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星  李艳梅 《现代语文》2009,(10):147-149
安娜为了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儿子,与情人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对丈夫来说他不是一个好妻子,对儿子来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同样,对情人渥伦斯基来说她也不是一个好情人。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爱情扭曲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以往的评论,另辟蹊径,从安娜追求的狭隘性入手探讨了产生其悲剧的原因。文章首先对安娜的反抗及其追求给予了肯定,紧接着道出自己的观点:安娜获得了爱情,并不等于拿到了爱的“专利”,爱情并不是人生的一切,也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卡列宁曾经用婚姻来束缚她,而她又要用爱来窒息渥伦斯基,这样,她就从不幸的婚姻走进了爱的误区,乃至自己的毁灭。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当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非难。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却背叛了她。于是她以自杀的方式向这个社会提出了最严正的抗议。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自身的逻辑,托翁对这一过程准确客观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先进的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说,凝视无处不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最终的悲剧命运来源即是她无法摆脱的"囚牢"——社会群体、卡列宁和渥伦斯基对她的凝视。在这两种凝视之下,安娜的个体本性处处受到压制,即使在新思潮的激荡下,鼓起了勇气进行反抗,但反抗始终不彻底,最终安娜成为了凝视下的受害者,走向了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安娜的悲剧,多数文章将其归结为丈夫卡列宁的虚伪,情人伏伦斯基的薄情,安娜内心深处渴望爱情与背叛家庭、抛弃丈夫和儿子之间的尖锐矛盾。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对安娜的出身、文化素养、家庭生活、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则安娜的悲剧在于她无所事事的生活,对自己的角色不满,在社会生活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6.
安娜的悲剧,以往学界都归结为外在原因:一是丈夫卡列宁的虚伪与冷酷;二是情人伏伦斯基的戏弄与抛弃;三是上流社会的无情迫害。其实不然,真正促使安娜卧轨自杀的是她背负的"红字"——内心道德的自觉,良知的觉悟。在灵与肉的搏斗中,安娜最终不堪忍受道德自觉的痛苦,良知觉悟的折磨。她卧轨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世界上有比爱情更重要的,是罪孽、负罪感。  相似文献   

7.
《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了三个人物的自杀:安娜·卡列尼娜、涯伦斯基和康斯坦丁·列文。本文拟就作者对这三种自杀所作的不同的艺术处理,来探讨一下作者的创作思想。 一 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很不彻底的农奴制改革。但是古老而腐朽的沙皇帝国终于无法抵挡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去。“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托尔斯泰密切观察社会生活,力图找出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安娜的悲惨死去便是其答案之一。 安娜貌美年轻、真诚善良。在帮助兄嫂重归于好的同时,陷入了一场不可自拔的恋爱之中。它唤醒了安娜沉睡多年的爱情,使她萌发了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的信念。然而,8年前,由姑父母包办,她和大她20岁的官僚卡列宁结了婚,并生有一子,这种只有门第和政治需求而结合的婚姻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安娜力图摆脱虚伪而没有爱情的生活,建立一个有爱情的家庭。然而她所处的上流社会却不允许她有这种正当的要求和举动,甚至向她施加种种无形的压力。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沙皇的忠实奴仆,在家里他完全以一种机器人的面目出现。他不懂得爱情,也清楚安娜和自己没有感情。但当他  相似文献   

8.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死亡原因,虽众说纷纭,但多倾向于外因:伏伦斯基的冷淡,世俗舆论的压力,俄罗斯上流社会的排斥……事实上,对于反抗意志强旺的安娜来说,促使她主动赴死的原因只可能来自于她自己:在跟伏伦斯基逐渐熟悉以至于麻木的日常生活中,安娜发现一种可怕的生命轮回已然出现,与卡列宁一样,伏伦斯基要建功立业,自己被要求继续"...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来源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安娜的自卑感产生于对爱情的不满足,因为她全身心地投入爱情,而伏伦斯基却不愿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更深层次的是处境的自卑感,包括物质处境和精神处境的自卑感,安娜随时可能落入孤苦伶仃的境地,也随时可能断绝她和社会的联系。自卑感的堆积形成了安娜的自卑情结,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她和伏伦斯基的分歧,突出的表现就是不断的吵架。为了释放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安娜选择了最后的途径,也就是自杀。她用自杀使自己获得了优越,却也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最终以卧轨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悲剧的发生,除了因当时上流社会的种种迫害等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从安娜个人的情感结构、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情感结构、安娜对爱情的盲目性及其将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等因素来看,安娜最终走上悲剧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安娜代表“自我”、渥伦斯基代表“本我”,而卡列宁代表“超我”,是作家自己人格三个层面的关系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12.
渥伦斯基并非人们简单理解的“花花公子”形象,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动摇于强烈爱情与习惯的生活准则之间,他是安娜悲剧的一个原因,但他也是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尤其是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造就的。他的一生充满了人的积极愿望和盲目的奔忙,充满了激情和迷误。  相似文献   

13.
安娜和繁漪,同样有着优裕生活、高贵门第的可爱而又可悲的异国姐妹,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只得依靠物质生活的富足来补偿,在卡列宁与周朴园营造的所谓理想王国里,她们囚禁了为“妻子”所应有的人格和尊严。然而在渥伦斯基和周萍异曲同工的虚假爱情的表白面前,放逐了自己“做女人”的思想和灵魂。敢于冲破家庭的羁绊,寻求自身的幸福,不谋而合了女性个性解放的基本要求:尽管终是以惨重的代价换得了结局的悲惨,然而她们却以人生的疯狂铺设了一条女性个性解放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变性,往往造成人类性格的复杂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不例外。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主要人物身上,即使次要人物,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伏伦斯基就是其中一个矛盾复杂的形象。可惜,多年来,许多论者多是注重于对安娜性格的研究,而为了肯定安娜,就对伏伦斯基,特别是他对安娜的爱情作了简单粗暴的否定。似乎这个纨袴贵族青年对安娜  相似文献   

15.
人物之间的心灵感应与渗透——兼论“心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没有渥伦斯基爱的召唤,安娜就不会产生对新生活的热望和渴求。柔蜜欧与朱丽叶之间动机、感情和意向的相互交融,使得这两株小草敢于跟家族世仇的飓风抗衡。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歧视,使得笃信封建的她终于发出人死了还有没有灵魂的疑问。可见,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是因为,人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相互间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在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一群不朽的文学形象,其人物塑造艺术之精,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可以与之比肩者是屈指可数的。笔者拟从这部作品的本文出发,结合作家的思想、美学观点,原著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特点,俄国当时的现实生活,对作品人物塑造的性格建构原则之一——真诚与虚伪,进行审美的探讨。真诚的人物形象安娜是一个本性真诚的贵族女子,她单纯,坦率,待人诚恳,喜欢开诚相见。在渥伦斯奇参加比赛的赛马场上,安娜听着卡列宁那令人讨厌的、喋喋不休的尖利声音,心里想道:“我不喜欢说谎,我忍受不了虚伪,而他(她的丈夫),的食粮——就是虚伪。”作为一个真诚女子,安娜对于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和没有爱情可言的虚伪家庭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又一扛鼎之作,《安娜·卡列尼娜》无疑给人类文明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这部巨著诞生后的百余年间,无数学者和作家从各角度对这一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其中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命运更是关注的焦点,因为其悲剧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近年来,从认知视角来研究文学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本文主要采用其中的心智解读理论对伏伦斯基、安娜和卡列宁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认为安娜的悲剧结局源于其错误的心智解读,卡列宁的孤独症以及伏伦斯基的源监控失误而引起的自我欺骗,这些都显示出了托尔斯泰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8.
《安娜·卡列尼娜》虽然是一部社会小说,但是“家庭的主旨”仍然占有突出的地位。主人公列文和吉提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主人公安娜和卡列宁、渥伦斯奇的两段婚姻、两个家庭则是不幸的;奥布浪斯基外遇接连不断,妻子杜丽性格软弱,委曲求全,只好在这个虚伪的家庭里苦受熬煎。作品通过几种不同类型家庭表达他的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伏伦斯基并非花花公子 ,他对安娜的爱是真诚的 ,安娜之死主要是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翻开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那么多可爱动人的女性形象活跃于眼前,使人难以忘怀,奏响了一首女性交响曲。但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点和欣赏水平不同,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众说纷纭。有人把安娜的悲剧归罪于“官僚机器”卡列宁和“花花公子”渥伦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