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并考察了Pt、Pd及其双组份蜂窝燃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运用XRD和TPD-MS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耐热性和催化氧化性能与其物相结构和表面氧性能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t、Pd的共助作用,有利于催化剂上活性氧的脱出和恢复,致使Pt、Pd双组份催化剂对CO和有机物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反应温度在110~300℃下,转化率可达98%以上。此外,该催化剂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耐受1000℃以下的高温冲击。高温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载体γ-Al_2O_3完全转变成α-Al_2O_3的结果。初步考察了该催化剂在烘漆废气治理方面的应用,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氧化镧对Cu—O/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原  周仁贤 《科技通报》1997,13(3):148-151
在色谱-微反流动法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三种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并运用BET、XRD及TPR等技术研究了La2O3的添加对Cu-O/γ-Al2O3催化剂性能及催化剂氧化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的添加不仅使La2O3与CuO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且也与载体γ-Al2O3产生相互作用;La2O3的添加促进了CuO在γ-Al2O3上的分散,并使CuO均以非晶相形式存在,从而改善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CO和CH4的氧化活性,还使La-Cu-O/γ-Al2O3催化剂的TPR峰温降低了75℃.  相似文献   

3.
溴离子电氧化机理与动力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研究了Br-在不同电极上,以及不同浓度与不同pH值时的电氧化性质.测定了Br-在1mol/LH2SO4介质中的扩散系数D和标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Br-在Pt上的反应速度常数要比石墨电极上大一个数量级.根据不同实验条件的循环伏安图,提出了Br-电氧化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1%~8%)的Ag/MgO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含量及制备方法、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腈和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加入的Ag对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提高,而沉淀法制备的Ag/MgO催化剂基本上没有活性.对浸渍法制备的Ag(5%)/MgO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吴红丽  朱波 《科技通报》1997,13(2):103-10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γ-Al2O3负载的Cr-Ag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Cr(NO3)3、CrO3、Cr2(C2O4)3作为Cr源制备的单组分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基本相同,且均较差;但添加少量Ag(<2wt%)却能明显提高Cr/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且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r-Ag/γ-Al2O3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用其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与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朱波 《科技通报》1995,11(5):272-275
本文采用肼法测定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过剩氧的浓度,并考察了吡啶的氧化活性。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与表面氧浓度成正比。氧化活性和表面氧浓度的顺序为:Cu-O/Al_2O_3>Mn-O/Al_2O_3>Cr-O/Al_2O_3>Fe-O/Al_2O_3≥Co-O/Al_2O_3>Ni-O/Al_2O_3>Ce-O/Al_2O_3.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下降。Cu-O/SiO_2催化剂中添加CeO_2后,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和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9)
丙烷直接氨氧化法制取丙烯腈是一条潜在的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丙烯腈生产路线。本文概述了丙烷在钼酸盐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丙烯氨氧化反应的过程,对原料及产物进行归纳,介绍了三种催化剂以及催化剂之间的差别,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并选择一种催化剂进行催化。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醇的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从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醇氧化体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二聚体结构的Keggin型杂多酸盐[CTA]10[(PW11FeO39)20],用侃、UV—vis及XRD表征了其结构,并以H2O2为氧化剂,叔丁醇为溶剂,考察该杂多酸盐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H20。用量等因素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下,催化剂用量为0.1mmol,n(H2O2)/n(环己醇)=2.5时,环己醇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92%。此外,又考察了该杂多酸盐对不同类型的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对于环状的脂肪仲醇和芳香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催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托普基辅石油化学合成研究所以瓦伦帝·特瑞加科夫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工业合成甲醛的对环境无害的新技术,它基于甲醇的直接非氧化催化脱氢化,甲醇的转化率很高。甲醛合成的常规方法是基于甲醇在银或铁-钼催化剂存在下的氧化脱氢化。但这一方法有某些缺点:所制得的甲醛中混有水,产量低,生产过程不防爆,且在外排气体中含有许多污染物。甲醇的直接脱氢化更可取,但问题仍然是催化剂。现在的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时甲醛产率太低。托普基辅小组开发出了氧化物催化剂,它们能使甲醇直接非氧化脱氢化变成甲醛的比率达到9…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蜂窝状MnO_x催化剂,进行了该催化剂上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在140℃时就可以将甲醛完全转化为CO_2和H_2O。  相似文献   

12.
张菊  郑小明 《科技通报》1996,12(3):134-138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Co-B和Co-Ni-B合金的非晶性质由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组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在高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装置上研究了CO、H2在三种催化剂上的吸附及CO和H2的表面反应(TPSR),发现CO和H2在三种催化剂 分别有二种和一种吸附态,吸附强度和二种吸附态的数目在不同合金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钯杂多酸催化剂的锚定与催化性能。在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中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是关键,关系到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效果,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保证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传统的活化方法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是金属杂多酸盐,但是催化性能较弱,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率只有20%以下,同时反应所需温度较高,需要在500℃以上,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提出采用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作为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催化剂将钯杂多酸锚定在4-氨丙基-五乙基硅酸的孔道内,得到了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使得采用空气为氧化剂的芳烃类化合物得到高效的氧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在200℃的反应温度下达到了58%的总转化率,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水处理催化湿式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在提出催化湿式氧化技术的概念和相关催化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辅助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Au/Al2O3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Au含量等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备工艺和反应条件对Au/AlO3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削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且Au微粒平均尺寸在10nm以下。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Co-B和Co-Ni-B.合金的非晶性质由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组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在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装置上研究了CO、H2在三种催化剂上的吸附及CO和H2的表面反应(TPSR).发现CO和H2在三种催化剂上分别有二种和一种吸附态,吸附强度和二种吸附态的数目在不同合金上有较大差异.CO加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4、CO2和H2O,其中CO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解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关键和核心技术,催化在能源、环境、农业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纳米体系的电子调制为理论基础,通过纳米层次对催化剂形貌的调变,高活性晶面定量设计和控制暴露得以实现;从理论上预示并实验验证了碳纳米管的“协同限域效应”和金属??氧化物的“界面限域效应”。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并在CO氧化、合成气定向转化和燃料电池相关的催化过程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脱氮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控制简单、运行费用低的优点。本文阐述了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生活污水脱氮处理中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苯乙烯催化荆的发展概况,对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工艺进行了探讨.发现开发低温节能型催化剂是催化脱氢法未来的发展方向,Smart工艺和乙苯氧化脱氢工艺是值得推荐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苯乙烯制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邓杰 《大众科技》2014,(7):69-70
含钒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催化H2O2,因此可作为多元Fenton-like催化剂中的有效组份之一,Fe2V4O13中存在Fe(Ⅲ)和V(V)同时和协同活化H2O2的可能性。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了Fe2V4O13,并对其对AOⅡ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Fe2V4O13是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多相Fenton-like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