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形态,它是对物理问题的高度概括、突出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特征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或实物的体系。我们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全方位联想,寻找物理问题与一些已有的模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现举一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物理建模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极其复杂的 ,对于每一个研究对象来说 ,它涉及的因素是相当多的 .因此 ,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易于探究物理事物的本质而从复杂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简化描述或模拟即物理模型 ,我们把这种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智力操作过程称为物理建模 .通过建模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舍弃次要因素与无关因素 ,从而便于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因为经过物理建模之后 ,物理过程就得到了简化、纯化和理想化 ,使人们得以更加形象、简捷地处理问题 ,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 :“模型就是通…  相似文献   

3.
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较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理想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物理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①、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刚体、弹性体、理想气体、恒压电源等。②、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③、条件的理想化模型:如“光滑”、“弹性碰撞”、“均匀介质”、“轻质”、“理想电表”、“薄透镜”等。  相似文献   

4.
建立模型就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方便和易于探究事物的本质,从复杂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简化描述或模型,帮助人们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排除非本质的干扰,舍弃次要因素与无关因素,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说它比较抽象,这是由其学科特点造成的。汽车的运动、天体的运行以及微观的原子核式结构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为了研究这些复杂问题,我们往往是抓住研究的主要问题,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物理学中常常把它们抽象成一些物理模型,然后从物理模型出发,确立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来研究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话:解决物理中的实际问题,要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物理模型,以运用各种定理和规律。本文介绍了两个物理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的物理问题都比较复杂,一个问题要涉及很多方面.如何化繁为简地对其进行处理呢?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是将研究对象抽象成某种理想模型,然后研究理想模型的运动变化规律,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感觉到困难的一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很容易地认识清楚,因此,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忽略次要因素或无关因素,经过科学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用理想模型代替客观原型的研究方法就是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是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学习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经过突出主要的、本质的因素,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和模拟.建立物理模型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一些抽象物理概念、规律和现象,也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方便和易于探究事物的本质,从复杂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中抽象出研究对象的简化描述或模型.它可以帮  相似文献   

10.
物理习题都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抽象为能用典型的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的理想化模型的过程叫“建模”.建模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模型;二是间接模型.建模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借用传统的经典模型,将复杂的物理场景整合后类比成常见模型,将陌生、抽象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熟悉的模型,有时,虚构一个物理模型对问题的分析把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介绍一下有关虚拟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为: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学生循着现象→本质→现象,或者具体→抽象→具体的思路,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物理实体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为:提出问题、根据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结论,通过抽象建立物理对象,通过类比和假说建立物理过程,并进行实验模拟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能力。概念模型的建模过程:明确任务及各因素的特性、建立各因素之间关系、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方式,完善模型,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物理习题都是拟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结合某些问题情境和物理条件而拟定出来的.解题过程就是还原拟题者物理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熟悉的典型物理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型化的方法是物理解题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理想化方法是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理想化方法不仅仅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方法。本文论述了理想化方法在物理研究中两种形式的应用: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以及使高中学生从物理课堂中学到理想化方法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的物理问题都比较复杂,一个问题要涉及很多方面。如何化繁为简地对其进行处理呢?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是将研究对象抽象成某种理想模型,然后研究理想模型的运动变化规律,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感觉到困难的一点。原因是在学习中他们还习惯于初中的形象思维方式,只会认识概念、记忆规律、记忆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发展过程,只能用模仿的方式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15.
理想化方法是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理想化方法不仅仅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方法.本文论述了理想化方法在物理研究中两种形式的应用: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以及使高中学生从物理课堂中学到理想化方法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科学家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都要从"造模型"入手,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法,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实物或运动过程的体系,即形成模型.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较复杂,所以,无论是做物理研究还是理论学习,理想模型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模型解题紧扣约束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形态,它是对物理问题的高度概括、突出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特征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或实物的体系。我们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全方位联想,寻找物理问题与一些已有的模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现举一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在动力学问题中,“子弹打木块”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物理模型,利用它解决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动力学问题,尤其是解决二体问题显得非常有效。下面先构建出这种模型。如图 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块质量为M、足够长的木块。现有一质量为m、初速为v0,沿水平方向运动的…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物理教学因其内容抽象,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故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模型这一重要概念,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物理教学的载体是物理模型.模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研究物理科学中的问题,熟练地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本文旨在对模型教学在高中物理运用中的策略作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 客观世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非常复杂,进行物理研究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分析和研究物理现象时,忽略物理过程中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而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叫做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客观世界中找不到或很难找到,但物理教学中又是非常有用的模型.正确运用理想模型,可以使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大简化.中学阶段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了一些从内容、类型到思考方法都有新意的试题,它们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观察判断、分析推理、数据处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一些地区推出了物理情境题、开放题及物理科学方法(如建立物理模型、科学猜想、控制变量法、设计性实验等)题.现以2002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对中考试题中有关理想模型与科学猜想问题进行点评,仅供参考.理想模型是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从而建立的一个易于研究的、能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的新形象.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考查同学们的分析、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