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2003年4月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部分第三节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均课设计若干模块."  相似文献   

2.
焦祖卿 《中国教师》2010,(23):31-3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系列1"至"系列5"五个系列组成。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情趣,从而改变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僵化、低效的事实,然而,其实施情况并不十分令人乐观,高中语文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在现实面前常常感到很纠结。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关于选修课,新课标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字应用和化论研读,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课程模块进行教学。南京师大附中是在全国率先实施选修课的学校之一。我校2004级学生在高一就已进入苏教版语新课改实验区。至2006年1月已完成高中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史记》选读”模块的教学。本就我校《史记》选修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与思考,现不揣谫陋,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一、课程由十个模块组成 在高中新课程系统中,地理学科是惟一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学科。地理必修课程由自然、人文和区域三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自然灾害、旅游、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程之前或同时或之后开设。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以“增加选择性,体现发展性,激发创造性”为显著特征。 一、在构建较为稳定的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选择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高中课程设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思路,语文必修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以保证课程的"共同性"和"基础性"。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慧玲 《湖南教育》2009,(10):21-21
一、教材到底该怎样教 新课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教材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一纲多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很多套,各地可以根据本地教育教学实际选择教材。二是有必修和选修之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学科课程由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组成,必修部分五个模块,选修部分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必修部分要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教完,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课程模块。对这个要求,大部分教师的感觉是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必修模块,课时紧、任务重,学生接受及消化不尽如人意,而教师要时时备课、天天赶课,一个字,累!  相似文献   

8.
2003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以下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包括五个模块,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其内容的确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二是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是在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希望想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修。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在系列1和系列2中都选择了导数及其应用。下面谈谈学习导数及其应用的必要性。※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后续学习微积分学是数学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八个模块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就语文选修模块中的古诗词教学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有的放矢讲求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选修课程的定位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如何做到有效的拓展与提高,我觉得第一步骤应是教学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课标(粤教版)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的第一个单元就是主题单元。它们分别是“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进经济”。广州市教研室科长谭健文老师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广州市实验区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回答(一)》中说“粤教版教科书中设计有两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理念。“语文素养”是一个具体、有序、内容丰富的动态体系,由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雏度组成。选修课程的设置重建了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选修课程从三个雏度入手,发挥了不同于必修课程的独到作用,使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可能,是“语文素养”得以提高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提高。不同的选修课程因其内容组织的线索不同、知识的特征不同,教材在内容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选修模块(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在必修基础上逐级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一、架起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桥梁的必要性 1.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此架起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之间的桥梁是十分迫切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正火热进行,从课程结构、教学目标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1》到《必修5》五个模块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完成。语文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选修课程有十多本教材,可选择的内容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选择选修教材,如何上好选修课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李艳慧 《语文天地》2013,(12):69-70
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包含有集中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表达与交流”系列的目标。“目标”明示:  相似文献   

18.
杨莲君 《考试周刊》2012,(93):36-37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由必修1到必修5组成;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分为若干模块。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模块的逻辑顺序作如下描述:"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中系列1、系列2课程的基础"."必修课程中,数学1是数学2、数学3、数学4和数学5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智 《广东教育》2011,(10):37-3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是此次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高中新课程标准“共同基础,多样选择”这一理念的重要课程形式。粤教版《短篇小说欣赏》(选修5)是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两个小说单元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它从属于课标中设置的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