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如何去粗取精?面对众多真假难辨的事实信息,如何去伪存真?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类问题都考验着新闻采写者是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去思考、分析、判断。实践已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新闻工作者适应自身职业要求而应该具备的哲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狂轰滥炸的互联网高速发展年代,人们每天接收到的新闻量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新闻内容,逐渐导致人们的阅读兴趣和记忆度呈普遍下降趋势。那么,如何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呢?笔者看来,新闻采写时的求异思维方式便是突破重围的"制胜法宝"之一。顾名思义,求异思维是一种有别于他人、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思维,其主要表现的形式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等。运用该种思维在新闻采写时,往往反而更容易打破常规,使人想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将所要表达的新闻内容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相较于常规思维采写所达到的效果,求异思维更利于揭示新闻的深刻主题内涵。本文就求异思维的内涵和作用进一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和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一、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 “完成式报道模式”是指等一件事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采写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用呢?用于挖掘新闻价值,丰富报道的信息量。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记者有可能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运用问题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可提问如下:这一新闻事实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引人关注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其意义是什么?请看下面这则报道:我国将出现…  相似文献   

5.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必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并受实践地检验,任何人的任何实践,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指导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成功,做到无事有新闻,小事大新闻,旧闻变新闻。  相似文献   

8.
陈秋萍 《今传媒》2014,(8):144-145
现如今思维方式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思维是指区别于常规思维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是新闻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之一。本文浅谈创新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目的就在于探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写作过程中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而另外开辟出增添新闻特色的新蹊径。  相似文献   

9.
黄挺 《新闻知识》2002,(4):34-36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白居易的“银瓶乍破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大音希声》中也指出,实感。”《庄子·人间世》“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一种认识反映.求异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对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独创性的思考和分析,以求得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探索性见解.求异性思维形式本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进行反面求索,往往会有独到新颖的发现.二是发散思维,即通过对一个问题、一个事物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种渠道的思考,寻求新的答案.这种思维方法,摆脱了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富于创造性、多向性、灵活性.因此,它对新闻工作者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12.
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巧妙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相似文献   

13.
李华 《新闻传播》2006,(4):64-64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因此,研究新闻采访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通过这些非语言符号掌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对于提高采访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王明光 《新闻实践》2007,(10):40-41
记者在众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判断新闻价值大小,靠的是平时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以及对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行为定势,即对客观新闻事实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新闻事实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就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这种以某种新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夏冬梅 《今传媒》2013,(11):142-143
全媒体时代,整合既是结果,也是一种思维理念与方法。我们将这种思维运用于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从课程组织、任务设计与考核评价等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整合思维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扈恒波王智慧 《视听》2016,(11):136-137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首因效应"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新闻采访中"首因效应"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新闻记者必须要高度重视"首因效应"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写好晚报新闻,是许多人都在关注与探索的一个课题。在笔者看来,重要的在于记者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和读者意识。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意识实际上是记者新闻心态与读者新闻心理需求的反映和外化。 报业竞争如今可谓愈演愈烈。体现在新闻采写上,那就是各家报纸记者在每一个新闻事件上的斗智斗法。竞争意识的确立和强化,首先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心态,其基本内容包括合理的认知结构、正确的情感倾向、灵活的思维方式。从日常工作看,记者的职业特征使他不得不面对新闻采写的责任和压力,其心理活动时常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但另一方面,记者缘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兴趣,又常常促使其心理活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一次又一次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18.
“越位”本是足球术语,笔者在本文中借用,指的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在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上超越被采访者和超越记者权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郭洁  刘哲君 《军事记者》2012,(11):26-27
新闻贵在创新。新闻作品能否常写常新.是衡量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一项例行的工作、一个老套的话题、一次寻常的活动.或者一位普通的人物.如何通过记者转换思维视角,带给受众全新的信息知觉.使报道富有新意和特色?窍门之一。就在于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能否善于运用求异思维。一、求异思维在新闻作品采写中的功效求异思维是一把启迪新闻思路的金钥匙。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灵活运用求异思维,觉常人之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