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教育在我国已呈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域建构起各具特色的心理教育模式,但在现行的心理教育实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教育模式可概括为五种,即: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青春期心理教育模式和协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改变旧的观念,转换新的观念,由注入式的教育模式转向启发式教育模式,由一次性教育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变,由模本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由校园教育模式向社会教育模式转变。要从教育的根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渠道等方面对教育体制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要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追求知识,抓好学生的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和接受教育是在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所产生的不同教育模式.然而,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批判地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必须整合创新教育与接受教育两类教育模式,吸收接受教育模式中的养分,营养创新教育模式,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合力作用,以此促进创新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改革中存在"为模式而改革""以模式代改革""用模式评改革"等模式崇拜现象,不仅使教育模式蒙受污名,而且损害了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教育模式生产链上,教育工作者制造教育模式以完成改革任务,教育行政部门推广教育模式以展示改革成效,教育领域内外的利益相关者期待教育模式以解决具体问题。要避免教育改革中模式崇拜现象的泛滥,必须回归教育改革的本真路径,尤其要合理定位教育改革目标,有序推进教育改革进程,客观评价教育改革成果,探寻规范、科学和适切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术界提出了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若干模式。分析这些模式,并从教育模式的一般特性出发,可以提出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若干设想,如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相应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也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模式体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6.
以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为依据,美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师范学校模式、师范学院模式、师范教育大学化模式以及教师教育多元化模式,美国教师教育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通过解读美国教师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一种历史视野和国际比较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拘泥于心理学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取向"常常使其步入误区,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模式、小众模式、学科模式和单一模式等具有代表性,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理解。基于教育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育性质,是一个"教育命题",需要从教育整体上进行设计,由"心理学取向"向"教育学取向"的转型势在必行。与之对应的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发展模式、大众模式、活动模式和辐合模式,以此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有理论灌输教育模式、思想感悟教育模式、引导选择教育模式、组织参与教育模式。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有益的教育模式,对于发展社区的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区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着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应积极探索多种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如网络式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课堂式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基地式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家庭式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现途径,保证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教育模式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张瑞  周立 《考试周刊》2015,(16):8-9
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各种创新应用能力综合详细表述、学习和训练的教育模式,即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创新应用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各种能力(知识+技能)的综合详细表述、学习和训练的教育模式,即教育的最终表现为学习者获得了预期的能力。文章系统总结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具备的特点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探析了基于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模式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模式具有层次性、独特性、多样性、中介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特点.教育模式生成的机制有两种,一是历史自然形成的教育模式,二是人为设计创建的教育模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模式创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于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不同的教育模式,即课堂教学中的强力灌输模式、主动认同模式,课后的考评巩固模式,以及课外的践行学习模式。经过对这些模式的梳理、分析发现,各个教育模式各有优势,可互为补充。同时,各模式又存在缺陷和不足。通过对这些教育模式的评析,可推进今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教师职业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小学教师教育模式、初中教师教育模式和高中教师教育模式;按师范院校的层次特征,可分为传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地方新建本科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模式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模式。此外,还可从教师培养年限、教师培养"开放—封闭"以及课程模块组合的角度来对我国教师教育模式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立足于现有条件,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探求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文章继《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之后,再次从体制模式、工作模式、内容模式三个方面,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师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演进及新模式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沿革大致可分五个阶段,分别是清末仿日教育实习模式、民国学期制教育实习模式、民国学年制教育实习模式、新中国仿苏教育实习模式和自主应用型教育实习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趋势和以实践创新为主基调的新世纪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师资培养要求,时代呼唤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优质高效的创新型教育实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应试教育)向创造性教育(素质型教育)的转轨过程中,一种建立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基础上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在概括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模式类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型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上的区别、联系进行深入探讨,指出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明确了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教师教育模式的定义谈起,分别阐述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及我国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的经典模式即定向型、非定向型、混合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国际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可能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存在着类型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全日制的传统学校教育技术模式,即“电化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育技术从来只是课堂教学艺术的辅助手段,因而可称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模式”;另一种则是机制灵活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直将教育技术当作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处在了远程课程教学的主流地位,而非辅助地位,因此我们不妨把这种教育技术模式,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导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导模式,较之辅助模式,其教育影响力是有差异的,其差异点…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两种,经过单一知识教育模式-能力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模式的变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从重视专才教育向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0.
林晖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194-195
STS教育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显著区别的先进教育模式,其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结合。在高职教学中运用STS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教学素材渗透STS教育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渗透STS教育模式成为高职教学运用STS教育模式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