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晓亮 《出版参考》2007,(9X):26-26
随着中国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杂志之间以及杂志与其他种类的媒体之间的竞争正在日益加剧,杂志的经营管理已经进入品牌时代。与此相适应,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经营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日版权合作时尚期刊的经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在市场化前沿的时尚类期刊经营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发行主导型转变为广告主导型,这也造成时尚期刊内部存在一种重广告轻发行的通病.众多刊社靠虚报发行数字来获取广告投放,而刊社在报刊零售终端进行付费展示,即只求"看到"不求"卖掉"的做法也已见怪不怪.由于中国广告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广告主在媒体投放时具有盲目性,杂志媒体的不规范也导致广告主选择杂志媒体时缺乏科学性,广告效果难以检测.随着广告市场的规范,杂志媒体单纯依靠广告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巩固广告收入、拓展活动营销、多媒体整合为特点的多元化盈利模式是未来杂志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当今中国已经迎来并进入"融媒体"时代.所谓"融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发展及媒体力量的壮大是21世纪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 随着先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的报刊、杂志及广播电视等已经不是媒体的全部, 网络媒体及流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媒系统不断扩大, 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影响着更广大范围的人民群众. 在此背景下, 如何更好地进行媒体管理, 优化媒体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传媒界的一大热点议题,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管理制度改革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5.
当今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而电视媒体之间的竟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专业频道的生存之道就在于实现专业频道品牌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促进了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这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媒体改革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形态进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短短数年内,电子书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占据了图书市场30%左右的份额.相较之下,电子杂志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根据美国审计媒体联盟(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的调查数据,2014年上半年,纸媒杂志的电子版销量占整个发行行业的比重仅为3.8%,2013年同期,该数字为3.3%.为什么在电子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杂志数字化的速度如此缓慢?从两者的生产和分销流程看,就不难明白,电子书与电子杂志之间的发展差异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分销渠道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目前,行业杂志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行,二是广告。这样的经营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就发行而言,行业杂志的读者范围比较狭窄,不可能像一些大众化杂志那样靠扩大发行量来增加营业收益,同时,杂志的定价也有一个上限,这两点决定了发行不是提高行业杂志营收水平的有效途径;就广告而言,由于各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以及易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等因素,决定了以广告来提高行业杂志营收水平,需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行业杂志的经营思路,仍为“发行是第一次销售,广告是第二次销售”的“传媒二次销售理论”所主宰,行业杂志经营除少数以发行为重点外,大部分采取了广告与发行并重,甚至以广告为侧重点的经营策略。二.读者分析同大众媒体不同,行业杂志属于“分众媒体”,针对性强,目标读者群体的描述和界定都非常清晰,即业内及行业关联读者,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读者群体,特别是业内读者群(核心读者群),比较容易确定2.读者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许多其他媒体甚至非媒体渠道来满足  相似文献   

9.
尽管《时尚》已经是拥有六本杂志的大型媒体,尽管《时尚》的广告额根据《中国广告》的推算已经位于全国杂志行业榜首,但在吴泓看来,《时尚》还远未到在媒体上做宣传的时候。就连接受学界的学术性采访,他的言辞也多为低调。问及原因,他的解释是,媒体是信息服务商,它应当做的是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手机媒体起步最早、最发达的国家.在日本,不少人会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杂志,用手机扫描购买商品或者在便利店支付费用,还可以通过刊登在杂志上的二维码来预购商品或上网.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不可缺少的“个人专属服务器”.  相似文献   

11.
《美好家园》是美国顶尖传媒集团梅里迪斯公司的旗舰杂志.正式创刊于1922年的《美好家园》目前拥有760万册期发量,读者群逼近4000万,已经成为美国家居和家庭方面的权威媒体,稳居美国家居类杂志第一位,以近10亿美元的收入占据全美杂志第二位.2007年10月底,《美好家园》被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度美国最佳杂志".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美国纸质杂志(或者说杂志纸质版)已经丧失了它的活力,这样的“定论”显然为时过早.但不可否认,杂志内容的新媒体化已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与传统的纸质版相比,如果网络媒体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网络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相比,又显得有些传统了.鉴于美国杂志出版领域的巨大变化,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Publishers)早在2009年就已更名为“美国杂志媒体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Media)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内容在数字化媒体的发展下不断加强,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下的主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进行研究,对当前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到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动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姿 《记者摇篮》2009,(9):63-6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已经成为“老期刊”的行业期刊,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严重分化。因此从总体上说,行业媒体还是一个脆弱的媒体,它无法与那些资产上亿的媒体集团或大媒体相抗衡。那么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行业杂志如何生存发展呢?  相似文献   

15.
黄逸秋 《传媒》2006,(12):55-5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处于转型之中的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观众日益饱和、频道激增,电视媒体在数量上的竞争已经失效,而在品牌上的竞争日渐突出,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活动营销作为媒体新的发展策略,正逐渐被媒体经营者所认同.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6.
碧生源创办12年也是不断和媒体学习交流互动的12年,每一个企业成长都离不开媒体,敢做广告和想做广告的都是好企业,都是负责的企业。实际上碧生源也在不断关注媒体的变化,从早期的广播电视台、平面报纸、杂志,到后面的地方台、卫视、央视,我们也看到网络很多的变化,最大的感受是说媒体变化速度很快,并且已经进入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在观察媒体变化的同时,我们有一个团队研究数据,发现传媒行业永远都是此消彼涨,媒体之间的排序,在第一梯队、第二梯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男性杂志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深 《编辑之友》2006,(4):47-50
提到男性杂志,大多数的国人想到的可能是Playboy等知名的国外品牌,而对于国内的男性杂志了解甚少,甚至不太明确男性杂志的具体范畴.这多半归因于国内的男性杂志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时尚类杂志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杂志都是面向女性读者,而针对男性读者的时尚杂志却不多见.在多年的沉寂和蛰伏之后,近年来国内男性杂志市场开始蠢蠢欲动,国内媒体人士也将其视为期刊市场的一块"大馅饼".  相似文献   

18.
张赛 《青年记者》2020,(11):92-94
自由媒体从业者(freelance journalist)指的是为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提供写作服务,具备独立自雇性质的媒体工作者,其已经在西方国家的媒体行业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在一些欧洲国家,自由媒体从业者所占全部媒体从业人员的比重甚至超过一半.越来越多的自由从业者不仅影响了新闻的内容生产,也改变了媒体与媒体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晓凤 《报刊之友》2013,(3):111-112
目前,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大关,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冲对传统的出版业造成巨大冲击。通过手机媒体,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逐渐被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传统媒体出版包括图书杂志、报纸能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已经来临。尽管我国手机阅读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庞大的用户群体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手机阅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个人网络杂志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制作与发行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媒体空间.文章首先介绍了个人网络杂志的诞生及其制作工具,然后分析了个人网络杂志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最后对个人网络杂志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