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适度的下岗失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和必要 ,充分认识和利用适度失业的积极作用 ,对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劳动者及全社会素质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失业存在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攀升,城镇真实失业人口创建国以来之最: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1997年至2000年平均为3.1%,2001年陡升至3.6%,2002年达到4%.如果把因某种原因而排除掉的失业人口考虑在内,则  相似文献   

3.
失业越来越成为我国公众的热点问题。本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城镇失业率急剧上升、在再就业问题上存在隐患、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力度不够,运行不甚合理、失业保险覆盖面狭隘等。从适度控制失业,加强就业保障、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促进再就业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体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大量隐性失业是传统体制等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性选择所采取的劳动储备这一合理的经济行为。受福利机制及众多因素的影响.隐性失业的显性化难度很大。从制度创新入手,顺利推进隐性失业显性化。  相似文献   

5.
所谓知识失业,是指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知识失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埃及持有高学历的过剩人口,1977年为42.3%,1982年增长为54.2%;90年代,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不足50%。近年来,我国的知识失业也日趋严重,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学非所用。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供需比例1994年为1:13,1996年降为1:0.5。知识失业的加剧,使越来越多的有知识的劳动者收入减少,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失衡。他们或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少热情,影…  相似文献   

6.
失业是一个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有工作去做,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正确地对待现实。  相似文献   

7.
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始于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学否认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批判。随着现实演进与理论争鸣,有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凯恩斯主义者等对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理论的补充修正,理论结合微观现实层面,有UV曲线与DMP模型的解释区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文本对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现实内涵及其与各类型失业的异同作分析比较,结合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失业问题,提出需明确认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成长性”,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升级与数字化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国民就业路向拥有广泛空间和市场潜力的保障。当前,要妥善解决与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失业相关的就业问题,短期与中长期措施需各有侧重:短期内要结合现实应对好当期关口冲击;中长期要依托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做好市场建设与完善就业保障的兜底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短缺是中国失业问题的最主要成因,也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主要障碍。因此,要治理失业就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治理失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劳动力需求增长;扩大劳动输出,从而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直接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消除“瓶颈性岗位空缺”而增加劳动需求。  相似文献   

9.
失业与下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采取这两种方式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基金不足。从长远看,必须把下岗人员变为失业人员。实现这个转变,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控制适度社会失业率;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失业与下岗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采取这两种方式的根本原因 ,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社会保障基金不足。从长远看 ,必须把下岗人员变为失业人员。实现这个转变 ,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控制适度社会失业率 ;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城镇的高失业率有其特殊成因;在解决就业这一棘手的问题上,仅靠市场之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应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reemployment. Search theoretical models predict that on the lowest levels additional education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re-employment, but on the highest levels the relationship turns negative. Using Finnish microeconomic data on unemployed workers, it is shown that unemployed persons who have about 13–14 years of education have the highest re-employment probability.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ipple effect of high community unemployment on a group of community educators, the home school counselors. This group plays a crucial role as liaison betwe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the parents, and community agencies offering services for needy children. The impact of remaining employed in an environment of high unemployment is discussed relative to changes in the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home school counselors, changes in their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effectiveness in fulfilling those responsibilities. A 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as made to the home school counselors,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increased workloads and increased concerns about job security.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失业问题作为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逐渐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体制未发展完善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的失业问题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特征。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呈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系统有效地分析,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与工作环境相适应的人格通常伴随着较高的工资水平.人格与就业之间(自然人格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论文从学生的人格出发,建立了人格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架构,探讨了人格和大学生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格和人力资本一样在个人的求职乃至就业的成功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差异所导致的劳动产出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人格特征对劳动产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s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unemployment. Case studie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during 1988 and 1989 are presented to highlight the Personal Employment Identity Model. The PEIM is a service delivery paradigm designed to assist counselors when working with the unemployed. It utilizes an individuals's ego identity in relation to their sel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previous work role to recommend interventions. Interventions will vary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and expressed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on the continuum of the Personal Employment Identity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