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京市中华中学在课程基地硬件建设完成后,利用新建的生命科学馆、三个生态园、四个特色实验室的设施,以探索开发生物课程基地多项功能为目标,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积极探索课程基地与常态化生物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课程基地为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改进学习方式提供了综合性平台和实践场所。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地质·生命"课程基地真正解决了地理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的问题,为学生进行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学习活动提供了实践场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作者抓住“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从改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实验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模式几方面人手,对生物基地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建设,使得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善,继而将这种优势辐射至其它非基地学生的教学中,使全体学生共同受益,从而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破冰高中课程改革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以及课程基地的学校课程有没有真正发生变化。这是无锡市开展"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五年以来需要厘清的两大问题。以这两大问题为导向,"无锡经验"为我们做出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本校生物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对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必要性、意义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为此,学校整合古镇震泽丰厚的地域资源,号相关单位协商,在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建立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实践基地,学校整合发掘课程实践基地的功能,有效地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依托江苏省环境生物课程基地的课程建设,利用其课程内涵、育人理念、教师专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积极指导,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例证课程基地的作用,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命意义指向和追求的是尊重生命存在、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课程观是对课程价值及其发展的一种新释义。本首先阐释了生命意义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知识、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对生命意义的课程观以及课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互动式"教学让师生、生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和交流,它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  相似文献   

10.
"创客"的本质是指以创新满足多样需求,并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群体。要实现"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普通高中教育装备可以借助"创客"课程基地建设的契机,通过课程融合和场馆整合来实现功能聚合,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创客",以促进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为“基地”)培养的是从事生命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的产品研发、推广和经营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因此,决定了实训是生命基地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生命基地十年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了基地实训课的现实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营造一个优质的校园教育生态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提出的建构式科技教育,重新构造了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以科技教育为轴心,将环境、课程、师生、文化等元素和谐地整合在一起,改变了原有校园教育环境的闭锁与单一,让学生在校园中体验融学习、尝试与创新为一体的特色化学习模式,使学生的人文与科技素养都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板桥中学英语课程基地,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内化校本教材编写、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培育了英语教育生态的成长力,激发了英语教育生态生命力,发挥了英语教育生态影响力,推动了农村薄弱初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与完善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现场教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基地教学模式能够延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情感、思维等场域,实现课堂与教育基地双轮驱动、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师生共同参与进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育基地教学具有综合性、浸润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应在准确把握课堂与基地、专业与思政、教师与学生等三对维度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遵循聚焦主线、创新载体、强调实效、多维协同等四个层面的基本原则,构建以教学设计、组织管理、引导启发、参与互动、评价改进等五个环节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开设单一的生命教育课程,无疑是落实生命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要精心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具体化为课程的内容和模式并加以实施,必须先对生命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进行分析。生命教育课程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生命"二字。文章在对"生命人"假设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命教育课程的四个基本特性,即针对性、整合性、开放性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17.
重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美 《教育艺术》2002,(11):16-17
近来 ,有学者对城乡54所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进行了调查和比较 (详见本刊2002年第一期《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看幼儿教师的素质》) ,呼吁教师重视幼儿教育的环境 ,笔者很有感触 ,学校与教师的确应该注重潜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我们知道 ,课程包括三种基本形式 ,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 (hiddencurriculum) ,又称潜课程、隐蔽课程或隐性课程 ,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 ,但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潜在课程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物质和文化层面 ,如校舍、校貌、环…  相似文献   

18.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省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规划,提炼建设理念,寻找基地建设的借力和基地建设的支撑点。介绍在实践应用中课程基地充分释放师生潜能而取得的成效,并从外驱力和内驱力两方面阐述课程基地的生长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