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晔 《职教通讯》2012,(1):26-32
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探索试办、曲折发展、恢复发展、综合改革、重点发展和面向农村等六个时期,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四个阶段或过程。出现短暂的"离农"也是为了长远的"为农",是一种矫枉过正。可以说,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是"为农"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孙琳 《职教论坛》2003,(19):53-55
一、背景与社会条件1.实施农村教育工程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取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70%左右,农业产业经济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导政策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构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总体上由温饱向小康迈进。21世纪,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跨越…  相似文献   

3.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历史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只有明确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中的作用,通过对比20世纪50年代至今农村学生家长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指出了当前农村家长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浪潮,振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①”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②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赋予人才创新的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8.
戴林东 《职教论坛》2004,(2S):25-28
当前许多地方农村职教的培养目标已经严重背离了农村的实际需求,背离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性要求。农村职教培养目标的偏离受到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房晓梅  梁艳 《文教资料》2007,(2):121-122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怎么样定位,是笔者所主要阐释的问题,在阐释这一问题之前,先对价值以及价值取向的涵义做了简单的界定;然后对于我国当前盛行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否定;最后提出了笔者的观点,那就是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所应坚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立足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对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不断向着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相关政策文本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建党百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经历了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技能习得为主的时期(1921-1934年)、面向农村革命战争为主的时期(1934-1949年)、面向农村农业发展为主的时期(1949-1978年)、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的时期(1978-2000年)、面向农民综合发展为主的时期(2000年至今)五个阶段,体现了农村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取向从国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教育价值内容的选择从制度层面向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转变、教育目的 的价值取向以"为农"为主的特征.当然,在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主体上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内容上要注重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目的 上要始终坚持"为农".  相似文献   

11.
方颖 《学周刊C版》2014,(11):68-69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品质,以价值取向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重要角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选择,为选择负责.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取向立意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品质,以价值取向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重要角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选择,为选择负责。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取向立意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以多元文化为视角可以发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缺陷。解决的途径在于坚持多元性、和谐性、广泛性、浅显性、适用性、基础性和职业定向性等价值取向和及时吸收先进文化等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使教育向着一定倾向发展。甚至在特定意义上,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要教育发挥什么功效,要新生一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孙喜亭:《教育原理》)从本质上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注重工具性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无疑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发展,但由于其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也导致了教育的诸多弊病。当然,建国60年来,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人们基本生存问题的解决,个人的生存质量受到更多关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过度强调教育的谋生功能而忽视了人存在于世的更多追求。职业教育树立“乐生”的价值取向,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才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价值得以彰显,使人生充满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一直为教育评价研究者所关注。反思有关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研究,发现其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化的态势而同时又不够完善。本文认为,生存论对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建构具有存在论意义,从生存论视阈出发,教育评价应该以促进主体、主体间、主客体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关系着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转型。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鉴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保障校企合作畅通;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培养农村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追寻“正月十六走太平”这项传承1500多年的古老民俗文化的“活化石”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历史变迁过程及社会文化价值,即:休闲健身、教化、旅游开发等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为农服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重视其"为农服务"的功能,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教育"培养人"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加大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减少农村居民向上流动的机会;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夸大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农村教育及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