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狄青 《桥牌》2014,(5):56-59
在一场桥牌比赛中出现的满贯牌例的概率一般都比较少,有些成局牌甚至局部定约的牌在打完后才发现原来有满贯,特别是低花满贯的定约,往往被3NT定约所取代,也是绝大多数桥牌选手所忽视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能打成满贯的牌都能合理地叫到满贯(四明手除外),这其中有许多因素,譬如:叫牌体系的局限性、打牌的环境、打牌的进程、对对手的了解程度、兴奋程度、打牌的拼劲、心理状态、牌感等等。  相似文献   

2.
桥牌打法中经常需要运用概率的知识,可要想将各种分配概率的百分比数字一一记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连多数的世界大师也不能做到这一点。但那些经常遇到的关于概率大小比较的常识是很容易记忆的,比如单数牌张的分配通常是接近平均的:5张牌2—3分配的可能性最大,7张牌4—3分配的可能性最大……。又比如双数牌张的分配多半是不平均的:4张牌3—1分配的可能性比2—2分配大,6张牌2—4分配的可能性比3—3大……。好了,现在请大家运用这些简单的概率知识,再加上点逻辑推理来看看下面的这副牌吧。  相似文献   

3.
罗大师 《桥牌》2009,(5):34-37
三、孤注一掷 当我们遇到一个面临多种选择的做庄问题时,在场上,我们可能会想不清所有变化,也很难利用所有的机会。这时,一个简单的做庄线路可能是最好的。关键的一张牌打出之后,成就成,不成就立即宕牌。但当有多个机会可以兼顾的时候,只打一个概率而放弃其余的机会,就过于简单了,那肯定是错误的。面对比较复杂的做庄问题,不深人思考就孤注一掷,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不适合首攻将牌的情况 首攻将牌不应该是盲目的,不能因为不知道要攻什么,就攻将牌;也不能因为某些叫牌过程看来该攻将牌,便不加思索地首攻将牌。不论任何首攻,都应该详加思考,根据手上牌情,敌方的叫牌过程,尽量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挑选偶像     
和追星族一样,练网球的我们也各自有偶像,和前者不一样的是,我们还摹仿偶像的击球动作,努力缩短与其距离;有条件的也去购买桑普拉斯德国的威尔逊牌网球拍或阿加西用的海德牌,不过,打出的球是威尔逊拍子有史以来所打出的最臭的球。教练倒是说:“不必迷信明星的拍子牌号,你使哪种牌顺手就行,再说即便都是威尔  相似文献   

6.
黑木崖 《桥牌》2008,(1):34-35
先说一下打桥牌的心态,好牌不一定赢分,坏牌不一定输分。什么牌都有机会赢,什么人都有机会赢——只要手中还有牌。也许这就是桥牌相对于其它运动与众不同的魅力。 命运不好也不必抱怨,有平淡之际就必有精彩之时。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推理     
吴岩 《桥牌》2008,(4):11-11
桥牌有—句格言“八飞九不飞”,意思是说联手若只有8张牌,要飞外面的Q,如果联手有9张牌,则不必飞Q。因为你打掉A和K,外面的Q多半会被击落。这是一个符合概率的说法。但是我们并不处在一个真空的世界,还有不少其他的因素要考虑。所以这条格言不能过份迷信。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王建坚 《桥牌》2012,(3):25-26
在讨论满贯叫牌时,人们往往将精力主要放在无干扰的进程上。这也难怪,我方都有可能打满贯了,对方的牌应该是比较弱的,不参与叫牌也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9.
倪蕴韬 《桥牌》2014,(10):36-37
喜欢打桥牌的人往往会对桥牌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中发牌自然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在发牌机逐渐普及之后,很多人都喜欢打机发牌,因为通常机器编辑好的牌比较“有讲究”,经常在叫牌和打牌的各个环节对牌手进行考验,不太容易出现乏味的大平牌。  相似文献   

10.
正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一直都是很神奇的。在魔术表演中,我们可以引入用大脑记忆扑克牌的形式,给魔术表演带来新意。一、表演过程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把牌从牌盒中取出,向观众展示这副牌,接着把扑克牌交给观众,让观众检查一下这副牌,确保这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每张牌都有,并且每张牌都完全不  相似文献   

11.
《桥牌》2022,(1)
比赛中你和别人拿到的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实战结果会那么五花八门、差异很大?理论上的说教在桥牌这个世界里,必然是谁也不服谁,实战效果才是王道,下面我还是结合牌例给大家介绍几种实战处理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尔昌 《桥牌》2017,(4):48-49
时常有牌友问我,读过不少你写的桥牌紧逼打法牌例,是否都是你实际遇到并打过的?我回答,有些牌是我自己碰到和打过的,有的则是其他牌友提供的。又有人说,我们也常常打牌,紧逼牌例却很难遇到。我答,对于经常打桥牌的人来说,类似的紧逼局面实际上经常遇到,只不过多数情况下当事人未加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3.
黄烨 《桥牌》2014,(7):37-43
对方争叫后的对抗策略(续) 四、敌方争叫1NT 敌方争叫1NT,显示16-18大牌点的均型。这时你方成局前景很小,应该把叫牌的重点放在部分定约的争夺。 加倍当然是示强性的叫品。绝大多数9大牌点以上的牌,都会选择加倍起步。但也有一些牌不适合加倍。比如说单套畸形好牌或者双套好牌。  相似文献   

14.
杨梓 《电子竞技》2016,(24):65-68
卡牌游戏佼佼者——万智牌 《炉石传说》的玩家之中,一大部分是魔兽的粉丝,还有一部分是像董大师和李博一样的忠实卡牌游戏爱好者.而这些卡牌游戏爱好者大多都很熟悉一款非常成功的卡牌游戏:《万智牌》. 不同于《炉石传说》,《万智牌》在发行初期并没有玩家熟知的故事背景,没有数量巨大的潜在玩家,也没有方便的网络平台而是实体卡牌,单凭着游戏的高品质的设计便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卡牌游戏之一.《万智牌》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对手不再是电脑,而是人脑,这就意味着你所面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变化.你将无法预知你所挑战的是什么样的对手,也不会预知你的对手在想些什么,你要做的只能是随机应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的竞技.  相似文献   

15.
要说我们家珍藏的体育奖品,哪一件都挺有说头,可是最令我难忘的却不是这些代表着荣誉的奖品,而是一双什么荣誉也不沾的红球鞋。我曾经是70年代国家女篮的一名队员,与姚明和王治郅的妈妈方凤娣、任焕真曾是队友,为中国夺取过第一个亚洲冠军。在我们那个年代,训练和比赛身上穿的都是“梅花”牌绒衣运动服,脚上穿的是“回力”牌篮球鞋,颜色单调不说,款式也是老式样,比一般人穿的绒衣强不了多少。每当我们出国比赛时,看到外国运动员穿着漂亮、合体、舒适的名牌运动服,都要引起我们一阵眼热。 我都穿上它驰骋球场,即使退役后我仍…  相似文献   

16.
《桥牌》2011,(4):47-47
联众轿牌 桥牌,被誉为“聪明人的游戏”,是牌类游戏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其规则也是所有牌类游戏中最为复杂的。很多桥牌爱好者都被桥牌学习中的三难——计分难、叫牌难、打牌难,吓得裹足不前,无法享受桥牌游戏的美妙乐趣。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收藏界》2013,(8):101-103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微刻象牙牌饰,为书房案头雅玩,是插屏内心,也称插牌,刻于民国。此牌饰宽3.2厘米,高6.1厘米,厚仅0.22厘米,重8克,为1952年时原陕西省博物馆收购吴云櫵先生之物,色泽黄亮,手感光润。馆藏其他牙器质地,或断面网纹、或雀丝遍布、或纹理多变、或疏密相间,大多不如此牌饰。其质地细腻,结构紧密,仅侧有少许竖纹,可见微刻象牙牌饰选材之考究。  相似文献   

18.
小牌之殇     
倪蕴韬 《桥牌》2011,(12):31-31,30
桥牌社的常规活动中,除了对抗赛和叫牌练习之外,将打过的牌复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牌例的反思和深入分析,大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室息的爱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你拿到的都是好牌,或至少有潜力的牌。但即使是最纯粹的乐天派在看到下面这13张牌时恐怕也提不起精神来。  相似文献   

20.
5段以上黑先第一题:死活题中有一类题型是需要“含而不露”,布下奇兵,静观其变。第二题:焦点在于如何破除第二只眼,黑手中的牌就是白棋气紧的缺陷。第三题:只想出打劫的下法未免不够有追求,当然还要小心接不归。第四题:合格的解答是为黑白双方都计算出最佳的应对,因此也要为白棋想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