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习题中,有一类运动学习题,若巧借图象分析,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例1某游客第一天从早上8时开始由甲景点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1沿山路步行到乙景点,第二天早上8时又从乙景点出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2步行返回甲景点,  相似文献   

2.
题目两束强度相同,频率分别为v1和v2(v1〈v2)的光,垂直射到相同的金属板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选出的光电子数分别为n1和n2.那么,n1和n2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3.
姜建伟 《物理教师》2008,29(2):24-24
有这样一道关于光电效应的题目:两束强度相同,频率分别为v1和v2(v1〈v2)的光,垂直射到相同的金属板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在产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分别为,n1和n2.那么,n1和n2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比例关系在数学应用中特别重要。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涉及计算的问题,大都可以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并使解题过程简洁明快。例析如下:1.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由开普勒天体运动定律:轨道半长轴三次方与公转周期平方之比等于常数,有r31T21=r32T22,答案C正确;由圆周运动公式:v=2πrT,有v1=2πr1T1,v2=2πr2T2,v1v2=r1T2r2T1。答…  相似文献   

5.
1.C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运动半径之比R1∶R2=1∶2的两卫星所受万有引力之比为4∶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a2=4∶1,选项A错误;由a=v2/R可得线速度v=√(aR),线速度之比为v1∶v2=√2∶1,选项B错误;由动能公式可知动能之比为Ek1∶Ek2=2∶1,选项C正确;由运动周期公式T=2πR/v可知运动周期之比为T1∶T2=√2∶4,选项D错误.  相似文献   

6.
1.如图1. 2.设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小红和小明看到对方所在列车的相对速度都是v1+v2小明发现整列快车驶过他所在的车窗共用了6s.  相似文献   

7.
1.(1)设小球1和小球2各自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1 =2mv2,1/2mv12+1/2·2mv22=Ep. 联立解得v1=√(Ep/3m),v2=√Ep/3m. (2)由题意得v1=√(Ep/3m)>v0,v2=√Ep/3m≤0.8v0.  相似文献   

8.
丁生华 《甘肃教育》2005,(12):58-58
高中运动学中的一些习题,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用的公式和方法不恰当.求解过程会比较繁琐。但如果熟练地掌握一些公式,在解题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公式,就会使复杂的物理运算过程简化.且容易理解。下面主要举例分析说明平均速度公式v^-=v0+v1/2=v1/2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4,(6)
假设“神舟”五号实施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共运行了n圈,起始时刻为t1,结束时刻为t2,运行速度为v,半径为r,则计算其运行周期可用()A.T=t2-t1nB.T=t1-t2nC.T=2πrvD.T=2πvr(唐小明供稿)2004年第2期“趣味竞答”参考答案因为第2004号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所以mg=mv2R,v=gR√。小球在半圆轨道上端和下端机械能守恒,有12mv2+mg·2R=12mv20042。解得v2004=5gR√。在第1号小球与第2号小球碰撞的过程中,有mv0=mv1+mv2,20032004×12mv02=12mv12+12mv22。解得v2=10011002√+12v0。由于碰撞了2003次,故v2004=(10011002√+12)2003v0。∵v2004=5g…  相似文献   

10.
所谓碰撞,是指两个物体经过极短时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各自的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正碰即对心碰撞,碰撞前后若无机械能损失则为弹性碰撞.我们先看看弹性正碰的基本规律.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  相似文献   

11.
一、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其动能可能会有损失.若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即具有共同的速度,则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碰撞过程动能损失最大.证明如下:设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依据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2.
题目:甲、乙两同学分别从A地前往B地,甲在全程前一半时间内跑,后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全程前一半路程内跑,后一半路内走,如果他们走、跑速度分别相同,则他们谁先到达B地?[一般解法]设两地距离为S,两人跑和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甲、乙各自到达B地时间分别为t甲和t乙,依题意解题:对于甲来说,S=S跑+S走和S=vt,得S=v1t甲/2+v2t甲/2,则t甲=2S/(v1+v2);对于乙来说,t乙=t跑+t走=(S/2)/v1+(S/2)/v2=(S/2)×(1/v1+1/v2).再比较t甲和t乙的大小,来判断谁先到达B地,显然用常规方法,无论用差值法还是比值法比较大小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容…  相似文献   

13.
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1以速度v1与静止小球m2发生弹性碰撞后,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m1和m2的速度分别为 v1'=(m1-m2)/(m1 m2)v1,v2'=2m1/(m1 m2)v1. (1)当m1=m2时,v1'=0,v2'=v1,即二者交换速度; (2)当m1>m2时,v1'>0,v2'>v1,即二者都沿v1方向运动; (3)当m1mQ,则( )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新世纪的一个主旋律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在每节课中渗透这种思想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的舞台 ,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其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可作为创新思维的三个基本指标[1] .本文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以探讨 .一、通过定律的推导过程和守恒条件的分析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如图 1所示 ,物体 m1和物体 m2 由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 ,物体 m1置于光滑图 1的斜面上 ,不计摩擦和阻力 .设物体 m1距离地面高为 h1时 ,速度为 v1,物体 m2 距离地面高度则为 h2 ,其速度为 v2 (实质上 v1= v2 ) ;当物体 m1距离地面高度为 h1′时 ,其速度为 v1′,物体 m2 距离地面高度为 h2 ′,其速度为 v2 ′(实质上有 v1′=v2 ′) .物体 m1受重力、支持力和轻绳的弹力 T,而支持力不做功 .由动能定理 ,得Ts- m1g(h1′- h1) =12 m1v1′2 - 12 m1v12 ,物体 m2 受重力和绳的弹力 ,由动能定理 ,得m2 g(h2 - h2 ′) - T...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有下列两个特殊的关系:(1)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即(?)=1/2(v_0 v_t)。(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_中=v×(t/2)。在求解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习题时,若能巧妙地运用上述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在匀变速直载运动中,有两个基本公式,一个是位移公式x=vot+1/2at2①,一个是速度公式v=vo+at②,由①②得v2-v0/2=2ax③,x=v+vo/2t④,这是许多教材和参考书上都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由①②消vo后,得到x=vt-1/2at2⑤,⑤式是教科书和参考上很少出现的,但这个公式在解决有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习题时显得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17.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验证自由落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在现用的必修课本中改用由终点两侧的间隔位移s_1、s_2之和除以所用的时间2T,即V_(1/2)=(?)=s_1+s_2/2T来定终点的速度v,比过去引用自由落体末速度公式v=gt好得多,即mgh中的h、1/2mv~2中的v均由实验得出,其客观性大大增强。 但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使实  相似文献   

18.
六圈调和图     
设v1,v2,v3,…,vn是图G的n个顶点,若(d(v1),d(v2),d(v3),…d(vn))T是图G邻接矩阵A的特征向量,则称G是调和图,其中d(vi)表示顶点vi的度·1-5圈的调和图已经确定,这里确定了所有的6-圈调和图·  相似文献   

19.
如图1所示,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以初速度v0与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合二为一,求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析: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1v0=(m1+M2)v,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1/2M1v200 - 1/2(m1+M2)v2=1/2v20(M2/(m1+M2)).结论:一动...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习题讲评中 ,我们常会碰到象数学中的由某个定理推出一些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范围内适用的推论的情况 ,笔者把这些推论称为物理中的习题“定理”.若能从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推导出这些“定理”,并加以使用 ,会极大地提高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将散见于各部分的习题“定理”分类整理出来 ,供参考 .一、质点运动学中的习题“定理”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在时间第 1T内、第 2 T内、第 3T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 1∶ 3∶ 5∶……而在位移第 1s内、第 2 s内、第 3s内所用时间之比是 1∶ 2 - 1∶ 3- 2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