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严萍  赵珺 《现代教学》2011,(11):6-6
通过我校开展的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我们发现:教师"霸占"了提问的主动权;教师的课堂提问数量偏多,学生无暇思考;课堂提问全被"优生"抢答,切断了学生的思维连续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充斥着师生不平等和生生不平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力争将表达的机会还给学生,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提问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提升表达的能力。可以说,提问是教师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提出来的问题缺少含金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和历练,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不妨对课堂教师提问进行一番"PH值"鉴定,看看其"酸碱度"如何。  相似文献   

3.
充分重视课堂提问,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一定的技巧、策略,使课堂提问对学生来说不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一、课堂提问要有艺术性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艺术性。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简单,只会用"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来提问,这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损害学生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4.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怎样使课堂提问问得精、问得巧,问得有效呢?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要有讲究,其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即在"师问"中反思。"师问"就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来点拨、启迪学生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追求热闹的一问一答的表面性提问;有未经设计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习惯性提问;有缺少思考空间的过多性提问;有偏离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无方向性提问;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语篇教学"为主。而语篇"是指文本教学中所表达的完整语义,"语篇意识"则一种基于"语篇教学"之上的教学引导,其引导学生理解特定语境下的语篇信息。在语篇中,教师建立知识的框,从而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是,数年的教经验,笔者发现"语篇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提问"的学难题。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是,学生在自主思考时难免会有一些肤浅问题存。这时,教师正应去引导学生重拾"语篇",善于引导学生问,设计一些有价值而有意义的问题。倘若,教师忽略了学生提问"的实效性,而"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就不能促进学成果高效生成,以及及时了解学生学情。这篇文章从四面谈及教学中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7.
袁蓉雁 《考试周刊》2011,(26):190-191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羞于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结合新课标教学理论,摸索学"问"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问"的功夫,让学生有疑可问,争着提问,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激发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提问应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基础上,提问要把握好时机,要鼓励学生质疑,还学生提问权。  相似文献   

9.
胡志鑫 《考试周刊》2011,(50):52-52
课堂少不了提问,语文课堂更是如此。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在关键处提问,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提问,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提问。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增强英语理解能力,提高英语水平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提问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流利的表达,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但有时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象。这不但与学生的"素质"高低及问题难度大小有关,也与老师提问的策略有关。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对当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就如何进入课堂有效提问提出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笔者总结了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寻求以"探索活动课"为突破,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努力探索总结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可行性策略,如"首尾呼应法"、"前后矛盾法"、"新旧对比法"、"正反猜想法"等引导学生从"不想问,无疑可问"到"主动问、有疑必问"的转变,努力让学生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也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深受一线教师关注。造成学生缺乏提问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因心理顾虑引起的不愿意提问和因"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造成的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教学课题切入,引导学生提问,并通过教师故意出错以及学生对学生提问等可行性教学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好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有些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等。本文拟在分析有效提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免不了出现提问的误区。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教师常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用。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一、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质疑问难不仅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符合儿童的发展天性。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最终让学生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例如,教学"乘法估算"一节内容时,出示算式"21×48"让学生估算,  相似文献   

18.
胡娴 《海南教育》2014,(9):40-40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问对于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问精妙之处在于"引"。"引"不仅能成为老师了解学生思维的钥匙,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关键,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发现"知识。下面就结合几次赛课的经历来谈谈我对有效提问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魏秀君 《考试周刊》2011,(15):42-4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适当地运用一定的提问方法,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善问"和"善待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巧妙地设置系列提问,同时也要鼓励和教会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形成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