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做记叙文到做议论文有一个思维形式上的转变,即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即使记叙文做得很好的学生一时也难适应。要使学生感到做议论文并不难,首先应让学生学会立论。因此,攻破议论文训练的第一关就是立论。造成高中生还不会立论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议论文不同于以情动人的记叙文,也不同于说理为主的说明文,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两者的结合体。而议论文由于其特殊的逻辑性,要求写作必须具有严谨性,结构性。因此,往往成为学生写作道路上的拦路虎。当学生拿到一个议论文题目的时候,往往容易过分发散思维,随意抓住一个靠边的点就开始作答,但这恰是议论文写作的大忌。  相似文献   

3.
周峰砚同学问:“请就《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谈谈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在哪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与记叙文的重要区别在于:记叙文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意思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而议论文则通过直接说理来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通常的作法是,初中阶段主要抓记叙文写作,高中阶段主要抓议论文写作。教师为了避免文体错乱,讲记叙文时不谈议论文;讲议论文时不涉及记叙文,“泾渭分明”。结果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写记叙文缺乏思想意境,写议论文提炼不出新鲜观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不妨从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结合部找找原因;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有无内在联系?整个写作教学如何拓宽视野,深化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达到意境不凡,观点新颖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5.
一、议论文的特征议论文就是运用逻辑的方法,用文字直接表明自己的主张或见解,以从理智上说服读者为目的的文章。 (1)议论文是运用逻辑的方法的。议论文也叙事,也抒情,正象记叙文也做说明,也发议论一样。但它主要的不靠叙事表达观点,不靠抒情表示态度。它的基本手段是逻辑的证明,叙事和抒情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2)议论文是直接表明自己的主张或见解的。在议论文里,作者直接出来对读者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不象文学作品借助艺术形象,间接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初一写记叙文为主,初二重点写说明文,初三着重培养写议论文的能力”,这似乎已成定规,现行统编教材的读写要求也以此为序。但是这是否合平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序”,非得从初三才能开始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吗?我以为还值得探讨。我主张:从初一开始即增加议论文的读写训练,把培养学生议论能力这一任务,与培养记叙、说明能力放在一起,由初一贯穿到初三。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为四化培养人材的要求看,这是必需  相似文献   

7.
一、五四模式的基本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写作以记叙文为主,高中写作则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特别是议论文。笔者体会到学生从写记叙文到议论文需要一个跨越。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这个跨越,让学生迅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法,笔者经过思考,初步总结出一个议论文的"五四"写作模式。所谓"五四"模式就是一篇议论文可根据其文体特征、其结构为五个段落。这五个段落分别是:(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在这个  相似文献   

8.
陈惠娟 《考试周刊》2013,(37):31-3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记叙文、说明文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议论文是初中教材中学生接触到的一种新文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初中课本议论文表现形式有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讲演稿、读后感等,教师要汲取精华,做好议论文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课本,还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改革。记叙文、说明文是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议论文是初中教材中学生接触到的一种新文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直接或见接地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初中课本议论文表现形式有: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讲演稿、读后感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学生应能写"五六百字的简单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正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但对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势必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写议论文是讲大道理,要去说服别人,所以觉得比写记叙文困难,因为原来主要是联系写记叙文.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从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如何把一篇记叙文"改变"成议论文(当然这种改变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一要学生写议论文,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硬着头皮写作,也只能敷衍。写出来的议论文不仅还是记叙文的语言,文章结构形式也是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细究原因,是学生无法感知到议论文的模式,也就不能从记叙文的模式转移到议论文的模式。我尝试着采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模仿,在改写中掌握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那么议论文就是以理服人。考生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议论文写作的潜力和优势,在高考考场里  相似文献   

13.
按教学大纲规定,议论文的写作是初三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它是阐明观点,分析事理,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又是类比归纳、演译推理、正反论证等多种方法在学生头脑中的综合运用,是逻辑思维的集中训练,是学生由原来一二年级记叙文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折。因此,初三议论文教学的第一步走得如何,  相似文献   

14.
邹小千 《西藏教育》2014,(11):29-30
<正>一、记叙文写作在高中教学中的尴尬现状及原因在日常高中作文教学中,基于应试之需,许多教师大多让学生"操练"议论文,对于记叙文却不太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训练。其原因有三:一是记叙文的写作对学生有难度,材料不容易选好,文章不易出彩。而议论文,由于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加上平时训练较多,因而轻车熟路。二是写记叙文有风险。写记叙文稍有不慎,得分就会比议论文要低。因为学生不善于将趣、情、理灌注到材料和写作的过程中,材料又没有  相似文献   

15.
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期其思维开始朝着抽象思维发展并日渐成熟。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中学生语文作文的写作需要从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因此在高一年级教授议论文例证段落的基本写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是以理服人。所以,逻辑性才是议论文的关键。常见的议论文有:读后感、随笔、演说、序言、书评等。初中英语议论文的写作,大多有具体要点(即论点或论据)的限定,所以并不需要如何地旁征博引,但必须逻辑严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54):25-26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或观点的文体,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性严密且语言精练的需求和特征。观此而知,"思维性"是议论文区别于记叙文及其余文类的特征,相应的,有效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亦当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核心旨归。本文便是在此旨归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建构方式做出的分析:围绕主题开展议论活动、议论后梳理所涉逻辑线、依据论证需求查阅资料、依据查阅结果罗列提纲此四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一、记叙文写作在高中教学中的尴尬现状及原因在日常高中作文教学中,基于应试之需,许多教师让学生"操练"议论文,对于记叙文却不太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其原因有三:一是记叙文的写作对学生有难度,不容易选好材料,文章不易出彩。而议论文,由于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加上平时训练较多,因而轻车熟路。二是写记叙文有风险,稍有不慎,得分就会比议论文低。因为学生不善于将趣、情、理灌注到材料和写作的过程中,材料又没有经过改造,所以  相似文献   

19.
初一学生学过第一册第六单元记叙文后,就进入第七单元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他们对这陌生的文体往往困惑难解,有的学生产生厌学厌写的情绪.怎样指导学生完成由记叙文写作向议论文写作的过渡,“搭桥”就成了关键.下面谈谈我的浅显做法.  相似文献   

20.
对议论文的教学,我们首先注意了记叙文、说明文教学与初三议论文教学的衔接.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初一记叙文教学和初二说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记叙表达方式、记叙文体的同时,认识议论表达方式和议论文体的逻辑结构,作为初三议论文学习的铺垫;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训练,这就为初三为重点的议论文教学作了铺垫.二是,作好初三议论文教学之始的自然过渡.如,我们选取了《芋老人传》一文论述部分与该文中记叙部分,作议论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的比较,并联系已学过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