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偏差,表现为: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等),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像、创造、情感);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等等,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的严重丧失。因而,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让音乐课程正本清…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我国的教育教学。成绩好的学生从小就滋生优越感,成绩差的则产生自卑感。一旦步入社会,前者唯我独尊,一切以我为中心;后者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与创新精神。要扭转“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就要转变观念.对教育思想观念进行一场改革。即变过去单一片面地追求成绩为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就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慧 《宣武教育》2004,(10):10-12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使人格向完整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音乐教学似已走入这样一个误区:音乐课就是学习音乐课本上的内容,把音乐书上的歌唱熟唱好了就能得到理想的成绩,而其他内容则与音乐课无关.参加音乐兴趣小组是个别有音乐天赋同学的特权,课外流行的一切歌曲是"洪水猛兽",与音乐课格格不入.这样的音乐课已背离音乐教育的初衷,走入自我封闭的可怕境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包括对部分音乐优等生进行训练的所谓"第二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审美意识和观念,现代的音乐教育方式也不是传统培养音乐技能的模式,更注重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操,将小学生的审美加以开发挖掘后能够让小学生在后续人生道路中有效选择到正确的发展路径,基于此,论文一小学音乐教育为出发点,对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加以研究,探索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题做出提升其审美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中小学校园,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新的课程观认为: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建立在学习者本身的基础上,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相联系,强调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新课程观,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态度,对人对事…  相似文献   

8.
9.
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其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丽蓉 《江苏教育》2005,(9B):41-42
有的教师反映,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确实很先进,自己也能够接受,但就是到了课堂上不知道如何落实。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希望能为老师们真正正确认识和把握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然而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特别是农村小学,虽然能够按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但是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学课程标准》表达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提出了新标准,指明了课程发展的新趋向。学习、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指导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教育的文化性,强调内容的现实性,弘扬学习方式的合作与自主性,提倡教学手段的整合性,以及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几则文论是对《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实践的心得概括。但《数学课程标准》毕竟是新事物,必将产生新发现、新方法、新问题,期待有识者继续实践、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双基”教学仍然是学生学好音乐,形成技能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哥巴“双基”教学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衷观、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得到“双基”训练.  相似文献   

15.
姜莹 《教师》2014,(12):106-107
审美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和价值。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准备阶段、欣赏阶段和巩固阶段三个阶段分析了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若干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只有融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在愉悦中得到更好的净化,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7.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18.
谈小学语文的审美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云南教育》2004,(28):26-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心灵的乐园。作为音乐老师应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多彩的画卷,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放飞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小学音乐课的审美教育重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满腔热情走进新课程,发掘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灵结构,构筑音乐与心灵的桥梁,促进音乐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