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陟刚 《新闻知识》2006,(11):64-6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第一次喊出了“打倒‘解说词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口号。因为“以词为主,音乐铺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代之以同期声”的一大批纪录片问世了,《望长城》《中华之门》《毛泽东》等也因此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该说,时至今日,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纪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诗学之辨依然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试图借鉴艾伯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
周末版的兴起和都市报的出现是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中的重大事件。1991年,周末版热潮兴起。90年代中期,面临危机的省委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走上“小报养大报”的路子。《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说晚报是中国的“半大众化”报纸的话,都市报则是中国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做了深入探讨,并将其归纳为八个主要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 1990年,华纳通信公司和时代公司达成141亿美元的合并协议,通过这一事件,影视节目的主要生产商与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出版商走向联合;而就历史进程的意义来说,它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后来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合并活动的导火线。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媒体和相关企业的联姻活动上,聚焦在此类活动的各种表现方式上。谁将继续打破沉寂?谁将与谁共舞?谁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图书市场回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首新中国 50年的图书市场, 90年代这十年,无疑是辉煌灿烂的十年,也是最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十年。首先,图书出版业走向法制化、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其次,图书出版业按照自身的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按市场规律运作。这些改革尽管没有完成,还在进行中,但其取得的成就说明新中国的图书出版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本文从图书、市场、发行、出版社四个方面来论述 90年代图书业的特点。   一、图书——依然星光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体系、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和对方法论研究的批评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顾与述评,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敏  廖志江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2):21-23,32
通过对10余年来有关期刊数据库论文的研究,总结出期刊数据库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期刊数据库的比较与评价、期刊数据库的应用,并对未来期刊数据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于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90年代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存在。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整体格局中,90年代同样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存在。本论述恰恰要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标志性存在”的时间节点上展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图书馆建筑概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 90年代全国图书馆新馆数量成倍增加 ,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特点有 :设计思想先进 ,格局、结构新 ;加强了公众场所和多功能用房设计 ;新技术大量应用 ,现代化程度高 ;儿童和残疾读者阅读条件得到特别关注 ;安全、照明、温度控制等条件改善 ;外观多姿多彩 ,美观、大方 ,等等。表 1。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0.
本就90年代我国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反映“知青运动”的专加以撮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有人用“解闷”、“解气”、“解惑”三个词来概括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末期中国社会对媒体的主流需求。90年代副刊的变迁亦体现了这一轨迹:90年代初期报纸副刊主要追求娱乐性、90年代中期主要追求新闻性、90年代末期则主要追求实用性、服务性。这种变迁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原因。本文对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的社会心理动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我想以此为契机,回顾一下1995年纪念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Grand Cafe)放映一百周年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既是一次被神话了的事件(由此出现了所谓的电影“生日”),也是标志电影转型的现实一刻。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百年庆典期间,来自东方的电影浪潮也改画了世界电影的版图。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电视纪录片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望长城》为标志),兴盛于整个90年代中期,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巅峰后开始走下坡路,逐渐陷入低迷困境。时至今日,电视纪录片虽然不乏佳作出现,但在创作上依然呈现出了发展迟缓的状态,出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那么,电视纪录片要生存、要发展,究竟要偏靠哪一个特性,是精英文化的艺术风范还是大众文化的电视品格?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矛盾吗?  相似文献   

15.
戴国光 《青年记者》2010,(18):80-8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制作人,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反响强烈的优秀之作。众多电视工作者热情地投入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它一方面推动了此类创作的发展,同时,由于许多人缺乏理论上、实践上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检索工具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0-2002)我国有关社区图书馆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并指出我国今后社区图书馆研究所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下台湾流行的一种舆论形式。它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不仅创造了低成本、高收视率、高广告回报的传媒业奇迹,而且制造了难以匹敌的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郑樵目录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郑樵的生平,然后比较详细地分析了90年代郑樵目录学研究的状况,最后指出了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的特征、观点、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综述,井提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近邻日本,是典型的多地震国家,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关东大地震,20世纪90年代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部是震惊全世界的大灾难。但是,幸存的日本人还得活下去,风雨飘摇的日本国不能毁灭,而大灾大难给日本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更是巨大,这对目前的中国,似应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