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核心,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正如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所说:“教师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而‘人师’就是教行为,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二者的合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学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心灵的窗口向老师敞开,所以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一位老师上《背影》,我感到兴奋异常。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内容时,教师说“:背影,是一幅难忘的画。”让学生美读,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在心里想象“出背影”的典型画面,体味真挚深沉的父爱。这一环节刚就绪,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话了:“老师,你‘说背影’是一幅画,其实从全文整体看,我们读到的全‘是父爱’,我说‘父爱,是一首诗’这句话不应该遗漏……;而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只‘是诗’中的一‘画’……”当时,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也被震撼了,问题太突如其来,教师显然没有预料到;一会儿,教师调整了心态,组织…  相似文献   

3.
教育断想     
●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是同样的多!●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而表扬学生时则可以适当地信口开河。●学生崇拜…  相似文献   

4.
新编教材第一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画面设计,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受到了审美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将学生引入课文中美的意境中。 一、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形象美 《蒲公英的种子》全文表现了一种美的意境。我精心设计导语,带领学生“入境”。教师问:“‘我’是谁?”学生回答“‘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教师进一步引导:“蒲公英的种子在跟我们说话呢!说什么?你们听!”——教师范读课文。这个环节活泼、自然,教师绘声绘色,学生情绪饱满。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是“我”的形象,她是那么可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气氛。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有位学生提出:“课文中所描绘的像‘仙人指路’的岩石与挂图形象不符,我认为像‘仙人指路’,但更像‘孔雀漫步’。”大家听了,全都哄笑起来。这个意见,虽然提得突然,出乎教师意料,却是很有趣的。教师既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的表现,表扬了他的创造性思维,又抓住了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这‘四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如果说一个教师影响一群学生,一个校长影响一所学校,一个教研员影响一批教师,那么一个教育局长就会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多年来,玉溪市把‘四支队伍’建设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萧玲 《江苏教育》2005,(1B):F002-F002
英单词‘TRY”涵盖了“试、尝试、试验、努力、努力做”等中含义。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借用这些含义,提出了“TRY一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和教师“人人都能‘TRY一下’,事事都能‘TRY一下’,时时都能‘TRY一下’,处处都能‘TRY一下一,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是偏‘教’,轻‘学’,教师则是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偏‘学’轻‘教’,学生自然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而已。”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下简称“新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据说是:“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学校教育中的主体究竟是谁?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些同志主张‘双主体’论,即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而且这两个主体还可以轮流‘执政’,是谓‘轮流主体’论。……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唯一主体,‘双主体’论或‘轮流主体’论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混淆了主体与作用的界限,似乎承认谁是主体,就是肯定谁的作用大。其实不然,承认学生是主体,并未否认教师的作用,反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主体结构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问字“老师,‘恐惧’这两个字怎么写?”一位老师在操场上匆匆走过,一位学生追在后面问。“就是‘恐怕’的‘恐’,‘工具’的‘具’加个竖心旁。”“老师,‘恐惧’两个字怎么写?”在另一个场合,又一位学生问。“‘巩固’的‘巩’加个心字底就是‘恐’,‘惧’就是‘具体’的‘具’加个竖心旁……”这是笔者有意安排学生做的一次“问字”游戏。在教师潜意识主导下,“脱口而出”回答学生。从学校领导,教研员,语文、数学等不同专业与岗位的十多位老师的回答,只有两次的答案里有“恐龙”的“恐”。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恐龙’的‘恐’,…  相似文献   

11.
过去往往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多少,成了评价课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一些教师又认为课堂教学要少讲”或“不讲”。其实,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究竟如何讲”,关键要有一个“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巴西教育家费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甲方’为‘乙方’(‘A’for‘B’),也不是通过‘甲方’关于‘乙方’(‘A’about‘B’),而是通过‘甲方’与‘乙方’一起(‘A’with‘B’),以世界为中介而进行下去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正是作为“甲方”的教师与作为“乙方”的学生一起,以优秀的言语作品为中介的相互对话。而话题确立的好与坏,又会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对话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如何使话题具有引爆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抓住…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教师在教吴伯箫同志的《歌声》一文时,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先把课文仔细地读一读,再好好想一下作者‘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结果,虽然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读一读,好好想一下,可是学生读得并不仔细,想得也并不好。 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同一篇课文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叫你写‘歌声’这个作文题,你  相似文献   

14.
解詞的教訓     
教师说:“‘似乎’是很象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造句曰:“我似乎我的媽媽。”教师說:“‘永垂不朽’是精神永存的意思”。学生抄下来了。他日写信給在部队里的哥哥说:“祝你永垂不朽,”教师說:“‘波澜壮闊’是大規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一读者来信编辑同志: 正在展开对‘活教育’批判的时候,学校教育中产生了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人说:‘现在不敢大胆创造了,一动手,人家就说是“活教育”。’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废物或者简单的材料,制造了许多教具,别人说他是‘以儿童为本位’,另一位小学自然教师,讲到‘羅盤’这一课,带着学生到轮船上去参观真的羅盤,讲到电报,她自已到电报局去请教职工同志关於这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别人说她这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主张。弄得这两位教师,不知怎么做才好,因而工作情绪低落了。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讲完“数的整除”后,在总结如何区分“整除”与“除尽”“不整除”与“除不尽”等概念时说,“‘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在‘除不尽’的情形下,也一定可以说是‘不整除’,但是,在‘不整除’的情况下,就不一定可以说是‘除不尽’了。如果要把这些关系都反映在一张图里,那么,这张图可以这样画。”说完,教师随手画了一个韦恩图在黑板  相似文献   

17.
高职师资培训——人力资源在高职教育上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强调了高职师资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等新要求。提出了通过“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变‘知识型’常规培训为‘能力型’的创新培训培养教师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和“借鉴国外经验,使培训途径多样化”等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教育论集》)。“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读就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读书。张志公先生很喜欢“导读”这个说法,强调指出:“‘导读’涉及两方面——‘导’者和‘读’者。”“‘读’者是主体,但是要‘导’。‘导’的任务是使‘读’者读得更好,终于能够自己去读。”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19.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2003,(11)
有一个说法,叫做现在的教师要“从‘一桶水’到‘长流水’”。意思是说过去强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知识更新快了,传播途径多了,即使有了“一桶水”也可能很快成为没有用的“死水”,学生只能在这种“死水”里讨生活,怎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呢!这种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