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职“双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双师”能力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三大平台开展双师“五能力修炼”,构建“双师”专业发展的桥梁,打通“双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通道,建立“双师”三层五能培养体系,为中职“双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本文研究了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从中也了解了英语教师对自我“双师”素质的认识和对“双师”素质培养的期待与建议。该研究为大学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政策制定、培训模式、有效途径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双主体”培养的新路径。为探寻校企人员流动中师资培养的困境,通过校企相关人员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存在校企共育“双师”制度不完善、校企共育“双师”的利益冲突、校企共育“双师”基础不扎实、校企共育“双师”政策缺失的校企协同困境,提出制度先行完善“双师”循环流动机制、利益驱动提高校企人才流动意愿、夯实基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联动形成政策合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双师”迷信,“双师“的作用被高估了。文章从“双师”的提出背景、概念、实际标准的退化3方面分析了“双师”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破除“双师”迷信,树立全新的“双师”理念。  相似文献   

6.
对职业院校“双师”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延华 《职教论坛》2005,(2X):30-32
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双师”迷信,“双师”的作用被高估了。本文从提出背景、概念、实际标准的退化三方面分析了“双师”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破除“双师”迷信,树立全新的“双师”理念。  相似文献   

7.
高职实行教师“双证书制”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勇威 《职教论坛》2007,(1X):18-21
通过对高职教师的“双证书”与“双师一体化”教师含义及两者关系进行研究。以一个系部作为“实验地”进行实践.提出在“双师一体化”高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实践中,开辟师资培养的新途径.采用“以考代评”的办法。完善教师获得第二证书的各种途径及机制,促进“双师一体化”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出迫切要求,从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自我成就感及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意义,并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培养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出迫切要求,从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自我成就感及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意义,并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姚远  赵善庆 《成人教育》2021,41(2):69-78
自学术界最早于1990年提出职业教育“双师”教师这一概念,国务院首次于1994年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双职称”以来,由于各方对“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理解不同,所以形成了称谓众多的“双师”教师说法和做法。只有弄清“双师”教师学术概念与政策概念及其标准演进路径,并针对“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中存在的理论逻辑不清、认证程序不一、操作标准各异、一次简单认证、兼职标准过低等问题,通过加强“双师”理论研究,促进内涵与形式相融合;强化“双师”制度设计,促进保障机制完善;各方参与同向发力,促进培养路径创新等途径,才能不断扩大“双师”教师队伍数量和提高“双师”教师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办学理念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本文从分析“双师”提高素质的内涵人手,从加强立法,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几方面提出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两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院校应加深对“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和工学结合,加快“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质量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类型地位、有效增进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以组织发展为基础的组织行为学为理解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组织行为学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兼具共生性、开放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实践型研究型团队,其组织环境主要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动力所提供。面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组织化程度偏低、“双师”流通机制壁垒、领军人才匮乏、共生文化缺位等现实困厄,应注重组织结构,系统规划团队生命周期;依托产教共同体,畅通“双师”教师循环路径;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优化领军人才培养;立足组织特性,塑造团队文化,实现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高质量发展和实践水平的高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为参考,分析“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找出“双师素质”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制度保障,完善认定和考核体系,拓宽引进和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给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功民 《广西教育》2009,(18):63-64
双师团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石与依托。本文从构建融合型双师团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结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企业派”与“学院派”相融合的双师团队之路,以推动双师团队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厘清“双师素质”的概念,指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应以统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先导、以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为主导、以自主培训为落脚点,努力营造和培育“双师”文化,实现由自发机制向自觉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双师”素质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本质体现。在新时代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既是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查询,随机遴选浙江省5所高职院校三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数据,由点到面初步剖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培养的现状;通过“双师”素质培养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析“双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架构适合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讨论“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双师”队伍建设现状、“双师”培养途径、“双师”培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加快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对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概念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建设基础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团队建设效果不明显。打造“夯实三个基础,发挥三种作用,构建三大体系,凝聚一种文化”的“3331”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有利于建设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可为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