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不是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也不是不要目标,或目标随着教学的进行而随时生成的教学。实际上真正的“有效生成”背后隐藏着一个总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这个总目标对生成内容进行合理地扬弃,使得课堂既不拘泥于原定的教育目标,又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生成”究竟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3.
4.
彭福顺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4):14-14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强调,“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关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与碰撞,现时生成出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常志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2):14-14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探索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境界.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显然也应是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动态生成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创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效率及其综合效益。因此,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我们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一线教师中的一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用好新教材,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新课程的理念使得我不断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得我不断去思考知识的价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这个人类社会特殊的认知活动,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引下,发现它原本就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热情也逐渐回归理性。由于广大的新课程践行者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还不到位,教学中不乏一些形式化、绝对化的做法,这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初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学生主体性、忽略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日趋严重,如排斥讲解、放弃调控、迁就偏执等不断出现,从而导致我们的课堂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10.
“有效”一词,从词义上说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因此,一堂课是否有效,既要看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的变化,还要看其变化的原因——学生学习知识.是由老师的主导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主动获取的,还是就由老师讲而被动获得的。那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动态生成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创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 相似文献
12.
廖靖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0):59-61
《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提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成果。”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几年的改革,我们已欣喜的看到,过去枯燥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更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满堂灌”“一言堂”正在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代,教学设计从重视“预设”到更关注“生成”,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实践探究正在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然而,理性的、细细的品味和反思目前的一些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14.
顾泠沅先生讲过一段话,他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世纪交替的时代。回望上一世纪的背影,我们常有说不出的惆怅。百年教育走至今日,如今校大、楼高、气势凌然,但在强大的社会旧习与升学压力之下,不少学校丢失了对教育的本真追求。学习为了升学,升学为了改变个人处境,因此学生学习还是从书本到书本,甚至沦为从题目到题目,看起来还是有点失魂落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大,许多岗位对外语程度的高要求,人们对外语学习有了强烈的现实需求;高考中,英语成绩的重要性得到强化,成了计分最高的三个学科之一,相应地,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开设英语课的起始年限下调到到了小学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甚至把孩子的英语学习与母语同步,出现了不认识汉语拼音却认识英语的怪现状,英语教育的“工具”作用被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学习必须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始终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赋予课堂更多的生成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从传统的“事先预设”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8.
19.
课堂生活的重建—试论教师角色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或将要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还是从学习方式、考试评价上都将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教师在这场起点高、前瞻性强的改革面前,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向?怎样转?以适应急剧变革的时代,应是我们每位一线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地理新教材作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关注。现在,地理新教材正一步步地走进了学校,正充满生命活力地走进了课堂,使学生兴致倍增,让老师放飞了希望,其特点表现为:第一,教材结构分解为两大板块:叙述式课文板块、活动式课文板块。叙述板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重在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活动板块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比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