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解读一质谱分析法是化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英国科学家阿斯顿首次制成了聚焦性能较…  相似文献   

2.
一、二○○二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分别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以表彰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另一半授予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  相似文献   

4.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库尔持·维特里希.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获奖名单时称,获奖科学家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意味着“革命性的突破,使生  相似文献   

5.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教授、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工程师(合占1/2)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三位杰出科学家将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研究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坚持把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渗透到试题中 ,从而加快新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果 ,这样不仅给考生以新信息、新感觉 ,同时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现就2 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选编几例介绍如下 :【例 1】  2 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奖金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 ,以表彰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方面的贡献 .另一半奖金授予了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以表彰他“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  相似文献   

7.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导致了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另一项是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导致了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C.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彼德·曼斯菲尔德(SirPeterMansfield),以表彰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该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清楚地看清自己或其他生物体内的器官,为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种具有返老还童魔力的细胞酶,正使抗癌及逆转衰老过程的研究展示出诱人的前景。从事这一艰难探索的科学家们最终能妙手回春,帮助人们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吗?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都难免一死。按科学家的说法,细胞在分裂50-100次后就会“变老”。衰老的细胞比本成熟的细胞个头大,它们以不同的速率产生蛋白质而不再继续分裂。大约一年前,一个生物医学家小组宣称发现了防止细胞衰老的方法。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细胞生物学及神经系统科学教授杰里·谢伊和伍德林·赖特做了这样一项实验:在采集的包皮细胞(包皮环切术的…  相似文献   

10.
10月9日,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发明了埘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03,(1)
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和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今天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原因是他们推动了对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 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委员会主席本特·诺登说:“他们的成果为未来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瑞典皇家科学院解释说,他们发明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绘制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从而“看清”蛋白质,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该院称这项成果为“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你看过《哈利·波特》吗?还记得哈利·波特的“隐形衣”吗?能拥有一件“隐形衣”几乎是每个人孩提时代的梦想。如今梦想就要变为现实,由日本东京大学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工程学馆教授研制的“隐形衣”已颇具雏形。  相似文献   

13.
【背景材料】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即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3位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实了生物体内存在着两种蛋白质降解过程,一种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发生在消化道中的降解,这一过程只需要蛋白质降解酶如胰岛素参与;另一种则需要能量,它是一种高效率、指向性很强的降解过程。他们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它最初是从小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4.
葛国建 《师道》2002,(2):38-3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超音速时代之父”,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有一天,钱学森的一项科学研究终于成功了,他兴致勃勃地去向导师汇报。冯·卡门教授听后当时也没弄明白,他不耐烦地打断了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钱学森当时很苦  相似文献   

15.
夜,是异样的宁静,月光下的一切显得格外亲切与祥和,许多人正在甜美的梦中游荡,然而却不知,在黎明破晓前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突然,汤姆斯·金被电话铃声惊“醒”,似乎打破了这夜的宁静。汤姆斯·金,五十六岁,科学家。是新式生物机器人的研制者。他曾在九年前,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服务生物机器人,被当时全球二百一十八个国家接受并使用,而他本人则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最有威望的大科学家。现在,他正在研制一种更新式的服务生物机器人并且即将获得成功。一旦成功,他的成果将作为最新的商品打入宇宙市场,而他将获得宇宙最高科研奖。…  相似文献   

16.
<正> 195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费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成果被刊登在当年4月的《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研成果之一,它解开了遗传的秘密,引发了生物医学的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更成为遗传基因研究的顶峰。随后,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成功结晶了DNA分子,并用X光衍射照片验证了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理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因发现“泛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每合成1个“泛素”分子至少需要生成水分子( )个.  相似文献   

18.
科技简讯     
机器人也能像生物一样进化吗?美国科学家认为,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原则对机器人同样是适用的。他们通过计算机仿真,使机器人设计模型历经数百代的“进化”,得到了比最初设计先进得多的方案,并利用自动生产机械制造出了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由热塑材料制成,身长仅 20厘米,结构简单。它们只会以爬或跳的方式移动,达不到科幻小说里智能机器人的水平,但这已是一项重要的突破。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赫德·利普森和乔丹·波拉克等人称,他们的新成果为机器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大大降低机器人设计成本,提高机器人对工作环境变化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一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 生物化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 赫什科和美国生物人学家欧文·罗斯。三 位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体内的细胞起着 高效检查站的作用。构成所有生物的蛋 白质在细胞里以疯狂的速度构成和分 解,作为身体免疫防御机制的一部分,有 些蛋白质需要被消灭,这一过程称作降 解,如果降解出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得 病  相似文献   

20.
出生在美国的杰克·托马斯·安佐卡,如今拥有多重身份:美国发明家、科学家和癌症研究者.早在2012年,15岁的他就因为一项关于癌症检测和预防的发明,在世界医学界一鸣惊人. 从小,杰克在父母的熏陶下,就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时,他亲近的叔叔和另一位长辈先后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不治离世,这让杰克伤心不已.对“胰脏”、“胰腺癌”这类名词还不熟悉的他,开始利用谷歌和维基百科,自学关于胰腺癌的知识.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发达的现代医学,居然对癌症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