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事"和"新闻"不是一回事 正如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样,关于故事的定义也相当繁复。但故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物质有:1.是事件过程的描述;2.情节生动连贯;3.便于信息传播;4.有内涵和影响;5.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2.
褚春媚  梁强 《新闻世界》2013,(11):220-221
真相是事件的本来面目。人们希望知道真相,但往往又看不到真相。究其原因,除了受社会、媒体、个人等的影响外,受众内在的局限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本文揭示了影响人们了解新闻真相的各种因素,树立对新闻真相的正确认知,同时为如何能够更加接近真相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的新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故事化写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娱乐性和市场效果,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一旦将故事化写作方法引进到新闻文本中来,将新闻的精彩可读、便于传播等故事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的新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故事化写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娱乐性和市场效果,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一旦将故事化写作方法引进到新闻文本中来,将新闻的精彩可读、便于传播等故事性因素,放在比新闻要素更重要的位置,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新闻真实性而迁就故事性,就会产生负面的阅读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敲诈:马克思曾使用的一个术语,专指报刊利用最先获得信息的优势,晚发新闻而在交易中牟取暴利的行径;或者指报刊提前发表尚没有成为事实的消息,从而在交易中获利的行径,是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贩卖与腐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产业化属性的凸显,新闻传播领域有违道德和法律的现象和行为也不断增多。除了有偿新闻等有悖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外,像偷拍偷录、媒体审判、新闻损害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闻法制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研究的热点。但是近年来,被人们斥为怪胎的有偿新闻又有了变种,从拿了人家的钱财…  相似文献   

6.
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2):39-43
反转新闻虽然有违新闻报道的传统规范,却是新闻真相的一种别样呈现,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它以一种富有冲击力的不完美提示我们:新闻报道正处在一个原有模式遭到解构性冲击、新的模式尚未形成的过渡阶段,需要重新思考新闻和真相的关系,不断创新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凝聚新共识,提升新闻报道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眼下,各媒体对社会新闻采访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从版面上看,“现场”、“直击”等报道特别受到读者青睐。因此,目击式、体验式等隐性采访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作为一种并不新颖的采访报道形式,隐性采访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扬长避短?采访过程中如何无限地接触到新闻事实?报道技巧上如何再现新闻现场?如何折射事实背后的深遂内涵?面对新挑战隐性采访故名思义,在采访中不暴露记者身份,而是以一名普通社会成员的视角参与、观察、感受,它突出的特点是目击第一现场,体验客观过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记者采访手段趋于电子化,伴随着网络记者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9,(3):8-8
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事实的背景出发,这是非常要命的问题。实际上,新闻背后的故事对我们正确地理解新闻很重要。《新闻与写作》的刊训写得很好:我们追索新闻的真谛。这也是追求新闻真相的一部分。当然追求新闻真相需要勇气,也需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客观性(objectivity)一词有多层含义:有时被用于表示某一类陈述即科学主张的性质,这时它被称作"客观真理性";有时被用于表示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这时它被称作"客观程序";有时它也被用以指称合格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精神面貌,这时它被称作"客观态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又被称作“软新闻”。近年来,各个城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某些热播电视连续剧。然而,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和情绪在无形中也被带人社会新闻节目里,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妨碍整个社会精神明的进程。关于这点,在社会新闻对女性题材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的立足之本是事实,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便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纸媒时代大众更多地依靠新闻媒体工作者去了解新闻的真相,因此媒体的公信力在大众传媒链中处于顶端位置。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任何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发现者、编辑者、播报者。同一个新闻会在一天中衍生很多周边的报道,尽管主流媒体也大力参与,但是更多的声音只让新闻的真相更加迷离。媒体主导新闻话语权的局面一举被打破,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多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掌握新闻线索,到深入采访,再到稿件的形成、发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话语权的新闻记者,必须利用一切手段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杜绝因新闻报道而产生新闻暴力.  相似文献   

14.
谭君 《青年记者》2005,(11):29-30
一 2005年5月19日,《南方周末》头版报道了一起由公安局民警与匪徒勾结制造的罕见特大持枪抢劫、拒捕假案,4年后才真相大白.中提到当时,“此城市数家媒体都刊发了由公安局提供的消息(均出自宣传科某干警之手),甚至有媒体还配发逼真图片和心惊肉跳的标题.”报纸最后结尾说:“如果有更多的人站起来说‘不',邪气或许会更早被消除掉,正义的力量会更早胜利.”   ……  相似文献   

15.
谨防新闻专业评价体系扭曲错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新闻记者》2006,(8):45-46
新闻传播工作是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职业,而且是以社会效益为圭臬的知识工作、文化工作,因此,与军队、政府部门重视官位、级别,企业经济界重视财富收入迥然不同,新闻工作者的评价体系是相当务虚的,对大多数从业人员来说,更看重的是影响、名望与行业内的荣誉,也就是说对一个献身新闻事业的人来说,其终极追求是荣誉与奖励,而不是行政级别或挣钱多少。无论中外,新闻专业的评价体系都是相近相似的,也就是由业内的奖项,以及权威机构颁发评定的荣誉称号为主要形式。抗战时期《大公报》曾获得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奖章,是张季鸾等报业巨匠引以为自豪、大张旗鼓组织庆典活动,并且得到包括最高当局在内祝贺的盛事,被载入了史册,被当时国内外报业同行所共同看重,至于这份报纸赚了多少利润、在市场中如何成功反倒显得相形逊色了。  相似文献   

16.
虞鑫  尹俊雲 《青年记者》2023,(23):13-15+2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和聚合性新闻平台崛起,传统新闻业面临垄断失效问题,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泛滥,事实核查新闻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历程,指出事实核查新闻面临的困境和悖论,“后真相”语境下,其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效果受到挑战。通过拆解“前真相”时代的迷思,发现事实核查新闻的困境实际上是社会整合问题。通过对比中外事实核查,着重在中国语境下考察了事实核查作为一种“工具箱”的角色,呼吁事实核查新闻讨论中关注媒介体制、社会阶层等关键因素,以及认识真实的生产与传播受到政治经济力量的支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后真相时代"的命题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典主张、"后真相时代"的现实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局解构、"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突围路径等建立分析框架,探究新闻专业主义"公共服务"与"客观性和公正性"诉求,在融媒新时代的实现形式,为深入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后真相时代,传播模式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受众地位的变化,令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要素出现了转变。本文以"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例,探讨"后真相"是如何影响受众情绪以及如何影响新闻价值要素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象真实一直是新闻真实论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现象真实一分为二——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并分别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为理解新闻的现象真实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孙晓莉 《声屏世界》2021,(12):33-34
牛津字典将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感情以及个人想法,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该词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大背景下被广泛使用并被公众得知.话语权的下放使得人人都拥有麦克风,UGC、PGC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使得新闻生产的主权不再全部由传统媒体所把控,但随之而来的由于把关弱化、新闻审核机制缺乏,致使反转新闻、假新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