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技风》2020,(20)
地表沉陷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影响地表沉陷的因素有松散层、上覆基岩、煤层倾角、开采深度以及开采厚度等。本文对各因素之间的交互性、互相之间的作用作了分析,并利用熵权法对影响地表沉陷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确定,为综合评价地表沉陷变形和预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撂荒耕地、沙质耕地、黏质耕地、留茬地4种不同下垫面类型风蚀情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观测,探讨了不同下垫面类型条件下,地表粗糙度以及地表土壤特性(包括粒径组成、土壤水分等)的变化,及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规律,得出初步结论:留茬地在绿洲农田土壤风蚀防治中是一种适宜的农田保护形式。  相似文献   

3.
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对土壤侵蚀的重视,对其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水土保持领域的新热点。土壤侵蚀的根本是土壤颗粒剥离地表,形成产沙。本文从降雨强度、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上方来水来沙以及径流等六方面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影响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深入研究土壤侵蚀的机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观战坳隧道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与麻江乡交界处,穿过观战坳分水岭。隧道区岩性主要为变质板岩间砂岩,地表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其影响基岩节理、裂隙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台江县台雄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以及水质检测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场和泉水物质组成。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含水层为上板溪群番召组一段(Pt3f~1),主要岩性为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变余砂质板岩,含变质岩类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大气降水为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沿断层破碎带以及岩石节理、裂隙补给地下水。泉水偏硅酸含量明显高于河流且超过了规范要求的25mg/L,且水化学类型由地表水的HCO_3-Ca型转变为泉水的HCO_3-Na。泉水出现以上特性,主要是因为研究区岩性为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变余砂质板岩,深部地下水溶解含水岩层中的SiO_2,使得地下水SiO_2含量升高。富含高SiO_2含量的地下水在沿断层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偏硅酸,涌出地表形成富含偏硅酸的泉水。地下水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了对围岩中HCO_3-及Na+的溶解,因此使得泉水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转变为HCO_3-Na型水。  相似文献   

6.
大民屯凹陷基岩油藏勘探表明,成藏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及裂缝发育程度,即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因此,应用测井、岩石破裂压力实验、测井多属性反演、迭前反演等技术方法对大民屯凹陷太古宇潜山变质岩岩性、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为基岩油藏富集区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提供了依据,满足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实测爆破震动检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地形、岩性、爆破模式等因素对爆破震动波的影响。经回归分析,得出爆破震动波的波速与延迟雷管的最大装药量、距离、地形、炸药特性、基岩强度的关系式。同时,以振动速度控制为基础,分析得出岩质边坡的距离与雷管允许装药量之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沉积石英岩与变质石英岩(一般称石英岩)均是由大量石英组成的岩石,二者岩性致密坚硬,肉眼上不易区分。但沉积石英岩与变质石英岩在成因、物质来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上均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对沉积石英岩和变质石英岩的各项特征进行对比,最终总结出二者之间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瓦斯赋存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了霍尔辛赫煤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及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深部瓦斯含量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走向上,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在倾向上,因顶底板岩性和裂隙发育使各含水层间无水力联系,导致3号煤层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紫色岩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岩洁  李阳兵  冯永丽 《资源科学》2012,34(6):1125-1133
研究以草堂溪小流域1990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四期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3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等,提取草堂溪小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侵蚀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五种侵蚀类型在研究期内相互转化,轻度侵蚀面积增加最多,达2.61km2,集中分布在草堂溪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1990年-2000年明显增加,2000年-2007年逐渐下降,但高于1990年。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高程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在高程0~500m,坡度0~25°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变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侵蚀逐渐减少;旱地仍然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1990年,2004年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高,分别为10.365,7.348。移民、政策支持也影响着土壤侵蚀的变化。针对相对难于控制的自然因素,应根据各因素不同等级的侵蚀情况合理布局配置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因素,则主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制定合理的移民规划和政策支持,减少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埕岛东坡东营组油藏的精细解剖,明确了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岩性油藏受储层和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岩性-构造油藏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根据油藏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建立了埕岛东坡东营组成藏模式,为进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取降水量、地形坡度、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指数、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作为评价钦州市城区土壤侵蚀危险性的主要因素,运用GIS方法和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与评价该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及模型的空间关系识别和叠加分析,实现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为该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岩卸荷使其部分裂隙张开度增大的现象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天然的基岩斜坡,还是岩体工程开挖的地方,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卸荷现象是普遍的,但绝不是到处都是一样的;当然要进行灌浆、排水或其它工程处理,也绝不能用一律对待的方法。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要首先分出工程围岩的岩性,然后再分析在同样背景条件下,不同岩性出现的不同卸荷现象。将分别用室内外试验和野外观测的方法来分析卸荷裂隙形成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4.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最强烈的释放方式之一,而火山灰是火山喷发后不可避免的产物。火山灰由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等物质组成,直径小于2毫米。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陆相沉积物中,由河流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砂层在平原地区广泛分布,在沉积形成时,主要受到物质成分、粒度成分、搬运介质、地表形态等方面因素的控制,从而形成组成成分、分布厚度以及沉积密度各异的砂层沉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形成时代为古文化期以后的砂层的沉积特征为出发点,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新广 《资源科学》2004,26(7):144-150
通过石匣小流域径流试验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①合适的整地造林措施能有效地拦蓄降雨,减小土壤侵蚀;自然坡的水土流失都较小;②水平条中土埂可减少径流20%~45%,减少土壤侵蚀31.5%~71.2%;③水平条与鱼鳞坑的水保效益相当;④在16°左右坡地采取水保措施(水平条、鱼鳞坑造林)比开荒减少地表径流77.7%~92.1%,在4°左右坡地修梯田比坡耕地减少地表径流54.2%,减少土壤侵蚀67.95%;⑤水保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氮、磷流失量,其中大水平条比开荒总氮流失量减少73.65%,总磷流失量减少42.86%;梯田比坡耕地总氮流失量减少60.98%,总磷流失量减少85.29%,说明大水平条和梯田的保水、保土、保肥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新广 《资源科学》2004,26(Z1):144-150
通过石匣小流域径流试验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①合适的整地造林措施能有效地拦蓄降雨,减小土壤侵蚀;自然坡的水土流失都较小;②水平条中土埂可减少径流20%~45%,减少土壤侵蚀31.5%~71.2%;③水平条与鱼鳞坑的水保效益相当;④在16°左右坡地采取水保措施(水平条、鱼鳞坑造林)比开荒减少地表径流77.7%~92.1%,在4°左右坡地修梯田比坡耕地减少地表径流54.2%,减少土壤侵蚀67.95%;⑤水保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土壤氮、磷流失量,其中大水平条比开荒总氮流失量减少73.65%,总磷流失量减少42.86%;梯田比坡耕地总氮流失量减少60.98%,总磷流失量减少85.29%,说明大水平条和梯田的保水、保土、保肥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隧道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进行的地质调查,探讨了该隧道产生地应力及岩爆可能性,分析评价了隧道的围岩分级及稳定性、洞口稳定性、涌水可能性,指出该隧道受两条区域断裂影响强烈,岩性较为复杂,软硬相间,基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建议加强掘进施工期间的预测预报工作,防止坍塌及涌水。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水库库基岩石组成、水库地震活动特点、控制水库地震发生因素和地震产生的影响等,具有水库地震的一般特征,也有自身的特点。贵州水库地震具有以下特点:容易诱发地震的大型水库的基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大型以上水库才会诱发地震;水库地震的发生受水库水位影响明显;水库地震的强度受构造背景影响;水库地震震级小,影响范围小;水库地震容易造成"小震大灾"。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华 《资源科学》1997,19(5):22-30
本文通过对比农用土地的评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的特点和意义。根据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等原则,确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和依据、项目及其分级标准。具体结合武汉市实情,先以局部地貌与地表组成物质差异为依据,划分了不同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有关限制性评价因素,并采用AHP法确定各因素的权值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将各主要因子按等级模糊量化,通过模糊加权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值,依据一定的分等体系,划分各单元土地质量的等级,得到武汉市建设用地质量等级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