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奏折是高级官员给朝廷的“工作报告”、请示和建议,稍稍重要之事.臣属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日要批阅大量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短.但所奏之事又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2.
孙宏年 《历史档案》2005,(1):124-126
清代,中国与越南多次互派使者,这在清朝档案中有所反映,一份被定名为《安南国陪介范谦益等奏呈庆贺诗三章折》的雍正朝汉文奏折就是其中之一。这份奏折现已收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2册,但并未标明该奏折的具奏时间,而是列入了“无具文时间奏折”之内,按照具奏人姓氏笔画顺序编在第32册、第177号。笔者拟根据中越有关文献,考证其具奏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奏折作文文书,始于清朝。奏意即进,中国古代凡人们言情于上,均可称奏。秦初改书为奏,奏才成为臣子上书皇帝的专用文书。自汉迄明,上奏文书称谓也各不相同,如奏议、奏疏、奏章等。清代奏折制度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加强的产物。康熙朝廷,清朝已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在例行的题本、奏本之外,皇帝还任命一些事情,用密折报告一些官场隐私和民间动态,以便更加机密、快速地了解政情。查动官吏。雍正时,奏折使用范围扩大,不仅督、抚、提、镇等高级官员可用,其他科道官员,甚至周知也可密折奏事。  相似文献   

4.
奏折又称折子,奏贴,折奏。现有的文献关于奏折较早的记载应属顺治朝大臣王熙在自撰的年谱。顺治十三年六月及后来对文书制度的改革都可以看出奏折的雏形。所以笔者认为,奏折产生于顺治朝,丰富于康熙朝,成制于雍正朝,完善于乾隆朝,以后随着清王朝的破败,也逐步走向衰落。从内容上看奏折是奏本与题本的结合体,而究其名字的来源笔者认为庄吉发教授的观点很有道理,他认为是缘于奏本和“折子”经常合为一体用来奏事,久而久之演变而来。奏折的产生如上所述,那么奏折制度这一约束客体的形制的产生当然也不会太晚,最晚不会晚于顺治末年。奏折制度经…  相似文献   

5.
臧廷秋 《历史档案》2008,(4):110-111
奏折是清代独有的文书,是官员呈给皇帝的一种上行文书.雍正朝.奏折与题本、奏本并行使用.其地位是非正式文书.雍正朝奏折文书运行流程是:进折人→奏折书写→包装折子→投递奏折→皇帝拆阅和批答折子→奏折发还具奏人→收缴折子.  相似文献   

6.
奏折列衔与清代地方大员自主奏事权息息相关。按例,地方寻常事件,主管官员可自行具奏;涉及钱粮等较重要的事件,则相关官员需会奏,包括会前衔和会后衔,其中,“特旨交办事件”及“事属改制”的重大事件,相关官员需会前衔具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会后衔往往有名无实,尤其是隔省大员之间,更是如此。而官员对于会前衔的处理,则往往较为郑重。会奏是清廷用以保持地方大员互相牵制、制衡的重要机制,而对于各地方大员来说,会后衔往往意味着能自主其事,会前衔则会遭到掣肘。  相似文献   

7.
清代奏折均署有具奏人姓名和具奏日期.而片、单一般不再署明姓名及日期。因此,片、单一旦与奏折分离,其具奏人和时间就只能根据相关史料加以考证。倘若不加详细分析.对片、单的认定难免出现讹误。笔者认为《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4辑对第801件和第875件两片的认定就有错误。该二片的具奏时间应分别为嘉庆八年和十二年,不应收入该书。  相似文献   

8.
清初,地方官员在任时于任官之地竖立德政碑,离任时建立去思碑,官员藉此为自己歌功颂德,沽名钓誉,下属及地方绅衿等藉此献媚逢迎,假公敛费,上以结交官长,下以私饱囊槖。康熙四十二年(1703)湖广提督俞益谟奏请禁止督抚建德政碑,未获允准。以后此恶习愈演愈烈。乾隆四十九年(1784),陕甘总督福康安参劾灵台县知县毫无政绩,却于离任时强令百姓制造衣伞,以致民怨沸腾,声名狼藉。乾隆帝谕令制造衣伞脱靴等事一律禁止,严饬各省将现有去思、德政等碑全部查明扑毁,并于每年年终汇奏。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军机处上谕档中辑录乾隆朝毁禁去思、德政等碑档案,供研究参考。乾隆五十一年后各省督抚按例汇奏毁禁去思、德政等碑情况,因均未有查获,故未予收录。  相似文献   

9.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满文部工作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终于正式面世,可喜可贺。作为《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的姊妹篇,可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它的面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前中期史、清代边疆民族史乃至清代宫廷史等都具有推动作用。我曾在中央档案馆、档案出版社工作多年,后又调至一史馆,深知满文档案史料之珍贵,翻译出版之不易。1985年《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1987年。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也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满文朱批奏…  相似文献   

10.
《历史档案》2017,(3):4-29
咸安宫官学,原系雍正年间为教育内府子弟而设,后亦于八旗子弟中选俊秀者入学,是旗人进入官吏体系的培训机构和重要途径。咸安宫官学的兴衰变革,反映了清廷人材标准的变迁、官方教育制度的沿革,是清代文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两朝是咸安宫官学建置之初,从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到学生考试、教习议叙,各种制度在摸索中逐步成型。嘉庆以后,咸安宫官学的各项事务已有成规,然而师生多有敷衍,规章日见废弛,教育质量大不如前。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内务府奏案、内务府奏销档中选辑相关满汉文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奏议是古代臣下向君王或朝廷言事的公文。数千年来,名称繁多,但体制均大同小异。远古至商周时代,有奏议之实,而无奏议之名。战国时,奏议始称上书。在秦代,臣子的上书也称奏。汉朝制定礼仪,则有章、奏、表、议。魏晋南北朝增加了启和笺。唐宋时又有榜子、札子。元代奏议大体沿袭汉制。明、清奏议有疏、题奏、表、奏本、弹、疏、启、揭帖、奏折等。  相似文献   

12.
咸安宫官学,原系雍正年间为教育内府子弟而设,后亦于八旗子弟中选俊秀者入学,是旗人进入官吏体系的培训机构和重要途径。咸安宫官学的兴衰变革,反映了清廷人材标准的变迁、官方教育制度的沿革,是清代文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两朝是咸安宫官学建置之初,从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到学生考试、教习议叙,各种制度在摸索中逐步成型。嘉庆以后,咸安宫官学的各项事务已有成规,然而师生多有敷衍,规章日见废弛,教育质量大不如前。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内务府奏案、内务府奏销档中选辑相关满汉文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琛 《大观周刊》2012,(47):25-25,22
1909年是丰富多彩的一年,这一年革命暗潮涌动、改革风生水起。清政府组织成立国会、资政院,准许地方咨议局召开;新型学堂逐渐走上正轨,学制和教学内容日益完善等。各种改革活动积极进行而且逐渐深入化、细节化,本文尝试从学堂女学生学服的改革奏折《学部奏遵拟女学服色章程》上简要分析清政府的改革意向。  相似文献   

14.
咸安宫官学,原系雍正年间为教育内府子弟而设,后亦于八旗子弟中选俊秀者入学,是旗人进入官吏体系的培训机构和重要途径。咸安宫官学的兴衰变革,反映了清廷选拔人材标准的变迁、官方教育制度的沿革,是清代文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两朝正是成安宫官学建置之初,从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到学生考试、教习议叙,各种制度在摸索中逐步成型。这一时期,也是考核最为严格、成就学生最多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咸安宫官学最受清廷重视的时期。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内务府奏案、内务府奏销档中选辑相关满汉文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奏折也称"奏贴"、"折子"、"小折"等.最初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陈事务的一种机密文书.奏折一词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上谕,但作为臣僚上奏的机密文书,则使用于康熙年间.当时,拥有这种密奏特权的只限于少数亲信官员,例如江宁巡抚宋荦在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所有密奏只能通过品秩比他低得多的李煦转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17.
《清宫扬州御档》中的“奏为两淮中学堂学生毕业照章请奖事”奏折涉及“扬州中学”早期历史,反映了清末新政“办学堂、废科举”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江苏地方官员对新式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武大臣一年究竟应该具折奏报几次,雍正帝的原则是,有事则奏,无事则免.他在给陕西宁夏道鄂昌的一条朱批中,明确指示:"遇有应奏之事,何妨一月屡次上闻;如无可奏,便数年不奏,亦岂罪汝."雍正二年(1724)二月,云南曲寻武沾总兵杨鲲有折谈到,日前陛见之日钦奉面谕,恩准每年两次密折陈奏,现谨上折一次.雍正帝在批复中纠正道:"亦未限定每年两次,有可奏者,如何拘得;如无可奏,何必两次作什么."同年闰四月,漕运总督张大有请求动用驿马奏报漕务,雍正帝答复他说:"若有要紧奏折,乘驿来;若寻常呈报某船过某闸等奏;非难迟缓者,不但不当骑驿马,可以不必频奏."  相似文献   

19.
奏折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用于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的机密文书,经皇帝用朱砂红笔在上批写意见后称"朱批奏折",发还具奏官员阅读.雍正起为保密起见,规定官员要将阅毕的朱批奏折缴回皇帝,从而在皇宫中形成了数量巨大的朱批奏折档案,记载了清政府的核心机密和社会上各种重大事件.然而在民国时期,由于时局动荡,管理不善,这批珍贵历史档案有些流入社会中.浙江大学历史系文物室现收藏有清末民初重要政治人物岑春煊的两件奏折.其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这里公布的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为遵旨审拟王保住伪造王谕一案事奏折,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务府奏案,是本案审理和定罪的最终文件。由于这件奏折详细记录了本案发生的经过和处理结果,且文字较长,所以只选择这一件奏折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