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主要结合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内容以及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置方案以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过程中故障问题处理技术等方面,对于10kv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程汉蓬  芦明 《内江科技》2009,30(9):70-70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将发生改变而成为一个多电源的网络。该文通过一个简单的配电网模型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基本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发电和微网迅速得到发展,并得到推广。然而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无源配电网供电模式,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保护配置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微网网络化保护系统的框架搭建、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实现微网网络化保护方案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可以附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后,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结构,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整定。本文从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后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着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容量及接入电压等级的整定方案,保护电网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
简要论述了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建立在配电自动化和光纤通信基础之上的馈线系统保护新原理。  相似文献   

6.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本文就配电网馈线保护原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和不同并网类型对分布式发电短路电流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自动重合闸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讨论了孤岛问题和反孤岛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维昌 《科协论坛》2007,(12):66-66
1配电网馈线保护的技术现状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发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元件保护,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电厂发生电气故障时将设备的损失降为最小。输电网的保护集中在输电线路的保护,其首要目的是维护电网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三大构成之一,关系着电能分配的质量与应用成效。配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馈线保护上,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一般认为馈线故障的切除并不严格要求是快速的。文章首先介绍配电网工程,分析配网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各环节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及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策略,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4)
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的接入位置、功率、因数以及容量对农网馈线的电压影响较大,同时影响并网后不同节点产生的电压值。因此,为探究并网位置与线路末端的距离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对农网馈线电压的影响及其保护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魏臻珠  蒋建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152-153,160
文中介绍了配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功能模块的算法流程图。该系统能够完成线路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以及相间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并能够实现单相接地时线路故障点和故障类型的自动判断,便于线路的检修维护。该系统的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广大城乡电网和工业企业配电网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凌小霁 《大众科技》2014,(7):107-109
变压器励磁涌流是低压配电线路电流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某地区电网10kV低压配电系统中两起因配电变压器励磁涌流引起配电线路电流保护误动事故进行分析,结合励磁涌流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及10kV配电网的特点和实际运行需要,提出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电流保护误动的继电保护整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In the spread of SARS-CoV-2, there have been multiple waves of replacement between strains, each of which having a distinct set of mutations. The first wave is a group of four mutations (C241T, C3037T, C14408T and A23403G [this being the amino acid change D614G]; all designated 0 to 1 below). This DG (D614G) group, fixed at the start of the pandemic,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subsequent waves of strains. Curiously, the DG group is absent in early Asian samples but present (and likely common) in Europe from the beginning. European data show that the high fitness of DG1111 require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ll four mutations. However, the European strains would have had no time to evolve the four DG mutations (0 to 1), had they come directly from the early Asian DG0000 strain. Very likely, the European DG1111 strain had acquired the highly adaptive DG mutations in pre-pandemic Europe and had been spreading in parallel with the Asian strains. Two recent reports further support this twin-beginning interpretation. There was a period of two-way spread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but, by May 2020, the European strains had supplanted the Asian strains globally. This large-scale replacement of one set of mutations for another has since been replayed many times as COVID-19 progresses.  相似文献   

14.
The acces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and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have changed the operation mode of power system. Its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state of th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that is based on the shuffled frog leaping pigeon-inspir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FL-PIOA). Firstly, establish EV charging load model 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robability model (includi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Then, considering EVs and DG, the state estimation model of the new power system is buil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improved SFL-PIOA is used to solve the model. Finally, a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compare the improved algorithms (SFL-PIOA) to initial algorithm (PIOA). The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d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凌小霁 《大众科技》2013,(10):80-81,41
对某地区电网10kV配电系统中两起因配电变压器励磁涌流引起电流保护误动的事故进行了分析,根据10kV配电网的特点和实际运行需要,结合励磁涌流的产生原理和特点,提出了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电流保护误动的继电保护整定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空间尺度识别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等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合区域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对策及耕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中部6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分省卷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将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通过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应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数据处理,探讨耕地等别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数量结构分布特征,分析了省际之间、土地利用区、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及区域资源本底要素即耕作制度与耕地类型之间的耕地等别特征与平均等别状况。研究表明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分布在1~15等,其中以6-10等为主;在省际之间对比分析发现湖北、湖南和江西的耕地等别较高,集中在5~8等;从土地利用区来看,湘鄂皖赣区耕地等别高于晋豫区;从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来看,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区耕地等别较高,黄土高原区和云贵高原区耕地等别较低;耕地等别与区域资源本底要素水平总体一致,耕地复种次数越多,等别越高,灌溉水田和水浇地等别一般高于旱地和其他宜农地。根据耕地质量等别分布特征,应优先保护复种指数较高的水田和水浇地,重点提升复种指数较低的旱地和其他宜农地。从宏观方面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耕地等别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总体上把握区域耕地质量分布特征,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专利保护作为其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如何精准地进行专利质量评估,对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现有专利质量评估的相关研究,从专利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建立了量子遗传算法结合层次分析理论的专利质量评...  相似文献   

18.
曹瑞芬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9,41(9):1714-1723
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是解决耕地保护区域非均衡的重要工具,其通过管制弱化区域和管制强化区域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使得不同区域均能享受到国土空间优化带来的福利提升,有助于耕地保护的实施。本文初步尝试将新增费缴纳、新增费分配过程有机结合,视为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即新增费由建设用地指标多的非农发展区流向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农地保护区,并考察这种以新增费为载体的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的耕地保护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和引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但是其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进一步探讨新增费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新增费缴纳和新增费分配的耕地保护效应大小可知,相比于新增费分配,新增费缴纳的耕地保护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耕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9.
黄建龙 《科技广场》2012,(7):116-118
本文从某厂金工车间的实际情况出发,计算了车间的计算负荷,并对车间的供配电方案进行了比选,最后确定了车间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为其他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薛永琴  刘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69-174
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利益分配以及维系创新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基于对国外相对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InnoCentive)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深入剖析,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设置弹性的身份认证制度、制定针对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建立安全的线上信息交流渠道以及制定明确的利益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