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视交响乐创作为严谨凝炼之壮举,因此,他直到43岁才完成第一部交响曲。不过,即使自信的贝多芬,他的第一交响曲的问世,也同样经历很长时间。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发表于30岁那年,但他从23—24岁就开始构思,并为此写了大量小品。第一交响曲首演于贝多芬最初为获得经济收入而在维也纳举办的音乐会上。这场音乐会以莫扎特的交响曲拉开序幕,先后演奏七部乐曲。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并同时弹奏钢琴,十分活跃。音乐会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的海洋里 ,未来和过去永远是人类求知的两大方向。在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中 ,从古至今、自东到西 ,各个民族都对自己遥远的过去进行追忆。对于人类最早的住宅形式 ,经春秋时代教育家孔子整理的经典著作《易经·系辞传》上写道 :“太古之世 ,穴居野处 ,禽兽逼人 ,有巢氏作 ,叫民构木为巢 ,而穴居之俗渐脱。食鸟兽之肉及草木之实 ,未有火化 ,至害卫生 ,燧人氏作 ,叫民钻木取火 ,而茹毛饮血之俗渐脱。”关于穴居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形 ,西方古希腊诗人卢克莱修斯在其诗作《天道赋》也有描绘 :“当此之时 ,民犹未知夫用火 ;虽获兽而不衣其皮…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们欣赏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时,我们无不被乐曲那摧毁一切的力量与气势所激动。我们似乎从中看到了贝多芬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战胜命运的勇气和信心。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许多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的人民,也把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作为希望和勇气的象征,以此来增强自己同法西斯强盗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英语中,“胜利”的缩写是字母“V”,将“V”译为当时通用的摩尔斯电码的符号时,就是三短一长:…——,这近似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开始的命运主题。不管这是不  相似文献   

4.
124首(部)音乐作品,包容着独唱曲、齐唱曲、合唱曲、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协奏曲、交响曲和歌剧、舞剧音乐等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形式;从作于1905年的歌曲《黄河》,到1991年问世的《长笛协奏曲》,其时间跨度为87年:这就是近期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推出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入选曲目的几项基本统计。而尤为令人瞩目的是,这124首(部)音乐作品的曲作者,从诞生于1870年的沈心工,到1957年出世的谭盾(二者出生年份相距正好也是87年),共110位,代表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  相似文献   

5.
先前理论认为神话是“幻想”出来的,我们却认为神话是先民用另一种观念和与之相应的语言说出的历史“谜语”。我们必须寻找这种观念,懂得这种语言,才能猜出神话的“谜底”。由于神话不是“幻想”而是“历史”,所以神话时代就有具体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6.
伍晓明 《中国文化》2010,(2):121-124,125-135
<正>一传统政治话语中的"父母"与"赤子"之喻在中国传统中,视天与人之关系如父母与子女是一流行观念。①此父母—子女关系又由"天之子"为中介而具体地实现为一种"天子—子民"的政治制度。天被认为将其作父母的责任具体地转授于天之子,所以天之子即是天下全体之人—民的父母。②而作为天下全体之人民的父母,天之子即应为人民负起如父母对子女所负之责任。在传统经典中,此责任即被直接规定为:"作民父母"。《尚书·泰誓上》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所谓"元后"即民之大君也。  相似文献   

7.
怀任齐随笔     
汪容甫《哀鹽船文》:“嗟貍首之殘形,聚誰何而同穴。”古直注曰:“《禮記·檀弓》:‘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歌曰:貍首之斑然。’《正義》:‘貍首之斑然者,言斲槨木文采如貍之首。’”案:此注未是。《樂府詩集》卷五十八:“《琴操》曰:‘殘形操,曾子所作。曾子夢一貍,不見其首,而作此曲也。”’其字有作之字用者,皆處賓位,史籍多有。《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在网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这样的话题和宣言。风暴一样地震撼在网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网络文本”、“网上文学”、“网上文字”为21世纪的人类展开的是一个无边无际充满海市蜃楼一样诱人前景的幻想之海。我们点击着各式各样大网址。漫游在网络上那各种各样的“语言”与“文学”之间。我们是那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浩瀚”这个词的真正词义。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学界对老子思想中圣人形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圣人对“道”的把握以及圣人继承于“道”的人格特点,即“圣人之德”。但老子对于圣人的要求并不仅限于能够体道,也需要圣人能够肩负起引导社会发展的责任,在《道德经》对圣人的描述中,最多地是强调圣人会如何治理国家,引导社会。比如第二章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相似文献   

10.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 ,唐人李善在《文选注》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依李善注 ,诗中“未若托蓬莱”之“蓬莱”系仙境之代称 ;而“安事登云梯”之“云梯”则指“仙人升天 ,因云而上 ,故曰云梯”。与此相关 ,他还将“进则保龙现”、“退为触藩羝”之“进”、“退”解作“求仙”与“处俗”。如此注解 ,自然与诗题“游仙”吻合。但后世却出现了一些与李善注不同的观点。如清人沈德潜《古诗源》卷八注“进”为“仕进” ,与李善解作“求仙”不同。晚清以来 ,又有不少学者作了一些新的解会。黄季刚认为 ,郭璞《游仙诗》系“摅其忧生愤世情 ,…  相似文献   

11.
“圣” ,古陶文作 ,从土 ,从右 ,古代方言用字 ,音k懕。《说文》 :“圣 ,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若当时淮河上游汝颍一带有“圣人”一词 ,则应是指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 ,淮河流域一些地方称下田干活挣工分为“k摮工分” ,现在则称外出打工挣钱为“k摮钱” ,笔者推测这里的k摮可能是“圣”一声之转 ,是“圣”的引申义———用力而有所获。当“苦”字造出来以后 ,又承担起“圣”的进一步引申义———致力于地虽有所获 ,但收入很少且十分辛苦 ,乃至陷于贫困。如《商君书·外内》云 :“效农之用力最苦 ,而赢利最少…  相似文献   

12.
肖斯塔科维奇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享年69岁,他的《第一交响曲》、歌剧《姆青斯克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杰里娜·伊斯玛依洛娃》)、《黄金时代》等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瞩目。他早先热衷于音乐的革新,但得到的却是前苏联官方的严厉批判,以致于不得不立即撤回正在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随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写了《第五交响曲》,才算得到当时官方和音乐评论家的认可。从此,他开始写传统式的作品,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旧瓶装新酒”的韬晦之术。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在作品中似乎总是探索着,一方面显然是公开的,另一方面则是隐蔽的,他以一种多样化的风格来适应这个世界。”他不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冲击,为此,他心情压抑,难以释怀,不得已只好以“宣泄和独白”为两大特色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曲彦斌 《寻根》2022,(6):112-120
<正>古谓技艺高超者为“良工”,如《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长兄曾鼓励他说,“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汉书·马援传》)。清代大儒顾炎武则以之比喻负责任者不肯将自认为粗糙的东西随意拿给人看,“岁月既久,渐成卷帙,而不敢录以示人。语曰:‘良工不示人以璞。’虑以未成之作,误天下学者”。  相似文献   

14.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由他本人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贵族会议大厅首演。由于乐团的乐手们不理解为什么这部作品的终曲写成了慢乐章,而不是像所有的古典交响曲那样是快速度,首演未取得预期的成功。11月6日,由经常指挥柴科夫斯基作品的捷克指挥家纳普拉甫尼克指挥第二次演出,人们才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可惜的是,柴科夫斯基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巨大的成功了,他已于当日凌晨3时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的海洋里,未来和过去永远是人类求知的两大方向。在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中,从古至今、自东到西,各个民族都对自己遥远的过去进行追忆。对于人类最早的住宅形式,经春秋时代教育家孔子整理的经典著作《易经&;#183;系辞传》上写道:“太古之世,穴居野处,禽兽逼人,有巢氏作,叫民构木为巢,而穴居之俗渐脱。食鸟兽之肉及草木之实,未有火化,至害卫生,燧人氏作,叫民钻木取火,而茹毛饮血之俗渐脱。”  相似文献   

16.
郑小瑛在“土楼王子”振成楼四楼的一个制高点上,凝视着富丽堂皇的这座土楼经典建筑,显得极为激动。眼前的景致,幻化成金色大厅,幻化成艺术殿堂。“土楼交响曲”已在她的胸中轰然奏响。  相似文献   

17.
公振 《寻根》2004,(4):28-35
墨子思想有没有一个体系?有。这个体系,见于《墨子》的《鲁问篇》: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君子,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直以来,很多文章主张"烂醉如泥"之"泥"应为一种虫,认为把"烂醉如泥"之"泥"解释为"烂泥"是望文生训(《现代汉语词典》"泥醉":"作烂醉……俱指烂饮而酩酊大醉、瘫作一团之下不醒事态")。初看这些文章,观点确实很新颖,不过,细想总感觉问题很大。笔者查阅了一些大型字典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  相似文献   

19.
陳鴻祥 《中国文化》2007,(2):156-158
王国维从事词曲的搜集、校理,始于《曲录》;而《曲录》之作,又缘于“偶得仁和吴昌绶(伯宛)所作《宋金元现存词目》”;由此,使他俩结下了词曲之缘,成了学术上的挚友。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七月四日,负责人类智力发展的部长路易斯·阿尔维托·马查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们说,他准备邀请他们参加国家青年交响乐队九月十九日举行的一次音乐会。演出将包括海顿的一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的合唱部分。他说:“小提琴将由我周围的六十个五至九岁的儿童演奏。其中三十五个儿童从未见过小提琴。他们是从亚马孙河畔来的印第安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