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人与自然是同一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正确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伦理学角度,我们可以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概括出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原则的国际公平、公平原则的代际伦理、共同原则的全球意识伦理、和谐原则的人与自然之间环境伦理、持续消费和适度需求的道德观、控制人口增长的节育道德观等伦理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既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出发,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老庄的“天人合一”、“知止”等观念及其辩证法思想有一定合理成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些启示:人与自然是天地宇宙这一整体的一部分,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类应遵循适度增长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指出这种对象性关系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是人与自然关系整合的基本原则,构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整合实现的基本路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将构成人良好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一是顺应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自然界对社会历史的前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以及严守生态文明的原则底线等。二是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论,强调和而不同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三是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强调从人和自然界两个视角评价发展,转换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实现价值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老子自然之道认为:人是万物之一,又是"域中四大"之一;"和"不仅是事物的创生方式和自然、理想的存在、发展状态,而且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人类的活动必须效法自然界的本性和规律,表现为"无为"和"啬""俭"等行为原则。从老子之道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二、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维护健全的生态系统,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三、人与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关系,要求发展把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有机融合的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老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坚持科学发展现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催生机制和价值核心。发展伦理学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来确立它的伦理原则,它力图实现个体、群体与类的和谐共荣,消费性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和谐实现,生态尺度与人态尺度的和谐一致,代际与代内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罗刚  郑锋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应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建立生态文明观,建设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探索和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