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当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特征,师幼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主体间性的交往.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的互识,二是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幼交往具有主体平等性、双向互动性、结果互惠性等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去看当前的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正确使用教师的权威,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真诚地接纳每一个幼儿,并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回应;善于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互动;提高教师自身的领悟能力和反省能力。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基础上理解、对话、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理论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真理论,是哲学学理的逻辑必然,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和谐相处、智慧生成的终极理念,是现实和未来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主体"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西方文化的中心范畴和重要发展线索。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经历了一个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演变过程。近现代哲学主体性问题经历了从产生到辉煌再到衰落直至死亡的过程。当代哲学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从本体论和语言学哲学的角度重建主体间性,走出了意识哲学方法论的唯我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自由主义主体性危机及其反思已然澄明,真正的公民主体性是公民主体间性,涵涉公民个人主体性、公民交往主体性和公民公共主体性。因封建历史传统观念、当前多种消极思潮和高等教育功利化所阻抑,我国相当普遍地存在公民主体性薄弱症状,因此公民主体性的文化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其逻辑是:以主体间性为哲学观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共识,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为伦理规训,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愿景为理想追求,着力强构自由、自主、自觉、自律的公民个人主体意识,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的公民交往主体意识以及尽责、参与、共建、共享的公民公共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的对话理性和交往理性,为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多元主体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可能.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由地、全面地发展的人,应当实现用平等对话取代单向征服、用自由发展取代物的生产、用多重主体取代单一主体等几个转向.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思想,强调摒弃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关注主体间的理解,为我们理解师幼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反思现存的师幼关系,由于其哲学指导思想的局限性,在强调师幼交往的情感性、对称性以及交往主题等方面显现诸多不足。因此,从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入手探讨一种师幼双向关注与尊重的理解型师幼关系范式成为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已被教师广泛接受。但课堂教学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难度却非常大。因为这关系到当前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条件的完善等。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正努力在部分教学环节上给予学生主体地位,或在次要科目上实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这种有限的主体性教学,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将为主体性教学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积累经验。本期文章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前主体性教学的现状,涉及当下主体性教学的理论背景,介绍了主体性教学的实践偏差和课堂实例。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只有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高职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的转换,德育内容从唯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转换,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的转换,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的转换,才能重构“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开创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意识哲学注重主体性,语言哲学重视主体间性,两种思维影响着社会学研究.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米德,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不断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批判和反思要求个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和社会化机构进行交往,以期双方互相了解,从而完善社会化.因此,社会化是建立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美学把文本的意义理解为"实存性""已然性";主体间性美学把文本的意义理解为"可然性""未然性";而解构主义美学、道学美学、禅宗美学把文本的意义理解为"纯粹虚无"的"应然性".如果"艺术游戏"说真的能够成立的话,也只有能够超越"二项对立"思维的解构主义、道学美学、禅宗美学才能真正顿悟"纯粹虚无"的"应然性",才使"艺术游戏"具有了持久性、永恒性."应然性"就是"艺术游戏"的谜底.  相似文献   

18.
郑引 《文教资料》2009,(6):181-182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内在属性,是不同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和内在统一性.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共生共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探讨主体间性视野下师生自我价值的新建构及其彰显.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教育管理在于促进被管理者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而这种个人或群体的自组织性表现为主动感受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要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状态或者优化内部规则,主动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即在负熵环境中主动地吸收负熵,促进开放系统的有序化),因而这种自组织性也就是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中要彰显被管理者的主体性,管理者必须和被管理者展开主体间性的交往对话,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管理的教育伦理价值和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伟 《教育科学》2006,22(6):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