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使因特网技术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而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人格特质和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加上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原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既要预防又要干预,要在预防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对其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探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尤其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策略可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健全大学生人格、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和增强家庭对社会责任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高发人群。通过调查广东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成瘾不仅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一些后果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网络成瘾的一般表现入手,深入探讨网络成瘾的原因,最后提出克服网络成瘾的策略。对大学生克服网络成瘾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叶华  桂守才 《文教资料》2007,(27):180-181,131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的使用当中,其中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首先探究网络成瘾的含义,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特点、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5):111-1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社会和谐也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提出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目标、形式,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用Yong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77℅;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显著,在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显著;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常见的表现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网络色情成瘾和单纯网络成瘾几种类型。文章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由此带来了网络成瘾这个负面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特征以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出发,提出了新时期下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在外需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空间;对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内外兼修,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如何实施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提出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从而帮助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根据网络成瘾抽样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鸿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51-53,6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294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电子邮箱、多媒体娱乐等,主要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娱乐和学习;有2%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31.3%的大学生有轻微成瘾症状;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上网时间过长及较多使用网上聊天I、CQ、网络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网络使用情况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2〈0.05);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度(p=0.029〈0.05);3、社会支持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二者呈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随机抽取上海市5所高校495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人际疏离感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性别差异;网络游戏偏好、人际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得偏好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游戏偏好、交往偏好及社会孤立感对网络成瘾倾向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网络游戏偏好、交往偏好、人际疏离感密切相关。为大学生创设团体深层交往的环境,增加社会支持,将会有效预防或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既是校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希望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成瘾、营造健康纯净的校园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呈上升趋势,明显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乃至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透析出其社会心理因素,以期能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分析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黑龙江四所高校的5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的问卷包括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分别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多重中介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分别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未来时间洞察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与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表现及类型,阐述了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