不断变化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如果将两个能指相互置换,那么势必带来所指的改变,使原来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文化意义发生改变,因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原本就是一种人为的、社会的、被赋予的、教育的、当然也是意识形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宋荣超 《新闻爱好者》2010,(11):105-106
语言的理据性和任意性是语言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论证语言理据性和任意性应当澄清以下几个相关问题:单纯词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是探讨语言理据性和任意性的根本层次;"约定俗成"的意义应当加以严格界定以及术语使用要统一。  相似文献   

12.
植入式广告在品牌建构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欣 《当代传播》2006,(5):63-65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品牌符号在植入式广告中的意义建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电视的"真实性",皆因为电视符号的能指不仅与所指有着相似性,而且与所指事物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使观者认为看到了能指就看到了所指事物,从而获得了一种在场感、亲历感.然而,电视符号创造的"看的真实",并非客观真实,而是"技术真实". 其中,促使观者把画面当作引得符号来理解是电视制造真实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过,这种"眼见为实"的亲历感同时限制了其图像符号所指的丰富性、多义性,反之可以说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在场感限制了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王家卫在香港类型片的突破上,首先体现在对电影的叙事上,然后才是主题的选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的正是王家卫电影的特质:一种情感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5.
赵亿 《新闻传播》2012,(2):20+22
一、广告与符号学广告一词是个外来语,最早起源于拉丁文adverture,意为大喊大叫、吸引人注意之意,到中古英语时代,逐渐演变为英语的advertise,意思是某人注意到某事,后来又演变成使人们注意某事或通知别人某事。从汉语字面上看,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电视上推出的广而告之,也就是广泛地向公众告之某事以引起注意或了解。长期以来,古今中外的广告学者、实践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广告进行定义,形成了百家争鸣、各执己见的局面,当前学术界对广告的定义划分为广义广告和狭义广告两种,广义广告"指那些  相似文献   

16.
王家卫在香港类型片的突破上,首先体现在对电影的叙事上,然后才是主题的选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的正是王家卫电影的特质:一种情感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7.
广告意义的生成——符号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云霞  石培龙 《新闻界》2007,(5):145-146
本文从符号学和读者反应理论两个视角考察广告意义生成的过程,认为在符号学视野中,广告是一个意义封闭的自足体,其意义的产生只与广告本身有关;在读者反应理论的视野中,广告是一个开放的意义场,受众决定广告的意义.虽然受众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其对广告理解的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特征才是其解读广告的关键影响因素,正是这些共同特征为广告设计者和受众的意义共享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晓虹  曾庆香 《编辑之友》2023,(2):80-85+91
人们习惯以符号把握事物的形象,城市形象即人们对于城市各类符号进行感知的结果。然而,人的惯性逻辑使之在看到城市中的各项元素时,本能地将这些符号的能指直接指向所指,而未仔细探究其中理据性的生成过程,进而造成城市形象认知的偏差。文章在符号学基础上,嵌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将行动者行动的过程视为符号理据性的生成过程,其中转译作为行动的关键机制,帮助完成了理据性的创造。符号学与行动者网络的结合,不仅对城市形象进行了更为客观的解释,同时对于一切主体的真实形象建构、呈现与认知,提供了更为扎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批判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武君 《大观周刊》2012,(3):11-12
"镜花"二字即"镜花水月"作为一个符号,它是《镜花缘》中那些虚幻的、离奇的故事情节的一个能指,同时也是作者那些不可言喻、不便明言的情感的能指,《镜花缘》中作者创造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通过这些象征,可以探究出作者的创作思想,也就是这个符号的所指,即作者希望走出矛盾,摆脱凡俗,返归本真,追求理想的、自我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20.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或不形成信息。“信息能指”即“信息能度”的现实表现,它是“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理论边界。而且不同生命体的这一边界并不相同。“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共同错误是漠视了这一边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