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下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处于建构阶段、大学自身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当今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培育德的“空场”。这种状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应将对当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置于整个社会公共精神培育的核心与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公共精神,主体是公民,客体是社会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公共精神的精神和路径展开,以大学生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首先阐述大学生公共精神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公共精神的培育状况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关系着高校能否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精神还有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欠缺、价值观念偏差、实践参与能力弱化、自律精神缺乏、公共情怀欠缺等方面。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但大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存在偏差、高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矛盾显现。对此,提出了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坚实的公共精神理论支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优化改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公共精神成长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杨柳 《华章》2010,(20)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是来自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现状堪忧,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高校教育,大学生内生机制,社会培育三个方面探讨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责任意识是公共精神的实质,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法律意识、知行统一等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包括自我认识的不充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主自律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需要充分的物资保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公共精神的彰显和培育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利器和重点任务。疫情应对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突出表现为理性与冲动并存、网上与网下联动、坚定与困惑交织等基本特质。疫情防控形势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现了新思想对青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诉求,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吁求,促进了大学生成熟成长与全面发展。回应与契合时代要求,激发与融入时代课题,耦合与超越时代现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致思取向和践履指向。  相似文献   

9.
公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价值观念与精神风尚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其马克思主义素养中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尤显重要。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素养与公共精神的关系及对当代大学生培育的必要性上进行分析,并在路径选择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关系到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道德传统、教育体制以及转型社会的一些特殊现象,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公德失范的现象。有必要对教育体制进行调整,改革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公德底线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逐渐承担起社会公共参与的角色,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社会管理水平。受民主参与所需的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以及经济、组织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尚不稳定,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领域亟待形成。必须从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社会化协作等方面推动大学生社会公共参与,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途径。公共精神的塑造应更多地源于学生自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共情,而非仅仅依赖传统课堂的教学和教师灌输。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实践体验,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敏感度,并通过体验式学习建立社会责任和社会承诺。通过采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知识构建和躬身实践等教学策略,实现了体验式学习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需注意一些关键要素,包括为学生提供目标明确的教学指导、建立多方协同的社会网络,以及营造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民主、法治、公正和服务的公共精神,把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作为高校服务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切入点,把公共精神的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给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完善奖励、制约和惩罚机制,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将服务于社会公共领域,更具有质疑批判精神和预判决策能力。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内容,阐释了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质量评估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大学生是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文章从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内涵,我国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生长历史和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等方面,对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崛起  邹永群 《文教资料》2014,(17):110-1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人们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公共生活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公共精神是社会伦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群体,是未来公共生活的主要群体,也是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其公共精神状况直接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8.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素质包括:独立人格意识、权利与义务平衡意识、共同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公共精神和志愿精神。大学应从课程整合、开展社会实践、营造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三方面着手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包容观状况与高校教育密切相关。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精神指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包容观教育。而高职教师精神指向的核心---公共情怀的现状,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该种情境中培养出的大学生的包容度、社会适应度、合格度以及贡献度。本文拟在掌握现阶段高职教师公共情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其间存在的原因,力求探索到重塑高职教师公共情怀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