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板     
《世界》:贾樟柯“终见天日”4月8日起 全国公映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世界》是贾樟柯执导的第7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地上作品”。因此,第一次获得审查通过的《世界》显得引人注目。《世界》讲述了几个农村来的年轻人在一个世界公园里的工作与生活,女演员是贾樟柯的“御用女主角”赵涛,而男主角则由王宏伟换成了成泰燊,他在电影里扮演一个保安。贾樟柯说,之前他的几部电影都是在说家乡山西,但事实上自己已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我希望拍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印象的电影。世界公园是一个合适的场所,里面全是人造景观,而里面那些来自农村的人,也会有一种奇怪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崔赫 《传媒》2023,(20):35-37
作为电影修辞学的声音符号在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中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贾樟柯之所以选择运用这些电影音乐既是因为其具有流行音乐史意义,又是因为这些声音符号是贾樟柯电影美学的补充,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纪录风格、营造怀旧氛围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故乡三部曲”中,音乐和电影实现了美学和思想的视听互洽,并具有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双重媒介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通讯》2013,(6):64-64
贾樟柯出征戛纳,最终得到最佳编剧奖。贾樟柯面对媒体采访,直言“在戛纳找到了知音”。而此前刚刚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李安导演大赞“贾樟柯导演勇气可嘉、电影的力量很强”。  相似文献   

4.
贾樟柯电影的空间位移与时代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琛 《青年记者》2016,(17):70-71
电影的空间不是现实世界的物理再现,而是承载了艺术家内心镜像的表意系统,当空间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空间便失去其本来的区域地理意义,而成为一种语言代码,作为一种符号的象征而存在和被提起.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地理空间从最早的山西汾阳到后来的重庆、成都、广州、北京甚至国外,呈现出不断扩张和位移的特征.然而,始终关注时代变化中个体(群体)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是贾樟柯电影不变的诉求,空间位移一方面是由于在变化的时代中“被遗忘”群体的转移,另一方面是导演个人文化视角和镜头美学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20岁时,贾樟柯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去了离家108公里的省会太原。在太原,贾樟柯进了山西大学学习绘画。这期间,贾樟柯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力量,有一次他碰巧走进一家正在放映《黄土地》(1984)的电影院。与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名为“这就是民国”的文化沙龙活动中,电影导演贾樟柯讲述了想象中的民国,而这个想象源自于他生活的汾阳县城。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0):88-88
贾樟柯获洛迦诺终身成就奖 近日,瑞士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最年轻的电影人。该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评价他是“电影天才”,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1996年第一部录像的拍摄到如今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导演,贾樟柯始终用电影去关注社会最普通的人群,力图捕捉到时代高速发展下最真实的表情,构筑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影世界。《贾想1996 -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是对这一历程的回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侯丹丹 《视听》2016,(11):44-45
电影《山河故人》在艺术创作层面延续了贾樟柯电影对现实关照和思考的主题,在电影视听方面有了对自我风格的突破;在商业层面,用成熟的商业电影发行模式在国内公映,产生的公众影响力在贾樟柯的作品系列中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为贾樟柯在故乡山西围绕电影《山河故人》所做的商业探索奠定了基础,这些探索为国内文艺小众电影的生存模式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孙韵 《东南传播》2010,(7):117-118
《世界》是贾樟柯电影历程中的转折之作。一方面,《世界》的公映和叙事空间的转变,使贾樟柯的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世界》中一如既往地探讨小城镇青年的精神迷失,又使其继承了贾樟柯此前的精神资源,从而以承上启下的姿态联系着贾樟柯的电影创作。  相似文献   

12.
吕淑敏 《青年记者》2009,(20):64-65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周迪 《今传媒》2013,(1):92-93
贾樟柯的电影在欧洲获得了空前的荣誉,这与其电影中所遵循的现实主义理念和关注边缘人群生存状况的社会责任感优者紧密的联系,另外欧洲电影的传统也为贾樟柯电影的成功提供了平台,本文对贾樟柯电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欧洲电影观众的观影传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都市影像纵横的影坛,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在银幕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逐梦之地.贾樟柯的电影始终将目光放在小城之中,在电影中呈现小城的发展和小城人的遭遇.影片中根据小城独特的表现形象和美学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小城镇作品体系.文章从贾樟柯电影中的小城形象出发,阐释小城之中个体的"离开"与"回归",以独特的方式对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黄振乾 《视听》2016,(7):109-110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目前已创作十二部电影作品。他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与第五代导演有很多不同之处。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对底层形象的关怀,将最底层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个群体的沉思。本文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和底层形象特征,同时对贾樟柯电影中底层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贾樟柯的电影经历了一个出口转内销、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变过程。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贾樟柯电影造成国内观众认可度低的原因以及能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筹码,以及进入"主流"后贾樟柯电影仍面临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王宝强转型     
王宝强以“傻根”成名,从此被定义在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村进城务工者的形象上。其实,他一直也在寻求突破这个框定。他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出演冷面杀手,现在又开始尝试武侠电影。自己建立工作室,做了老板的王宝强,其实早已不再是一个只会逗人笑的傻根  相似文献   

18.
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敏锐的社会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本文从贾樟柯的故乡情结以及贾樟柯的电影纪实美学这两个方面论述,浅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在影像传播中,不仅仅可被用来当作一门题材,或是一种符号来承载语境,传递信息.通过分析和研究贾樟柯的电影,我们发现"城市"还可以被编码成传播文本中的一种时空要素,一套叙事结构传递给受众,以此带来不同的传播体验.  相似文献   

20.
张利 《东南传播》2011,(10):100-101
本文摘取电影《三峡好人》中的几个较具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揭示贾樟柯电影空间意象后现代深刻涵义,指出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空间呈现是时代的影像纪录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摹写,表达了导演对社会民生的深刻洞察和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