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乃至中国文坛都以诗性的语言而著称,古典诗词歌赋典故在她的笔下层出不穷。其所展现的文化内蕴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有灵有性的自然之美、亦苦亦浓的故园情节、跨越时空的生命思索。从分析张晓风的散文集《画晴》入手,透过张晓风瑰丽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一代散文家独特的文化品位与情感观照。  相似文献   

2.
陈林森 《读写月报》2022,(23):18-20
<正>张晓风是散文、戏剧、小说三栖女作家,而以散文成就最高,海峡两岸评论界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说,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张晓风“给华人世界烹制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大餐”;著名作家余光中评价她的散文“亦秀亦豪,淋漓健笔”。其代表作《行道树》《敬畏生命》曾被选入大陆语文教材。张晓风的散文思想至深。从她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3.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是台湾散文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晓风的散文,典雅秀气之中带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缺的概叹和对世事无常,尘世纷扰的豁达,在她的文字里,有着她对人生的憧憬,信心和执着。对于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张晓风在自己的散文中既有形而上的哲理沉思,也有形而下的经验感悟。  相似文献   

4.
张晓风的散文,一向以精美见长,这一点在《不朽的失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文中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读者虽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读,但人们更多关心的往往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而张晓风的解读可谓是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多年前的青葱岁月中,轻狂的自己读到这句话时,微笑着置之一边,没有多思,也没有多想,只是记住了一位散文家的名字:张晓风,觉得她的文笔优美,哀婉动人。时光从未停下匆忙的脚步,经历了成长的磨炼,我渐渐领悟了张晓风的字字玑珠,慢慢走进她那"亦秀亦豪"的家国大爱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学课本里选了很多篇张晓风的散文,如何能够在解读时切中肯綮,是阅读的关键,也是带领学生走进张晓风散文世界的入口。有感于此,作为教者便有必要通读张晓风的其他散文,从中寻找共通之处。这共通便是散文中传达着对生命的性灵的呼唤与肯定。  相似文献   

7.
很喜欢张晓风的散文。喜欢她“亦秀亦豪”“腕抉风雷”的淋漓健笔.喜欢她“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的真情至性.更喜欢她“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的智性和通透,、张晓风用她那精细、典雅的笔触,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台港女性作家中.张晓风创作颇丰。她写散文.写历史剧,写小说.唯独没有写过诗。但她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激情、跳跃的文思.尤其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珍视使她的散文像诗一样意象鲜明、意境悠远。而小中见大的独特感受方式更使她的散文独具魅力.这种审美感觉的独特性来自于作家对生命之谜的执意追问和对人性美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正>张晓风,著名作家,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以散文最为著名。张晓风是中国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是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奖项得主,有多篇作品入选大陆及台湾中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她的散文如音乐过耳,读之,心中会响起万般音籁。张晓风用声音来为她的散文增色,构成了有声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生离死剐的境遇形成张晓风无法割舍的故土情结。她有着撕心裂肺的家国之思和近乎疯狂的中国之爱,更有深入骨髓的文化血脉。张晓风的乡愁散文善于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能以个人主观意识观照古典文化,并大力弘扬古典文化。张晓风的故土情怀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2.
王维这位亦官亦隐的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诗画成就俱高。后人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无我之境”表现得很充分,其诗意境深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论摩诘诗画之语,常被解作:摩诘诗入画三味,而其画则入诗三味。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读散文,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杨朔的散文就是深情的诗.他本着“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的美学目标,用“诗心”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蕴藏的诗意,把“诗”作为自己创作中自觉的美学追求,在作品中拓出一个诗的境界.《雪浪花》是杨朔散文代表作之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完美地体现了杨朔散文富有诗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内涵丰富,她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抒发中饱含感恩之心,对故国家园也充满着相思之情。她的生命之情、感恩之心、乡愁之思在其散文创作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张秀杰 《海外英语》2012,(10):273-274
该文首先阐述了Jesperson的rank、junction与nexus的基本内涵。在大量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张晓风散文中修饰首品词的次品词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然而可以充分体现张晓风散文非凡艺术创造力的淋漓健笔还在于充满动感、富有气势的nexus结构的大量采用。  相似文献   

16.
1、诗中用了哪些意象表现出主人的清高品格与幽雅情趣? 2、尾联中的“亦”字用得很妙,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当代台湾散文进一步继承中国“五四”新散文传统。第三代、第四代散文家在师承前辈作家创作的基础上,勇于开拓,探取散文的新境界,形成台湾散文“在水一方”的格局。以乡愁散文见长的余光中、王鼎均、许达然以及女作家代表张晓风、三毛、简(女贞)等成为散文界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8.
台湾散家张晓凤在多年散创作活动中不断进取,从东西方化中吸取营养,走出一条中西合璧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她在写作题材、情感因素、艺术追求方面均体现了“亦秀亦豪”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19.
张晓风被称为是台湾地区的第三代散文作家,她含蓄细致而又张扬犀利的文风,开阔了散文创作的空间,诗化的语言构建了诗化的意境,使得她的散文染上了诗歌的浪漫和情韵,新颖多变的抒情方法让张晓风在承袭传统之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晓风以其独特的诗性解释散文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她奉献给现代散文的最大功绩。对自然与生命的宗教般感恩、对故乡与人文家园的不舍情结、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问成为张晓风散文思想情感内涵渐次展开、互为渗透整合的三个层面。她的诗性思维和鲜活独到的艺术表现给散文带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