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是我省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与新中国同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2004年,李岚清同志亲笔题名,改革初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正式更名为《基础教育课程》,至今也已十年。  相似文献   

3.
骆传光 《湖北教育》2004,(23):24-24
为了促进各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本刊编辑部决定举办“我与新课程同行(第二届)”的征文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务实高效、自信担当、文明包容、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魅力。但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尚存在双重性问题,“他塑”而非“自塑”的现象依然严重,要注重提升理论话语的比较优势,切忌宣传工作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注重精神气质的塑造和方式,突出国家形象塑造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瞿州莲 《教育文化论坛》2013,(5):103-105,115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历史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文章以《历史人类学》为例,结合《历史人类学》课程的特点,通过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历史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丽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马丽娜 《新疆教育》2012,(23):171-171
从2002年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此次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教材内容的选编、和教学理念的更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的教学思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理念进行了较大的研究,对教学模式进行着较大的探索。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改革背景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几点基本看法:1新的历史教材在教育功能方面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相似文献   

8.
我很幸运。我出生在书香门第.我的父母都是学中文的,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美好的中文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之后则开始尝试采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就此做了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撰成“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建构”系列文章。本刊连载这些文章,目的是希望引来,你新的恩考,你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吏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现、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一直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尝试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郑林老师从历史知识的建构因素入手,以历史观为视角,结合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讨论“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问题,并以“历史观与历史知识的建构”为题撰写系列文章,呈现学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本刊连载郑林老师的系列文章,期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当然学好历史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文就从以上三方面简单谈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2001年6月算起,初中历史新课程已经实施整整7年了;从2003年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也推广5年了。目前,全国初中都已进入了新课程,高中还没有全部进入。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相似文献   

15.
外婆今年60岁了。外婆60岁的生日是在北京过的。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外婆不久前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外婆的生日一直是个谜。听她说,小时候她也问过家人自己的生日.可她的妈妈——我的太婆婆说.只记得外婆出生时.正是薅豌豆的季节.具体日子却想不起来了。外婆姊妹六个,她排行老四。太婆婆整天忙着推磨、织布.晚上常常还要摇纺车到深夜.一家十几口人的衣服、鞋子,千针万线,都需要她一双手一点点做出来。即便这样,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谁有心思过生日呢?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初中历史课本中所设计的活动与探究以其多样性、灵活性、探究性、自主性很好地体现了历史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建构的整个历程,它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建设探索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进程存在着多重深刻的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超越,并在继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内含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学说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的经典根据,并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智慧;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是在深入认识中国国情与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来掌握制度与社会实践发展的契合度,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时代》2010,(7):95-95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这是我国第一个独立的儿童微博。 《小学生时代》、“盒子世界”联合发起“用微博说世博”主题征文……  相似文献   

19.
史学危机是世界各同大学历史学系及历史研究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各国史学工作者纷纷对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进行改革重构,企图把这门逐渐“老化”,成为“边缘”学科的历史学科留住。他们对历史学科进行许多有所启迪的探索,《历史的真相》是近年来西方史学界在重构历史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力著。本文就中国历史学科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历史的真相》进行点评,并对我国历史学科的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冀于对历史学科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博爱县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犹如镶嵌在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县城西边翠竹环抱.我可爱的家乡便掩映在片片竹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