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艺创作是作家艺术家在审美观念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最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一般人所难以超越的自身内外的各种束缚和限制,进入自由自觉创造的境界,才可能创造出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进一步解放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生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作些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同仁尽管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探究,其成果颇丰,但在研究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区分:即没有把人的社会本质明确地区分为人的主体本质方面与客体本质方面。简言之,没有把人的本质看作一体两面。(即在“社会”这个“体”中存在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这就不免在理论上存留一些疏漏,容易导向哲学上的还原主义,不是向思辨唯心主义靠拢,便是向旧唯物主义逼近。笔者认为,马克思固然未能从概念形式上明确把人的社会本质区划为主体本质与客体本  相似文献   

3.
速写艺术中的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客体对于主体具有影响性;主体对于客体具有表现性。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速写艺术中的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于艺术本体之中的,客体对于主体的影响性和主体对于客体的表现性都是共同作用于艺术作品之中,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是一对相对的范畴。写作客体滋养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在写作客体被写作主体观照、写作主体观照写作客体的过程中,两者有时可以趋于融合,有时仍然保持距离;进行写作活动,写作客体总要成为写作主体的凭借,写作主体又得受到写作客体的制约。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需要积丰识卓,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认识论的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引人瞩目,众说纷纭。主体与客体的内涵、外延如何确定,二者关系怎样以及这种关系问题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如何?学术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笔者不揣简陋,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行。 一 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对其关系的理解建立在唯心主义或感性直观的基点上。它仅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而无产阶级要改造旧世界,不仅要诉诸武器的批判,更要有能指导这一斗争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把握了无产阶级这一  相似文献   

6.
教材即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它是作者认识事物的结果.作者认识的结果有形、有声地外显于语言文字,成为主体能力直接作用的客体,同时又将认识的动机、情感、过程内隐于中,因而是人格化的客体.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基础;工具是真理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中介。真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论述出发,介绍了我国教育界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一些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反思了现代教育中两个主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单向灌输”的“一言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绝对权威、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化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过程来重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有利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认同。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对它们的理解和二者相互关系的探究,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其概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主体性特征和相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浅议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王云才在电大哲学教学中,在讲述实践活动时,常常提到主体和客体这对概念。但对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教材中涉及较少。学生对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了解就更肤浅。现就实践活动中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实现“世界革命化”,就必须正确理解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客体及其关系,这是理解实践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实践的二重尺度及其关系以往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客体,忽视了人的主体尺度.“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主体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对象,只是以精神外化的形式去考察事物,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马克思批判了割裂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有三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卢、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方面要反对把社会主体当作唯一的主体,否定个体主体;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承认个体主体,否定社会主体。构成主体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客体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客体的特征有三卢、,第一,对象性。对象性是构成客体的最根本的特征。第二,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属性。第三,系统性。客体系统又有四种形式,即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四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是实践关系。第二,是价值关系。第三,是认识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其他两种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人们要正确地揭示社会有机体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必须要把握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相互关系。所谓社会主体,从广义上说,是指在社会有机体中活动的人,它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三种基本形式。因此,从狭义上说,社会主体不是指单个人的简单相加的总和,而主要是指以共同的活动为基础的人们有机结合的整体。所谓社会客体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社会主体的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社会存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试析教学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析教学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郝恂龙太国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教学论领域争论不息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学实践中极难把握的实际问题。本文拟借助有关的理论,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一、教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主题在现实课题面前表现出的不足,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希望对普通高校日常体育教学起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教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体和客体范畴的性质归属问题,在哲学界存在着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实体范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一对关系范畴。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正确性和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又都具有片面性和不完全性。正确而完整的观点是:主体和客体既是一对实体性范畴,又是一对关系性范畴,是实体性与关系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本真性质及其这对范畴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四有”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校、社会、家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程,使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特征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本文所指的“德育主体”是学生,“德育客体”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探讨如何发挥客体的作用和德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