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纪翔  罗钰星  王克  梅应丹 《资源科学》2022,44(10):2038-2047
为确保中国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对中国碳减排目标进行省域分解至关重要。本文遵循公平性、效率性和可行性3项原则,选取人均CO2排放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和人均GDP水平5项分解标准,构建中国碳排放增量控制目标省域分解模型,对不同GDP增速情景(2020—2025年情景以及2025—2030年期间高、低和基准GDP增速3种情景)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①经济发展状况与历史碳排放量是影响碳减排目标省域分解的重要因素,排名较前和较后省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稳定,而排名居中省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则同时受公平性、效率性和可行性原则的影响,部分省份呈现不同情景偏好下目标分组不同的特点。②中国碳达峰趋势稳定,外部冲击对于GDP增速的影响,并没有造成各省份碳减排目标的分组结果变化,因此国家目标省域分解结果整体稳定。本文结论有助于各省份灵活制定减排目标,以保证国家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陈体滇 《未来与发展》2011,(5):27-31,17
时代变化的加速及人民塑造未来的需要,呼唤新评价的问世。本文提出6项新评价概念及可操作量化的方法。配额评价是对于权利和责任的合理分配,适用于迫切达成一致的各国碳减排量的分配;黄金销售原则适合知识产品的销售,能够有力地逐步改善世界的贫富不均的状态;活力评价可以提升我们对于自由的信念,适合发展的一个阶段的总结;竞争力评价纠正了现有竞争力评价将现状和能力两个概念混淆的错误,各种竞争力比较的场合均适用;结构评价用于评价对象多成分组成的状况,适合于产业评价;品质GDP在绿色GDP研发搁浅的条件下提出,它是GDP评价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2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碳减排目标为背景,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32种减排方案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值,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下,一半以上的方案均能实现碳强度目标,并最终选择4个方案中的控制指标作为未来"十三五"减排方案参考依据,人口年均增长率0.4%-0.72%、城市化率可提升至60%、GDP增速仍可控制在6%—8%之间、可加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至50%、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1.71%。在全国碳减排方案策略下,从人口、城市化率、GDP增速、单位GDP能耗以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角度对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对策提出建议,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碳减排不仅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国际社会逐渐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及碳排放演变过程,有助于为自身碳减排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比了不同国家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变系数面板模型,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率、能源结构着手探究碳排放和碳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异同。整体来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碳排放总量拐点。对比2014年不同国家碳排放强度,中国碳排放强度为1.24kg/美元,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不同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国家碳排放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城市化率、可再生能源占比等对于碳排放降低均有着显著的作用。综合分析结果,从全球的角度对比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碳排放变化、产业结构变化、能源结构变化等规律,对于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有着重要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包括两项评价:各国发展指数的竞争力评价及各国发展指数的活力评价,评价依据将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发布的各国发展指数.竞争力界定为在竞争时段对于设定目标时间对象可能达到的竞争值的预测,活力指数评价是选定的指标的增长排序及增长的稳定性排序的加权综合所获得的指数评价显示,2012年瑞士竞争力居各国(地区)之冠,2005-2009年香港活力居各国(地区)之冠.中国的竞争力一年飙升了4位,活力居各国(地区)第三位.卡塔尔的人均GDP(PPP)全球最高;日本是最长寿之国;新西兰的教育办得最好.  相似文献   

6.
全球碳减排背景下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不断采取技术变革和结构调整等碳减排策略,以便达到追求经济发展与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良好契合。本文以1990—2014年间世界上34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典型国家为例,在VAR模型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来探究以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表征的技术变革和以可再生能源占比、工业化率表征的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以便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碳减排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技术变革和结构调整皆有促进碳减排作用,其中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度受结构调整主导,平均贡献度为22.71%;而中高等收入国家和中低等收入国家的技术变革对碳排放的正负影响效果不一,工业化率绝大部分对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除了OPEC国家皆具有明显减排效果,其中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度受技术变革主导,平均贡献度分别为21.41%和25.60%。  相似文献   

7.
刘宏笪  张济建  张茜 《资源科学》2021,43(4):652-668
碳中和目标下,基于供应链调整各国间的碳排放关系,明确中国碳排放责任与形象,对于中国深化绿色发展、实现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供应链视角,引入生产与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并构建碳供应链测度分析模型。本文基于2008—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首先,明确中国在碳供应链生产端的国内生产长度、国外生产长度,以及中国在碳供应链贸易端的碳出口、碳进口规模;其次,测算并总结中国、美国等19个世界主要国家碳净出口与国内碳排放情况,对比分析上述国家碳泄漏与碳减排情况,从而剖析并刻画中国碳排放责任与形象;最后,基于19个世界主要国家碳供应链生产、贸易端的情况,总结得出各国碳供应链国内、国外情况,进一步探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碳排放责任与形象调整方向。结果表明:①中国国内生产长度呈现二、三、一产业梯次化衰减特征,国外生产长度明显趋短,且能源、电气等关键产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局;②中国年均碳出口、碳进口分别达880.375 MT、401.328 MT,碳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③中国贡献了41.21%的碳净出口份额,美英日法则形成686.511 MT的碳泄漏缺口,中国以全球最大的碳净出口国家身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承担积极的碳排放责任;中美俄国内碳排放达到1000 MT以上,但中国碳减排率达3.79%,显著高于美国2.07%、俄罗斯-1.05%,中国以较高的碳利用率呈现碳减排形象;④中国国内、国外碳供应链均处于“野猪型”状态,碳供应链质量有待提升;发达国家国内碳供应链多以“水牛型”状态出现,萎缩的经济降低了生产能力与碳排放量;国外碳供应链中,发达国家多呈现“乌龟型”特征,碳减排乏力且碳排放责任推诿。因此,中国须针对生产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摆脱产业依赖,继续秉持大国碳减排责任、呈现积极的碳排放形象。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减排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区域差异大的背景下,分区减排又是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投入产出法中的核心思想“最终需求”出发,优先满足公平性,其次兼顾效率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碳排放总量地区分解方法,通过满足消费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内公平”,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际公平”,不仅使地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必须的碳排放权得到了满足,又从碳排放权使用效率最大化上考虑,使减排的经济代价尽量减少,解决了碳排放总量目标区域分解的难题,为我国从碳强度控制最终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论表明国家应从地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碳转移,以及能源生产力的差异上分配差异化的减排考核目标,使各个地区愿意并且能够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减排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区域差异大的背景下,分区减排又是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投入-产出法的核心思想——最终需求出发,优先满足公平性,其次兼顾效率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碳排放总量地区分解方法,通过满足消费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内公平、通过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际公平,不仅使地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必须的碳排放权得到满足,又从碳排放权使用效率最大化上考虑使减排的经济代价尽量减少,解决碳排放总量目标区域分解的难题,为我国从碳强度控制最终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论表明国家应从地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碳转移以及能源生产力的差异上分配差异化的减排考核目标,使各个地区愿意并且能够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丁宝根  周明  温建中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07-210,236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后,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相继作出了碳减排承诺,设定了具体的碳减排目标。以江西省为例,运用曲线模型和相关统计方法,验证得出碳排放EKC曲线呈现U型+倒U型,且当前碳排放处于下降拐点,其中,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化是碳排放EKC曲线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大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清洁能源等成为碳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利用碳排放脱钩弹性系数、CO2排放强度、人均CO2排放量、CO2排放量等指标分析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态势,据此判断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而通过上海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水平的比较对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做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刘晓  朱永彬  彭永明  王铮 《资源科学》2012,34(5):864-873
由于碳排放趋势影响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也是各国进行减排谈判的基础,因此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碳排放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美国、波兰三国2009年-2050年的能源碳排放量,并对三国碳排放总量分别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国碳排放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美、波分别在2035年,2022年,2032年达到碳排放高峰;②三国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都趋于下降,中国波兰两国下降速率较快,美国下降速率较慢;③未来能源结构中,中国和波兰的能源结构较相似,煤炭比例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石油,天然气,非碳能源;美国的能源结构较为合理,石油占比最大,其次为煤,天然气和非碳;④中、关、波三国人均碳排放量差距较大,美国人均碳排放量在三国最高,但三国人均碳排放量最终都呈下降趋势;⑤在欧盟目标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总量降幅并不明显,而在哥本哈根会议背景下,中国完全能提前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而基于2005年的碳排放水平,2050年中国要实现减排50%的难度非常大。美、波两国如不实施减排措施,其碳排放量将保持上升,实现目标的难度将更大。  相似文献   

13.
闫云凤 《资源科学》2022,44(11):2222-2232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增加,国际上有些观点认为中国通过OFDI向其他国家进行碳排放转移。本文构建区分内资和外资企业异质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和分析2005—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碳排放效应,检验中国OFDI是否导致“污染天堂”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OFDI的碳排放量比较小,占全球投资碳排放的比重远小于中国OFDI存量和流量占全球的比重。②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大多数国家的OFDI碳强度小于东道国碳强度,这说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OFDI呈现“污染光环”效应。③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分布在投资规模大、投资动机以资源寻求型为主、碳强度高的行业。因此,建议中国政府推动双边低碳投资合作框架,中国企业通过全球产业关联促进低碳技术的溢出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陆淼菁  陈红敏 《资源科学》2013,35(8):1617-1624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量控制成为趋势,而碳排放公平性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碳排放不公平问题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Gini系数、Theil指数、Kakwani指数、变异系数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并且不同方法间可以相互补充,其中Gini系数和Theil指数目前应用最广泛.实证方面,当前碳排放不公平性的研究可以分为3个层面,即国际或地区间碳排放不公平性、人际碳排放不公平性以及代际的碳排放不公平性.研究结果显示,各层面碳排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收入差距是造成国际和人际碳排放不公平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和高收入者率先减排应当成为碳排放权分配的主要原则.显著的代际不公平则反映当前承担减排责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紧迫性.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区间碳排放不公平的探讨,在我国,除收入外,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也是影响地区间碳排放不公平性的重要因子,因此,应对国内碳排放不公平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本文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碳排放不公平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贸易隐含碳失衡导致的"碳泄漏"问题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构建贸易隐含碳失衡模型,对2000-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①中国各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均高于日本,并且绝大多数行业差距巨大;②总体上,虽然中国处于对日贸易的逆差方,但是在贸易隐含碳方面却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即中国同时处于对日贸易及贸易隐含碳的"双失衡"局面;③从行业来看,中国各行业对日贸易隐含碳均处于失衡状态.其中,纺织业,电气机械/光学设备制造业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最大.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法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对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规模,中国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是推动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碳排放强度和进口规模效应则主要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中国应加大推广低碳生产技术力度,降低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同时优化生产以及贸易结构,以缓解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促进对外贸易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宛贝  韩梦瑶  唐志鹏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19,41(10):1814-1823
为了合理界定全球碳排放责任,本文选取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7个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等5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运用回归方程等方法,描述了上述国家碳强度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比较了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碳强度的国别差异,并分析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前后相关国家碳强度的变化。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碳强度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均出现下降的趋势。相比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达到了碳强度峰值,且其峰值碳强度大小总体来说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发达国家的碳强度总体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产业转出国的碳强度大多有所下降,承接国的碳强度整体有所上升。研究结果可以为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杨璐  章锦河  王群  张宏磊  陈静  周晶 《资源科学》2014,36(10):2223-2230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碳氧平衡与否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集成了城市碳氧平衡的测度方法,计算了2010年南京市经济系统的排碳耗氧量和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1排碳、耗氧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63.19%,57.33%)与交通运输(33.44%,39.61%)两大部门,耕地(60.51%,66.63%)和林地(24.34%,26.78%)是固碳释氧最主要的载体;2碳平衡系数为33.40,氧平衡系数为7.83,城市经济子系统对城市生态子系统已造成巨大压力;3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1.239kg/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9kg/美元),但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721kg/美元),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4用电排碳占总排碳量11.92%,由于电全部来源于区外,造成生态责任区际转移,表明南京市经济发展对区际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静  刘国光 《软科学》2016,(6):53-56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采取进口国投入产出技术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测算了在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碳排放强度,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测算方法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加工贸易下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原因。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中国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状态导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越低、中间投入占比(interput1)越高,中国的出口碳排放和单位碳排放强度越低。加工贸易进口令中间品生产污染转移至国外,降低了中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强度,验证了中国的"污染天堂"理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泰尔熵与Kaya因子分解技术,测度并分解了1990-2009年我国人均CO2排放区域不平等程度。研究表明:(1)中国人均CO2排放的区域不公平程度的下降,主要源于区域能源强度公平因子的贡献,而区域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因子的影响呈反向作用;(2)我国人均CO2排放不公平因子的贡献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人均CO2排放公平主要受经济差距的影响,中部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公平因子的影响,而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影响;(3)区域内部人均CO2排放差距扩大的速度要快于区域之间差距扩大的速度,其中东部地区的不平等程度总体上有所降低,而中西部地区的不平等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认为,未来碳减排目标的分解应综合考虑各地区的未来发展需求与现阶段的减排能力,其关键在于加强共生性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建立区域能源技术方面的共享机制和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