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新  汤璇 《国际新闻界》2016,(4):127-141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候选人对竞选议题的主张与应对是争取选民支持,实现竞选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信源分析和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对《纽约时报》2008年、2012年及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涉及气候议题的共234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期间,尽管共和党候选人在《纽约时报》的信源篇幅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政策应对"中的宣传框架才是《纽约时报》的主流报道框架。在《纽约时报》大选报道的气候议题上,民主党实际上占据了较大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2.
杨若男 《东南传播》2018,(5):155-158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以《人民日报》2012年至2017年间110篇二孩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框架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研究方法,探究中国主流媒体对相关报道的框架构建.研究发现随着政策的推进,报道中的政治倾向不断弱化,人文关怀不断增强.最后本文试图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完善二孩议题的报道框架、改进传播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钱元 《新闻世界》2011,(5):184-186
本文选取我国三家主流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石油大连新港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就这一与央企有关的典型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作具体分析,包括框架内容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以《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对其从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基调等方面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以这四家报纸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如何呈现西南旱灾议题,以此来研究不同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的转基因议题报道为例,基于议程注意周期,对中日主流媒体的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框架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两份报纸的转基因议题报道同步进入下降期,但上升期并不同步,相较于《朝日新闻》,《人民日报》的转基因报道进入议程注意周期的时间略晚。报道框架亦存在显著差异,《朝日新闻》始终将关切包裹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人民日报》的报道尽管不断减少对进步包裹的使用,但进步包裹却始终是首要的框架类型。在关切包裹的运用上,《朝日新闻》将妥善管理和公众参与或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人民日报》则始终最为强调妥善管理。两份报纸都倚重政府和专家等权威信源,但倚重的专家类型有所区别。本研究从两国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实背景以及两份报纸的办报立场两个层面解释了两份报纸转基因议题报道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经适房报道,从意见呈现的角度,考察新闻媒体在常规报道中如何呈现争议性公共议题中的各方意见。研究发现,"经适房"在主流媒体上的报道多是叙事层面的呈现;报道中的表达主体较为多元,各方意见发言者形成了一定的对话,不过整体而言报道遮蔽了议题的复杂性,模糊了议题的争议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晶 《东南传播》2012,(1):71-72
本文以云南媒体艾滋病议题的建构为研究课题,通过对《云南日报》和《春城晚报》在1985-2009年每年11月和12月的艾滋病主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观察以这两家媒体为代表的云南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艾滋病议题的。  相似文献   

8.
朱莱 《青年记者》2007,(23):76-76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不能盲目追求爆炸性、独家性,而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议程是由一系列议题组成的,不同的议题被赋予不同的显著度,因为在议程中每个议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在食品安全为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背景下,本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一主流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栏目,对其2003年到2013年的食品安全报道内容(N=320)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对国内和国外食品安全报道同样多用情境框架和责任框架,但对国内议题报道更多使用政府官员作为新闻来源.在总体报道语气上,《新闻联播》对于食品安全议题趋于正面,具体选择中正面语气在主题框架中占得比例最大;但是在情境框架中,报道的语气更加偏向中立.在以经济后果作为报道框架时,负面的语气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0.
任新 《东南传播》2011,(3):45-48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对澳洲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在力拓案审判期间的报道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该报在对力拓案审判报道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关联性报道,在议题的选择上主要以经济为主,媒体主要关注的是在华外资企业的经营,负面报道较多地集中于政府对司法、经济以及媒体的干预行为,而在政治领域的关联议题中,传统的"中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及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在涉及新疆议题的立场、态度及具体表现方面是全国主流媒体的风向标。本文以《人民日报》近10年来关于新疆议题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爬梳这些报道,总结该报10年来新疆议题的主要框架,分析该报对新疆的媒介形象建构,并试图讨论进一步优化主流媒体对新疆媒介形象建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柯文浩 《报刊之友》2010,(12):128-130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选择英国的路透社和美国的《纽约时报》网络版作对比分析,研究二者对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并探究两家媒体如何设置对华报道框架,尝试挖掘出不同西方媒体在常规议题和报道方式两个维度上建构中国新闻框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不能盲目追求爆炸性、独家性,而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议程是由一系列议题组成的,不同的议题被赋予不同的显著度,因为在议程中每个议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而每个议题本身又包含着许多不同方面印每个议题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用来评价或思考这个议题.正如媒体对不同的议题的设置会影响该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媒体对于某个议题不同属性所赋予的不同显著性,会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的认识.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9):76-80
本文以三家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和《印度快报》研究对象,运用议程设置和框架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三家报纸近十年间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报道进行梳理,发现它们的议题和框架类型基本相同,但是在报道的数量与报道的具体内容方面差异很大,由此体现出三家报纸对中国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讨论《人民日报评论》微博中的青少年议题,总结新闻评论的建设性框架。研究发现,青少年健康议题、青少年教育议题、青少年网络议题是新闻评论建设性框架的主要内容指向。建设性框架主要包括评论写作框架,即“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论的目的框架,即“信息告知—舆论引导—价值协商”。国内建设性新闻评论的未来实践可立足已有建设性评论框架,创新论题论证模式,开发新议题、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医改政策制定过程为个案,以不同类别的四家报纸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力图从三个维度揭示大众传媒报道重大公共议题的复杂性。论文发现:在公共议题的不同层面这一维度,新医改政策制定报道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复杂关系向度中展开,表现为"中央权威下的城市冲突"之特征;在媒介议程与政策过程这一维度,媒介议程与新医改政策制定的关系表现为推动政策议程的建立与服从既定政策的复杂交错;在何种政治决策框架中展开公共议题报道这一维度,新医改政策制定报道部分具有"协商政治"的特征,同时又是在传统"咨询政治"的决策框架中展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融合转型的步伐加快、社会转型的进程不断深入,新媒体环境下的调研报道面临诸多新变革。本文认为,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是新时期调研报道的主要使命;在报道议题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公共议题应成为新时代调研报道的主要方向;调研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对社会调查法的运用以挖掘报道之"深度";在报道形态上,要突出故事化写作与融合化呈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以《南方日报》为例,对2014年1月至3月中涉及反腐的文章进行分析,展现《南方日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效果,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有利于传递国家政治、经济信息,维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社会规范,同时也对网络反腐这种新型反腐形式进行介绍,以及议题设置理论在反腐报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Downs的议题注意周期理论引入到新闻框架理论研究中,从时间维度对《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中有关雾霾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洞察有关雾霾报道的演变和进展,把握其发展趋势,分析媒体的舆论监督、引导公众以及将危机转为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