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栏的话:本刊从本期起开辟“跟名家学写作”专栏,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方法,为读者同仁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以期在新闻之路上少走弯路、多些启迪。梁衡,是位亦文亦理、且研且习的大家。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发现新闻,在如山的新闻评奖作品中寻根推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0,(11):46-47
“以小见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这里说的“小”,主要是指所写的事情小.比较平凡,通常不起眼,引不起大家的注意;这里说的“大”,主要是指主题重大,有强烈的针对性、普遍性和指导意义。“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之所以常用于新闻写作,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是由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是报道现实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众人瞩目的大人物、大事件,但更多的则是一些普通人、平凡事。那些具有显著性的大事固然需要报道,但更多的有新闻价值的小事同样需要报道,甚至应当倾注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的新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故事化写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娱乐性和市场效果,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一旦将故事化写作方法引进到新闻文本中来,将新闻的精彩可读、便于传播等故事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邓润青 《青年记者》2017,(24):65-66
新闻故事化,一般是指记者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近年来,衡阳日报向记者编辑倡导“故事化”写作理念,将这一表现形式运用到新闻特写、特稿、通讯等体裁的写作实践中,并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扩展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为地市党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程道才教授是一位新闻写作研究的勤奋耕耘者。他的新著———《新闻写作基础》,已于2004年10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年来在新闻写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反映了他对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考。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新闻写作基础》是一部专门探讨新闻写作规律与方法的著作。与一些侧重于介绍新闻写作方法、技巧的新闻写作著作不同的是,本书除了介绍上述内容之外,十分注意从写作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以理论统帅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认真读完全书,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对该书的特点概括得十分准确。注意从理论上探…  相似文献   

6.
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非虚构写作方法基于新闻事实而开展的写作报道活动.①2003年,以《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采写的《举重冠军之死》为代表,非虚构写作以“新闻特稿”的名义正式进入新闻实践场域.②在随后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虽不断遭受质疑,但借助新媒体发展的浪潮,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不仅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的新闻生产实践,也为我国新闻文体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句话新闻”是报刊上经常采用的新闻消息类体裁的一种,其突出特点是“短”,适合于报道动态性新闻。一、外在写作形式:“一句话新闻”的外在写作形式主要掌握三点即可。一是无标题,二是字数不超过100字,三是段落中不出现句号。二、内容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小见大”的新闻作品篇幅不长,但是采写起来难度不小。要想掌握这种表现手法,记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炼,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一番苦功夫:一、眼光。“以小见大”的新闻作品的题材大都是一些平凡的、来自生活的小事情。要成功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必须...  相似文献   

9.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重威 《记者摇篮》2005,(11):52-53
作为比较新闻学的一个分支——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其宗旨是比较中西新闻的写作现象,发现其写作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其不同的原因,研究其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效果,找出其互相区别的写作规律。根据这一既定原则.我们可以具体的比较中西新闻写作的异同。从宏观角度看,中西新闻写作异中存同,且异远远大于同。“同”主要体现在中西方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及时。而“异”在中西新闻写作中则随处可见。下面我就从新闻文体、新闻所用的表达方法。对新闻时效性认识和新闻职能几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新闻学有“学”经过争论似乎已成定论,但对新闻写作是否有学尚有争议。不少人视新闻写作为一种“技能”,犹如汽车驾驶、理发、缝纫一般。有的新闻理论工作者虽将它的学术地位提高了一步,称之为“术”,然而,最终没能摆脱“技术”、“技能”的束缚。似乎,新闻写作与“学”无缘,充其量只能视为“术”了。这种观点是颇需商榷的。第一,新闻写作有独立的研究领域。新闻写作是以研究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新闻写作方法为主要对象的专门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虽然与新闻学、写作学有关联,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它们。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让新闻有味、有情、有趣,是新闻界对新闻写作的普遍要求,也是两方优秀新闻作品的重要特色。西方新闻界十分注意用可读性强的新闻写作方法吸引读者,一些新闻学者把情趣味儿规定为新闻的写作要素,由此提出了一个特定的新闻写作体裁——“趣味性报道”。 所谓“趣味性报道”,即“那些不适合政治、外交等重大新闻的严格标准的报道”(【美】:《完美的报道》)。西方新闻学者认为,除去政治、外交等重大、严肃性新闻事件,几乎所有新闻都可以并应该写成趣味性报道。“记者可以运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形成报道特色,引起读者的好奇、惊讶和疑问”,使感人的真情、细微的描写、风趣的情节、幽默的语句充满报道之中,让新闻从头  相似文献   

12.
著名记者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把新闻写作看成是“一种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艾丰认为,新闻写作不只是处理作者与文字或者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地,是要处理记者和读者、记者和采访对象、记者和编辑等等之间的关系。这种把新闻写作过程“一支笔,一杯茶,一篇妙文纸上爬”的表象深化为处理新闻写作中几种要素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其实就是系统思维在新闻写作研究中的具体表现。系统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中。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产生的系统理论与系统科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自然界、技术系统和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石家庄市华北制药厂李应军:我非常喜爱清新、淡雅的《新闻与写作》,并连续三年订阅这本杂志。每到年底,我都把十二期《新闻与写作》装订成册,便于反复阅读。我感觉:“散文赏析”、“新闻写作方法谈”、“新闻来稿评析”、“写作杂谈”栏目办得很好。细细品读后,收益匪浅。几年来,我把《新闻与写作》做为良师益友,做为提高理论修养的必读刊物,先后在省、市、厂级报纸上发表近200篇新闻稿件,连续三年被评为厂级优秀通讯员。我所写的文章,从谋篇布局、语言运用,深化主题等方面,都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写中的以小见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举 《青年记者》2012,(6):58-59
为什么要重视运用以小见大 1.以小见大,是新闻写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具体地讲,就是将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小事写成新闻稿件,刊登在报纸等新闻媒介上,给读者以政治、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王安平 《新闻前哨》2003,(10):33-33
近年来,《武汉晚报》集多年实践经验提出的晚报新闻写作手法,即“五化”:“化硬为软,以软写硬”、“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化正为侧,以侧托正”、“化远为近,以近现远”、“化长为短,以短取胜”。它是基于记者们常常遇到一些工作性报道和枯燥的经济新闻难于操作而提出的。记者运用这些手法,采写了一大批独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最关键的是新闻策划,然后是选好新闻由头,采用“以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方法将新闻事件表述出来.本文从导语写作方法、写作与拍摄关系、主持人现场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做好一篇电视新闻报道的必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此文是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最近在首都女新闻工作者业务研讨会上关于《新闻写作》的谈话。题为《“以小见大”,着力表现伟大变革的“一角”》。本刊分两次刊登,以飨读者。本期发表的是谈话的上半部分。——编者太伟大的运动,我们无力表现它的全盘。可以“以小见大”,着力表现它的“一角”。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赶上大变革的  相似文献   

18.
“善用对比手法,实现新闻价值”。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浮浅,只能简单地说说“一家之言”。一般说来,我们写一个人,一件事,往往如同写森林中的一棵树,要把“这一棵”写成“这一棵”,而不是另外“一棵”,需要一种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的能力,这是其新闻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其新闻价值的一条“捷径”。艾丰先生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把这种“对比”的方法称作“绿叶衬得红花美”,认为是提炼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事业在迅猛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进了新闻改革的加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晚报不过1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国晚报除台湾以外,已发展到130多家.这种发展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武汉晚报复刊10年来,尤其是近7年来,花了较大的精力,对晚报各类新闻写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1993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对晚报新闻中难度较大的会议新闻的写作改革进行了尝试.根据一些兄弟新闻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的自身实践,我们把会议新闻写作方法的改革归纳为“会议新闻写作八法”.  相似文献   

20.
新闻转轨,观念更新,必然带来新闻写作上的重大突破,产生打破常规、独具一格的新闻写作方法。新闻写作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新闻转轨,其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读者服务。那么,新闻作品首先应为群众喜闻乐见。那些打着官腔的新闻作品和传统的写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要求,一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写作方法必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