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良 《钓鱼》2007,(9S):28-29
去年7月的一天,我们到一养鱼塘去钓鲤鱼,当天天气湿闷,无风无浪,满塘的钓鱼人从早晨到中午一条鱼也没碰到。在上午的垂钓过程中,我曾经发现浮漂时不时有个极其轻微的短促有力但转瞬即逝的原地抖动动作,抖动幅度极小,不过是钓目与钓目之间的一个小黑格。当时我认为这是小鲫鱼在吞钩,所以,并未及时抬竿。下午四五点钟,这样的动作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张炎冰 《钓鱼》2006,(10):23-24
这是一个两手合抱式的船坞,外面是一个湖。在“手臂”的肘部朝南抛钩,东南风造成的走水很快压沉了调6钓3的标尖,没办法,把浮标往上推,1目、2目、3目……一直到10目才停住了,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浪过来沉下1目,再一个浪又“吃”掉1目,一到吃到钓2目才稳住了。调高钓低不行就钓高目  相似文献   

3.
任志新 《中国钓鱼》2004,(10):22-22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浮漂自动高出一目二目,这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学到的、听到的钓鱼知识都是说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连钓线也会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数越钓越少才对,怎么会自动长目呢?  相似文献   

4.
文风 《钓鱼》2007,(9X):16-17
悬坠钓法(台钓)中,线组的搭配至为重要,而其中浮漂的调校又是重中之重。在浮漂调校过程中,要区分调目和钓目。通常所说的“调4钓2”,指的是将浮漂 在空钩无饵的状态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4目的位置,具体施钓时,浮漂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2目。所谓的“灵与钝”,就是根据施钓时的具体水情和鱼情,通过对调目和钓目的改变,达到最佳的垂钓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10,(12):14-15
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 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只钩的目数 运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垂钓的需要,对浮标的调钓进行钓前设置。  相似文献   

6.
找底     
《钓鱼》2009,(5)
台钓的入门功夫是搓饵,调4钓2,无饵调4目,搓饵钓2目,为什么不调9目、10目,钓5目、4目,一个理由:目差2目,在搓饵情况下可以保证两饵触底。可是有了拉饵,有了雾化,一部分重量在下降过程中失去了,目差大了或者使用大号浮标,两钩就不一定到底了。如果是钓高密度小鲫鱼,钓法是打浮、钓过  相似文献   

7.
厉晓明 《钓鱼》2013,(4):15-17
认可一支浮漂的灵敏度,设定调目只是第一步。在施钓的过程中,为了改善鱼讯,要依靠调整钓目来验证浮漂的灵敏度。当调整到有清晰鱼讯时,才能显现出浮漂最佳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粒饵的目数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粒饵的目数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只钩的目数  相似文献   

9.
张炎冰 《钓鱼》2006,(12):22-23
走水吃标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走水和风浪较大时被迫调低钓高,比如调4目钓5目.调6目钓8~9目等等。但是.浮标还在走。水线斜了,风线被水流冲弯了,把本应该露出水面的标尖一点点“吃”掉了。原来钓6目、钓8~9目,因为浮标移位变成了钓3目、2目、1目。这是假象。是走水把钓目“吃”掉了。  相似文献   

10.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7,(11)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  相似文献   

12.
衣善新钓友多次发表文章反驳 压力(应改为作用力)论,认为脑线弯曲才是造成钓组灵敏与迟钝的根本原因。谁是谁非只有实践最有发言权。 先以台湾钓法中的调四目钓二目为例:当加一饵落一目,加二饵落二目时可以做到钓二目。当加一饵落二目,加二饵落四目时也可以做到钓二目。两种用饵方法钓组的两根脑线都垂直于水底,哪一种灵敏,哪一种迟钝呢?我想是前一种。 再以脑线弯曲为例:在脑线弯曲状态相同的条件下,一个钓组上是两个质量小的钓饵,另一个钓组上是两个质量大的钓饵,哪个钓组灵敏,哪个钓组迟钝呢?我想也是前一种。 上述两例在…  相似文献   

13.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9):26-27
再看看一触一拖状态,两者的灵钝比较。"调4钓2"的一触一拖状态,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2目=8目。"调8钓2",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6目=12目,当都是最小值时,两种状态的短子线钩饵都不压水底,要使它们离开水底,  相似文献   

14.
钓零目差     
张炎冰 《钓鱼》2009,(19):15-15
浮标表达鱼讯的方式主要有上升、下挫、起伏、摇晃、颠簸等,这是正常情况,其中能确认为鱼咬钩,并从视觉接受到迅速作出扬竿反应的是下挫和上浮。所以钓常规鱼都是调高钓低,即调目高于钓目,如调4钓2、调3钓1,调和钓相差2目,钓组状态是下钩卧底上钩触底,反应鱼讯既不夸张也不隐蔽。另一点是它可以及时反应饵重变化,即标尖浮至2目就说明钩上没有饵了。  相似文献   

15.
尚立和 《钓鱼》2010,(24):20-21
如1颗饵团重为12调钓目差,下钩饵就会全部参加钓组的平衡:它与上钩饵共有2钩的向下拉力(3目)与调钓目差的承载力(2目)之和(5目),正好平衡了无钩调目点与钓目点之间那段漂尾的承载力(5目)。鱼口含任一颗钩饵向上游动,这颗钩饵就不能参加钓组的平衡,只剩下另一颗钩饵参加平衡,从而导致钓组失衡,钓组就会自然而然地随着鱼口中钩饵的升高而同步升高,以减少漂尖的承载力寻求新的平衡,当升高1钩重与1/2调钓目差之和时,新的平衡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程宁 《钓鱼》2013,(4):9-11
如今一些钓小猾鱼的比赛中,钓手已发展到调平水钓4目或5目了。当钓钝,钓到浮标没有下顿或下滑(缓慢下沉)的动作,只剩送标了,这说明已钝到相当的程度了。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这样钓。但是,遇到浮标下顿和下滑全都空竿这种特别情况时,就非得钓这“送口”才行,正像钓手之间开玩笑说的:“这鱼,点头不算抬头算”。  相似文献   

17.
尚立和 《垂钓》2005,5(9):45-46
命题中的“钓半调倍”有两个含义:一是首先调浮标的钓目,测好水深后再调浮标的调目:二是钓目高度是调目的一半.调目是钓目的加倍。至于“三同一”是指:调目与钓目的高度差等于长子线与短干线的长度差.它们都等于一颗饵团在半水中压下标尾的高度。这种调标方法快捷、准确,垂钓时标尾能清晰反映饵情和鱼讯.适于使用悬坠底钓法在野外休闲钓。  相似文献   

18.
1.钓截杀:专指钓底时,钓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仍在缓慢下沉中,鱼快速上前把饵吸入嘴中。此时浮漂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出现一次半目左右的加速下沉,就是钓手们常说的“一个轻微下顿”。如能把握住机会,便可完成一次漂亮的钓截杀。  相似文献   

19.
调标心得     
怎样钓,就怎样调钓鱼高手告诫说“:调无定法”。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调标方法很多,不可拘泥于一种调法,故步自封,使认识止步不前。从另一面理解,这也是一种无奈,是认识还不成熟的表现,把握不住调标的命脉。前者是正确的。后者表明,在调标问题上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感性认识的调标法有待于升华为理性认识。调标的说法很多。诸如:调灵敏、钓灵敏或钓迟钝,调迟钝、钓迟钝或灵敏;调高目、钓低目或高目,调低目、钓低目或高目;数字罗列的调6目、钓2目或3目等。这些脱离具体条件的泛泛而论,人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难识调标真面目。解决…  相似文献   

20.
台湾钓法确实是一个先进的钓法,应该学习。但在实际垂钓时,因为季节不同,故有使用蚯蚓、面食的差异。用面食时,因施钓对象不同,故有使用大饵、小饵的区别。所以使我们对“调4目钓2目”的要求,难于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摸索出一种变通的“调4目钓2目”的试漂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