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基石在师德。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天,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高校教师如何实现“明德”、“亲民”从而“止于至善”呢?这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师德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相似文献   

3.
黄玉顺 《寻根》2010,(4):28-34
西方传人的现代大学模式作为一种学制,丧失了某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居仁由义。这种大学精神乃蕴涵在“大学之道”之中。这种大学之道就是:立德爱人。这种大学之道最初表述在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文本里。诚然,当我们用一个中国古有的词语“大学”去翻译西方的词语“university”并获得普遍认可的时候,这已经表明了两者之间尽管没有等同性,却毕竟存在着某种对应性;但这种对应性其实只是外在的,仅仅意味着,不论古今,所谓“大学”所指的都是教育体制当中在学龄上的最高阶段而已。换句话说,这种对应性并没有涉及大学的某种内在精神——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方正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沈建华女士,于1999年8月19日访问了《寻根》编辑部。饶宗颐先生精神矍铄。身体爽健,看不出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话语显出学者的智。饶公一直关注《寻根》。很欣赏《寻根》努力追求文图互动、文章平实易懂的风格。说:“这是人文普及的很好尝试。《寻根》是沟通学术的桥梁。”当饶公看到《寻根》刊的“潮汕文化研究小辑”时,祖籍潮州的公他会心地笑了,兴致勃勃地询问了有关情况,说:“这组文章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和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笔谈综述本刊编辑部《华夏文化》的前身《中华文化》去年曾辟有专栏,笔谈如何对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现将笔谈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系祖国命运的一项基础工程为什么要在大学生和青少年中进行祖国优秀传...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0,(3):92-93
近日,第1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在SOHO尚都音乐广场举行。《三枪拍案惊奇》“大热”连中“三枪”。斩得最令人失望影片、导演、男演员3奖。《南京!南京!》得到最A人失望影片和导演奖,《刺陵》也得到最令人失望影片和最令人失望女演员奖。主办人程青松表示:“这个奖只是想发出不同的声音,用独立身份,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自从1995年9月1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长篇连载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在1997年出版单行本,继而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在接下来的两年间,《失乐园》被介绍到了中国,也波及和影响了西方文坛。“失乐园热”的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日本文化中对“家”的认同感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失乐园》的内涵所在及其畅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阮元(1764~1849)是我国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与教育家,他“博学淹通”,于经、史、词章、天文、历算均有很高造诣,所编著《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研经室集》在很长时期内被学界奉为“科律”,他本人也被学人尊为“泰斗”。阮元十分重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
韩愈研究易学的宗旨是“施其词陈其义”。他说:“《易》,六经也。学者之所宜用心,原施其词陈其义焉。”意思是说,学者研究《易》,不能孤立的只从文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要从义理方面体会《易》之真谛,并把《易》之义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韩愈运用《易》之义理,一个主要方面,是用来丰富、突出、深化其文章之思想内容。在韩愈诗文中,常引用《易》的话,使其文章增辉、鲜明、生动。现举几例如下:韩愈的《南山诗》,是一首咏景的长诗。其中两句说:“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剥》卦是六十四卦之第二十三卦;《》卦是第四十四…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1-71
由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的第9届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10月15~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人文:社会转型与价值重建”。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外,也有少数来自美国、德国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市教委主办,闸北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以“社区教育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题的第6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10月13~1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江浙沪三省(市)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负责人,国内社区教育著名专家、学者,上海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学院和部分社区学校负责人等共约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开幕式上,江浙沪两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签署《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关于长三角社区教育合作协议》。本届论坛特设名家讲坛,  相似文献   

12.
栗子 《华夏文化》2007,(3):12-13
《论语》和《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人文经典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关于前者,早已有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后者则有学者任继愈的《老子绎读》。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开始,任继愈先生开始翻译《老子》,称为《老子今译》,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来有所修订,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老子新译》。任先生对《老子》的今译,根据的是王弼注《老子》,即《老子》通行本。在任先生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并不是那些善本、古本等稀见的版本,而是通行本。”不久,任先生又依据《老子》通行本,并参照在湖南长沙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本,…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思想史愈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学科。在世纪之交,全国各地学者汇聚一堂,总结50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确立21世纪中国思想史学科发展战略,编著一部《中国思想学术史》。1999年9月21日~23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暨《中国思想学术史》编著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张岂之先生作了《五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报告,对50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进行了科学总结和评价,提出了发展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和编著《中国思想学术史》的方法论原则,引起了与会…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行四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需加研究讨论。我的这篇小文谓之“断想”,即片断的想法,提出供参考。一、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的主体问题四年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有简洁的说明。他认为,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华。当然,对于大学文科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知识。今年六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需从整个素质教育的高度进行初步总结。在此情况下,有的教育工作者便提…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办刊宗旨,设有“中华文化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儒道佛学研究”、“中华区域文化”、“巴蜀文化研究”、“三国文化研究”、“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探索与争鸣”、“民族文化研究”等栏目。对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教师、学生,本刊不失为一本有相…  相似文献   

16.
《孟子》文章批评作为一种阅读和学习方法逐渐被汉文化圈各国学者所接受,不同国家的《孟子》文章批评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状态。日本江户学者赖山阳从文学的角度认为《孟子》文章是平易明快的“战国语调”。他主张“以文视《孟子》”,以选本、评点、札记等形式进行《孟子》文章批评。赖氏发扬溯源意识,注意分析《孟子》与唐宋古文的渊源关系,建立了推崇韩苏、贬斥曾王的文章风尚。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赖氏将《孟子》视为日本人文章取法对象,从字法、句法、章法、篇法以及修辞等方面解析《孟子》文章。作为异域学者的赖山阳在《苏批孟子》的影响下与明清时期诸多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进行《孟子》文章批评活动。可以说,赖山阳的《孟子》学研究是中国《孟子》文章批评传统的“域外回响”。  相似文献   

17.
李欧 《世界文化》2008,(11):12-13
提起法兰克福,在当代思想文化界,在学术界,人们首先会想到“法兰克福学派”。它的名气,盖过了它挂靠的团体——法兰克福大学;毕竟法兰克福大学只不过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所,而“法兰克福学派”则是独一无二。它为人类所增添的精神财富也是独特的,是没有其他学派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出了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家之后,《儒林外史》有了陈美林、李汉秋等研究专家;现在您在《三国演义》研究方面有了如此大的成就,必为海内外学者所敬仰。”(南开大学教授、著名古代小说研究专家朱一玄)“沈本《三国演义》是迄今为止《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9.
话说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文里源于拉丁文(colo),本意是种植耕耘之意,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耕”和“化”,也就是马克思所言的去改造客观的世界。作为动词,文化体现了人的主体力量,与自然相对,由此引申出了文化与自然的区分,即那些蛮荒的未被开拓的和文明的差别。在汉语里,“文”通纹,从纹理衍生出图案符号,最后到教育、修养;“化”是变。“文化”始用是《周易》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和化成天下相联系体现了以文教化的思想。这一中西对“文化”概念的不同意识其实已经反映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文艺理论成果丰硕,作者阵容整齐,研究范围全面,一片繁荣局面。陆晓光的《马克思美学视阈中的“汉特医师”们——重读〈资本论〉》(《社会科学》第4期)提出,《资本论》深化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的美学思考,其中的重要文献是“汉特医师的划时代报告”。《手稿》主要围绕“畸形的人”讨论人道与劳动、美与劳动的关系。这预设了马克思美学理念与《资本论》视阈的逻辑联系。在《资本论》中引用次数和篇幅最多的是英国的汉特医师的《公共卫生调查报告》,它集中揭露的正是英国城市工人与农业工人的“身心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