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题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先由教师预设,进行过程中再由孩子不断生成的课程模式.课程的整合化是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理念,主题活动模式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新课程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主题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就是要充分体现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幼儿个性、能力、学习特点的尊重。生成性主题活动,在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满足儿童内在兴趣、需求的基础上,让儿童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完善。教师是生成性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者、物质提供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过程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进程的支持者,需要教师用心去欣赏、支持、关注每一个孩子,促使每个孩子有创造性的、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儿童为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传承近百年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意味着尊重儿童、研究儿童和促进儿童主动发展。我园长期以来注重对幼儿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培养,在实践与研究中逐步放手,创造幼儿自主空间,挖掘一日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价值。在生活活动中渗透自我服务意识,区域活动中实现幼儿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主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曹伯琴 《早期教育》2003,(10):33-33
《纲要》要求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强调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与环境发生有意义的互动。要实现这些教育要求,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互动关系,下面我们以“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主题生成活动为例,介绍我们如何用不同的师生互动方式,推  相似文献   

5.
生成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及时组织与引导幼儿开展各种相应的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发现去探究、拓展与延伸活动,丰富和深化有关经验,来促进幼儿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生成游戏“儿童乐园”中,我尝试和幼儿一起构建游戏网络,下面,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捕捉兴趣,诞生游戏主题在自主性游戏中,哪些游戏更适合孩子?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游戏主题?我认为:l.游戏主题要新颖、有创意,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是否注重幼儿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是否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  相似文献   

6.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到当代的“爱的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我们正努力尝试找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利用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自我。知识是无穷尽的,探索才是永恒的。探索即获取,孩子在探索中获取,在获取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已很小,探索知识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开展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实践中,幼儿对生活中的疑问增多了,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自愿去动手了,克服了依赖心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改变角色,给予幼儿适时的、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成为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欣赏者。尊重幼儿,让幼儿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得到承认和肯定;正确科学地给予表扬、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中获取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探求知识培养成幼儿的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孩子是评价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幼儿来说都是潜在的课程。幼儿的很多兴趣点都能生成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尊重了幼儿的学习意愿,而且有利于引领幼儿学会主动探索学习,促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培养中班幼儿探索的兴趣。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生成”,是在一日生活中教师逐渐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启发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自主学习。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注重观察,利用一对一倾听的方式及时了解幼儿想法,并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发挥教育智慧,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中把握其发展脉搏和活动方向,对现有主题进行改变或适时延伸,产生新的活动主题,从而实现每一个幼儿的生动、主动,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窦婴  冉秀 《今日教育》2006,(9):36-37
“新纲要”的立足点是幼儿,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力求使幼儿得到发展。尤其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同时,幼儿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全部采用“一刀切”式的集体教学一部分小朋友的兴趣、愿望往往就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开展了科研课题《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在课题开展中我们经历了茫然、困惑、设想和求证的心路历程,从实践——反思——实践的反复推理,我们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有了一些感悟。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从孩子生活环境中取材,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整理获得的经验,以激发他们自主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陈琴 《学前教育》2008,(10):32-33
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活动中,教师充分关注、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生成教育教学主题,确立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确立幼儿在教育活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潜能。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每个幼儿,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一、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良好教育活动氛围。兴趣是需要的内驱力。只有教育活动充满乐趣时,幼儿才会处于放松、开放状态,才能使他们愉快、乐意、主动、积极参与。如何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良好教育活动氛围芽如大班综合活动《夹子》,李丽老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类夹子,各组幼儿实物螃蟹一只,其它物品若干,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主题活动是一个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从而真正地实现在课程中让孩子做主。两年来,我班开展了“玩具”“、鞋子”“、兔子”、“秋天”“、汽车”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亲近科学、亲近大自然,不但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还增强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发挥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自主性呢?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又结合园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小超市”主题活动。以往的数学活动总是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那么结合“小超市”主题活动,如何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尝试通过以下有效途径来进行:一、数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一)活动生成来源于幼儿生活在刚开学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将一些食品、玩具等带来…  相似文献   

14.
汪丽 《幼儿教育》2001,(10):14-14
从教师的角度看,“田野课程”强调尊重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从幼儿的角度看,“田野课程”强调主动学习并作深入探讨。在实施“田野课程”时,我们设法提高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引导孩子根据兴趣和经验选择活动,并主动运用学过的技能进行调查、探索、扮演、记录、自我评估等。如在“天气”主题中,有些孩子看了录像《小老鼠的朋友不见了》后画了各种“雪花”。此时,我们想引导幼儿剪雪花,可孩子们继续关注自己的活动,并没采纳我们提出的建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课程观的精髓在于将幼儿视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生成,从热点问题、幼儿的个体表现、预设的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调整教师预设;并合理引导,正确采取主题生成中的策略,或幼儿自发生成主题时的“从”、或师生共同产生主题时的“引”、或教师生成主题时的“推”,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怎样在主题生成中合理引导幼儿呢?  相似文献   

16.
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教师必须以幼儿的视角预设出多种发展思路,并依据教育目标制订出生成活动中的最佳指导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的生成活动;师幼积极互动,以发挥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作用并促进主题生成活动不断得到延伸。  相似文献   

17.
于风丽 《山东教育》2003,(23):42-43
生成活动是指由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引发的,通过幼儿的亲自参与、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活动,促使幼儿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浙《纲要》中多次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生成活动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有备而来”的教师,通过与“初掀人生幕帘”的孩子之间的互动,才会将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传递给人类社会的新成员,引导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体现了尊重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的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打破传统教育对幼儿的束缚。改变以往对幼儿管得太多的教育模式。应做到如下的“四多”。让幼儿真正成为一日活动的主人。使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这与教师中心课程是有根本差别的.在生成课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区角活动以其轻松自由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区角活动会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区角活动促进主题活动的发展。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区角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呢?一、与幼儿共同创设区角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以便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这样,既能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区角活动,主动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