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法等对受试者做注意力测试、静力平衡测试以及下肢膝、踝关节主动与被动复位角度位置觉测试,旨在研究草地滚球运动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作用。主要结论:草地滚球有助于增加老年人注意力的持久性及步伐的稳定性;经常练习草地滚球的老年人在闭眼单脚站立和膝、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上明显优于普通老年人;经常练习草地滚球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性别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53名老年受试者进行电脑化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测试;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的测试.对以上测试结果的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作t检验,多数结果表明老年人平衡能力无性别差异,其中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垂直X书写测试中发现平衡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平衡成绩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及平衡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4):75-77
平衡能力是确保人类保持稳定的站立、行走,以及完成复杂动作的基本能力。在国外无论是医学或者体育领域,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开展十分广泛。但国内研究多关注于老年人或有平衡障碍的特殊人群的平衡能力;相比之下,平衡能力与人体运动能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研究范围与应用的成熟性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电脑平衡仪等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出现的今天,加大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对大众健身及竞技体育运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步态的影响,探讨运用太极拳练习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延缓老年人足后跟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随增龄而降低的趋势,提高老年人缓冲身体重量的能力;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显著减小足底压力中心在额状轴的摆动幅度,有效增加老年人行走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年龄的增加会引起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从而加大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本文探究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受不同的有氧运动的影响,为老年人运动改善平衡能力提供借鉴。通过对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健步走等常见健身项目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健步走等运动都可以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摔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运动技能类型的运动员在不同任务下的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取67名在校高水平运动员,采用三维测力台和MARS平衡分析软件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按照运动技能类型对运动员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运动员在双任务的情况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运动员在双重任务下的静态平衡能力要高于单任务的静态平衡能力。在睁眼条件下,闭锁式运动技能男运动员在有计算状态下的摆动面积均小于无计算状态(p<0.05);在闭眼条件下,开放式运动技能男运动员的摆动面积在有计算状态下小于无计算状态(p<0.05)。结论开放式运动技能男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明显优于闭锁式运动技能男运动员,双重任务条件下开放和闭锁式运动技能男女运动员的静态平衡均好于单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7.
8.
1、提高对防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防守技术、战术调练世界著名的防守大师比尔拉塞尔说过:"比赛中的进攻是很自然的,因此,它对技术的要求较少,而防守才是真正的科学,它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6-7年的训练。"可见比赛中防守的重要性。我国篮球运动员普遍是防守能力弱于进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运动员对防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要求在平日教学训练中应引导运动员提高对防守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归纳总结国内外近20年关于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了太极拳具有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功效,且主要通过强化老年人的平衡神经机制与增强骨骼肌肉系统的工作能力达到提高平衡控制能力的目的。与其他健身项目相比,太极拳更适于老年人提高平衡能力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功能能力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探讨功能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功能能力的影响是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的意义出发,综述了目前相关的关于不同形式的功能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适合老年人进行的身体功能训练的主要特征,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太极拳锻炼提高中年人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社会上中年人普遍存在“上盛下虚”的时代病,本文采用实验对比法,研究太极拳锻炼对中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太极拳锻炼对提高中年人平衡能力呈显著性的良性影响,中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作为终身的体育锻炼项目。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中老年人垂钓与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钓(angling)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但人们对它的健身价值还认识不够。文章采用座谈会,查阅资料法对中老年人垂钓健身价值进行研究。其结果发现垂钓不仅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而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建议我国中老年朋友多参加垂钓活动,国家和社会多提供垂钓场所,充分利用垂钓这一项目为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侍丽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85-87
为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作用,运用实验对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随机选取的太极拳锻炼组和对照组各18名老年人的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握力等项目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为10.98±5.07s、坐位体前屈为14.89±3.60cm、反应时为0.56±0.07s、握力为36.22±4.79kg,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柔韧、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测试踝关节稳定性。结果及结论:结果显示,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和Bosu平衡球都能显著提高个体踝关节稳定性及方向控制能力;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的80名参加太极拳健身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选择太极拳作为健身途径的老年人做了关于选择太极拳锻炼的动机、锻炼中断情况及中断原因、太极拳锻炼给予的长期和短期心理效益以及太极拳锻炼的坚持性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我国不同运动等级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平衡训练及肌肉的肌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平衡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有效调整与控制,有赖于竖脊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贡献率和协调有序的工作。虽然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平衡动作控制模式和肌肉工作顺序上有所差异,但主要工作肌群趋于相同。健将级运动员之所以能对身体姿态实现高效调整与控制,不仅在于工作肌群的贡献度较高、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肌肉控制中,还在于双侧肌肉群的协调发力。而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由于还缺乏更好地控制肌肉的能力,致使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有效电活动过高或不足的状况,不仅平衡感和稳定性差、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不足,而且也缺乏对失衡动作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