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爱发脾气的可可可可(化名)是一名6岁半的小男孩,小学一年级学生,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他的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家庭情况不够稳定,父母关系有裂痕。在可可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分居了,父亲在外面租房子住,孩子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经常会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有时还会跟孩子说一些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训:“子不教,父之过。”可随着社会发展,家庭中越来越多的母亲承担了教育孩子的重任,父亲的责任被弱化了。广东省妇联与家教研究会不久前对广州市105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父亲在家教中严重缺位!很多家庭的父亲在家教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母亲身上,认为妈妈教育孩子天经地义。调查显示,在“每天与孩子交谈沟通的时间”问题上,母亲“没时间、无法交谈”的有29%,而父亲则高达56%,这对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尤其是责任感、独立意识等极为不利。专家们呼吁——  相似文献   

3.
不变的爱     
[设计理念] 现在,离异家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离异家族成长.过去陈旧的观念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遭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大于非离异家庭的孩子,孩子也会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认为父母让自己成为离异的受害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比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离异后的双方如果都能对孩子倾注足够的爱,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离婚只是因为父母之间存在着婚姻上的问题,但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就会让孩子慢慢解开受害者情结,受到的创伤也会减小很多.本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小敏正是在跟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父亲的爱,才从原来的怨恨父亲开始慢慢向着理解父亲转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家教》2016,(4):49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怎能少了父亲的参与?父亲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父亲是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塑造者。"父爱如山"正是对父爱坚毅、深厚无边的最好注解。但很多父亲因为工作忙,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为了促进家庭和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本刊特举办"父爱伴孩子成长"图文比赛。主题要求:自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征稿时间:以"父爱伴孩子成长"为主题,用文字或摄影作品去反映家庭生活中父亲与孩子在一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的美国,家庭中父母都在孩子身旁的情况正日益减少。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父亲不住在家中,而孩子们与父亲交往的增加,也会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较少发生行为方面的问题。据该研究小组的布莱克博士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的影响可以使孩子们较少发生各种问题。”布莱克和她的同事对175名三岁的黑人美国儿童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母亲大多数都靠领取社会救济为生,其中有73%的这些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的亲生父亲至少一个月来看一次孩子。研究人员还观察了孩子与他们的亲生父亲一起玩闹嬉笑…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描述 (一)人口学资料 小涵(化名),女,六岁半,汉族,北京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遗传精神病史. (二)个人成长与现状 1.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母亲是公务员,父亲是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家境优越. 2.家庭成员关系:与爷爷奶奶同住,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较多.父母之间的感情不是很好,因为孩子的原因,父母协议不离婚.父亲经常会跟孩子讲妈妈的坏话.父母的脾气比较急,着急了会打骂孩子,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更亲密,对母亲比较抵触.家里的亲戚比较多,常来往的亲戚有二十多位,姑姑们经常来家里.姑姑们对待小涵的方式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单亲宗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尤其在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近年来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障碍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要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善这个问题,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父亲参与家庭教养有助于父亲家庭教育功能的提升。采用“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中文版)对福建省厦门市1580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的父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父亲家庭教养的参与度略呈负偏态分布,父亲参与支持与规划呈现从初一到初三逐年递减,从高一到高三逐年递减的趋势,并且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降低而逐步降低,对孩子的日常照顾呈现从名列前茅到中下等水平递减的趋势,中下等水平孩子最少,暂时落后的水平高于中等水平和中下等水平。不同教育观念、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家庭中母亲对参与孩子教育的态度越积极,则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自我效能感越好;父亲对自身婚姻满意度越高,则父亲参与教养的角色观越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低保家庭大部分生活在社会底层,每天面对着巨大生活压力。低保户家庭的孩子大多也表现为胆怯、内向、孤僻、不合群等。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适应社会的人,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孩子的健康人格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小雨就是来自这样的低保家庭,户籍吴江,但无房,目前跟村里暂借了一套房子居住,已被列入低保户家庭范畴。导致贫困列入低保的原因是孩子父亲因病去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新作文》2006,(12)
1网瘾为何偏找上中国孩子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年轻的父亲给七岁的孩子讲雷锋艰苦朴素的故事。当父亲说到雷锋的袜子破了自己打补丁,直到袜子没有了本来的面目时,孩子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什么叫‘补丁’?”小时候因家庭贫困几乎是穿补丁衣服长大的父亲,看着孩子疑惑的脸,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2.
两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一个孩子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只是一个泥水匠。  相似文献   

13.
正常的家庭中,有父亲也有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应是父母共同合作。但是生活的事实经常是父亲忽略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教育者角色,放弃了做父亲的乐趣,成为一个“工作人”。本栏目旨在呼吁父亲参与家教,让父亲成为真正的父亲。主持人/刘秀英独生子女的特殊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尤其困难。孩子们面对的是占多数的成年人,而父母所有的愿望和关注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对于孩子在任何一方面表现出的失败他们都极其敏感。这些孩子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成长得完美,使父母高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功的过分依赖可能使孩子不容易独立于父母…  相似文献   

14.
赵翔 《家长》2013,(5):34-34
在正统的中国教育里,父亲总是在极力维护"家长"的威严,认为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保持具有震慑力和权威性的威信,不少父亲在孩子面前端着"架子",结果,孩子害怕了父亲,疏远了与父亲的关系。也有一部分父亲觉得自己出去打拼挣钱,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于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与孩子日渐疏远,甚至陌生冷漠。  相似文献   

15.
颜苏勤 《现代教学》2015,(Z2):101-103
个案咨询手记:家庭是每个人人生起航的地方,家庭关系是我们最初接触到的人际关系。随着核心家庭的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发现家庭关系,尤其是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疏导,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一、纠结的小燕小燕是一名大一女生,因跟父亲关系紧张前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小燕跟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在家里基本处于无交流状态。父亲对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但在其他方面对她关心甚少。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什么?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了什么作用?父母在有了孩子后应具备哪些理念与方法?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们在企求这么理所当然的事,作为父母应该认真面对这样的现实。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东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18.
编前语: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产生矛盾是每个家庭都会碰到的事情,以下两篇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这样的角度——在帮助孩子处理这些问题时,根据孩子的性别特点来引导有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决定儿童家庭生活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生活幸福的基础。1995年日本全国抽样调查表明,小学4-6年级45.2%的男生,53.4%的女生感到“家庭生活非常快乐”,52%的男生、43.3%的女生感到“家庭生活快乐”。绝大多数孩子对家庭生活是比较满意的。 家庭内孩子与父母亲的语言交流,90.3%的男生、96.5%的女生“在家与母亲说话或常常说话”,74.1%的男生、79.1%的女生“在家与父亲说话或常常说话”,这说明孩子与母亲语言交流的机会大大超过与父亲交流的机会。孩子…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与家教》2004,(9):8-9
大部分家庭在处理性这个问题上对孩子是封闭的.有的家长想与孩子沟通,但如何开口,讲到什么程度,全无把握.一位父亲说:每次我坐下来想跟儿子谈谈性的问题,但都是欲言又止,会不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这位父亲的问题在家长中很有代表性,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几位家长和老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