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档案服务利用自古有之,但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档案一直是面向统治者——官员服务,而广大社会公众被排除在档案之外,终生难得一见档案,当然不知档案为何物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明确地提出了开放历史档案、服务四化建设的口号后,档案开始为社会公众所知晓。新世纪以来,档案面向民众——工人、农民、市民服务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仅仅是起步而已。  相似文献   

2.
浅析依法开放档案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艳 《中国档案》2006,(7):23-25
1987年我国首次将开放档案的内容正式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并于1996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中对开放和利用档案作了新的规定。将开放和利用档案视为法律给予公民的一种应有的民主权利,这是我国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在向社会开放档案的近20年中,档案的利用经历了一个由封闭管理和利用到开放交流的漫长过程;标志着我国开放档案这一现行政策的法律化,成为全国档案工作中的一条法律规则;标志着在经济、政治、文明发展的同时,档案和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行业的重视;标志着档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档案在利用和开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从我国依法开放档案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就档案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档案的服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服务利用自古有之,但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档案一直是面向统治者--官员服务,而广大社会公众被排除在档案之外,终生难得一见档案,当然不知档案为何物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明确地提出了开放历史档案、服务四化建设的口号后,档案开始为社会公众所知晓.新世纪以来,档案面向民众--工人、农民、市民服务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仅仅是起步而已.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档案的对外开放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档案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在中外档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李肇星外长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上指出:外交档案不仅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还要为公众服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虽然开放的档案所占的30%的比例不算很大,但终究是重要的积极的一步。”一时间,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门庭若市,前来查阅文件、  相似文献   

5.
0001 理明《浙江档案》1989年第8期目前,在我们档案部门存在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开放档案低效论”,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其一,档案利用率是衡量开放档案深度和成果的一项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影响档案利用率的因素很多。开放档案之前,我国档案部门曾出现过  相似文献   

6.
中外档案开放与利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将其纳入法规体系: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颁布了档案利用规则、档案开放利用等专门法规,美国、丹麦、瑞典等把档案开放利用纳入了信息自由法,我国也在《档案法》中对档案的开放利用作了规定。但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外国的档案开放和利用也呈现出诸多的差异。 一.档案利用手续 在美国,凡年满16岁(包括外国人),只要持有身份证,就可利用已开放的档案。联邦政府档案馆等非盈利性的档案机构不收费,外国利用者享有…  相似文献   

7.
档案开放利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屹 《兰台内外》2005,(2):24-25
2004年,我国外交部档案馆陆续开放了一批外交档案,一时间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欣喜之余有点遗憾,我国档案开放利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步放开了限制,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结合外交档案的开放利用,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一位美国档案工作者曾经说过,也许我们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档案不用,又有谁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呢?20世纪当信息能从各种渠道得到时,档案人员再继续扮演看门人是一种时代的错误,我们职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依赖于档案的利用。档案利用工作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必由之路,没有档案利用,档案价值就不能真正的实现。而实际上,在档案被利用之前,开放和控制之间的博弈就已经存在了,最终档案开放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档案开放成为了全世界的主流。虽然如此,档案开放与档案控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档案开放利用的法律规范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立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各方面原因,档案开放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上海档案》2006,(1):31-32
王玫娇在《山两档案》2005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在我国.“档案开放”一词是从“开放历史档案”逐步演变来的。1980年,中央决定向学术界开放1949年以前的档案。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开放历史档案”一词便频频出现在国内有关的政策文本中。1985年。根据中央的指示,国家档案局决定扩大开放范围,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不仅望继续开放解放前的历史档案.而且对于解放后的档案也要准备分期分批地开放”。由此“开放历史档案”演变为“开放档案”,它的含义是“档案馆将超过一定保管期限的档案向社会公开提供广泛利用的一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1.
宋朋 《兰台世界》2016,(17):30-34
伴随当代民主法制的日趋完善,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已发展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当前政府信息高度公开,在此背景下实行档案信息开放措施既是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途径,也顺应了档案信息开放利用的时代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受相关制度与法规的影响,通过档案制度及法规能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开放利用行为予以规范,从而尽量避免档案工作中出现盲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档案信息制度的发展历程、理念和内容,分析造成两国之间差异的原因,以期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档案信息开放制度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开放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衔接不足"方面的问题,二是信息立法上的相互矛盾,三是档案开放的手段落后,开放渠道少.对比我国已经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立法原则、立法思路和具体条款上,发现我国的档案开放制度在开放时间,设立原则和开放适用范围三个方面与信息公开存在不协调之处. 一、"衔接不足"的问题 首先,档案开放与信息公开最明显的衔接上的矛盾体现在开放的时间上.《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然而,一方面,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文件的即时开放已实现了利用的"0时限",另一方面,档案要经历30年的"封闭期"才能对公众开放,更不用说"提前开放"原则的实施了.此外,档案开放仍以"几十年"作为时限限制,虽然部分档案确实要设置相对较长的"封闭期",但对其他档案而言,几十年的封闭期所体现的时间上的"衔接不够"的问题显然较为明显,不利于制度间的相互协调.因此,档案界有学者提出"不设置30年的封闭期,使应该开放的档案开放,应该自由利用的档案自由利用"和"缩短档案开放期限,拓宽随时开放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档案正式对外开放”,此举在中外档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李肇星外长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上指出:外交档案不仅要为国家利益服务,还要为公众服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虽然开放的档案所占的30%的比例不算很大,但终究是重要的积极的一步。”一时间,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15.
陈惠琼 《兰台世界》2016,(13):16-18
在信息公开化的时代,档案利用需要越来越多。虽然并非所有的档案都没有限制,但是美国从法律法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档案开放的最大化,保证公民利用档案得以实现。因此,我国档案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档案的开放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档案利用网络化,为公民利用档案提供专业化和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北京档案》2003,(4):44-45
陆阳在2003年第1期《上海档案》撰文,认为宏观职能鉴定论虽然是档案鉴定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观点,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档案鉴定中的问题。他认为,宏观职能鉴定论是对早期……  相似文献   

17.
程艳 《湖北档案》2006,(3):21-23
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开放和利用工作的深入,开放档案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档案开放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档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开放和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果没有利用,档案也就没有了实用价值。假若不对社会开放,档案也就不可能有益于社会,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涉密档案的利用工作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把钥匙,一把锁”,重保密,轻利用,许多有价值的涉密档案被长期束之高阁,悖离了档案管理的宗旨和目的,另一种是不理解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既然要利用,就没必要把“保密”二字常挂在嘴边来束缚手脚,这种淡化保密意识的做法,导致泄密事件连连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寻找档案利用的新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开放利用一直是学者们讨论最热烈、持续时间最长的话题。我们在这里也讨论档案利用问题,却有了与历史上完全不同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电子档案的出现.让档案开放利用的历史诉求以及寻找档案利用新亮点的设想有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同时我们已进入了互通互联的信息化新时代,档案的开放利用有了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公民的信息权利分析档案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海南档案》2007,(3):19-21
档案开放(Archival Access 或 Archives Opening and use)是对档案利用方式的一种变革.其基本含义指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意义的档案应向全社会开放,具体指国家各级档案馆将已解密的档案向社会开放,只要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