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完《古诗两首》后,你一定会发现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杭州西湖景色的。西湖如诗,西湖如画,西湖山水是一首写不尽的诗,一幅看不厌的画。  相似文献   

2.
西湖图     
正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三面环山,苏堤、白堤错综其间,堤上桃红柳绿,景色十分优美。传说西湖本是天上的一颗明珠,由玉龙和金凤精心琢成。王母娘娘看见后想占为己有,不料一失手,珠子落入人间,便化成了天下无双的美景——西湖。西湖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上古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西湖  相似文献   

3.
惠州西湖地处惠州市西隅,是广东八大风景区之一,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古人还把它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因此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但杭州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工湖,而惠州西湖则完全是个天然湖。因此,研究一下惠州西湖的形成、变迁和建设,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这个风景区,使之更好地为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服务,是不无裨益的。西湖的形成惠州西湖的形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湖盆是西支江故河床;另一说是东江堤外  相似文献   

4.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我爱西湖     
西湖的美令人陶醉,韵耐人寻味。为了让队员们真正了解、热爱西湖,杭州市西子湖小学开展了“西湖古诗文诵读”活动。队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收集了大量与西湖相关的故事、楹联、诗文,经过筛选和整理,汇编成一本参考资料。他们通过教学、自学、互学西湖古诗文的方式,了解西湖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尝试着自己创作诗文,赞美西湖。  相似文献   

6.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作家张岱的一篇写景短文。文章以精练的笔墨,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今天.就让我们荡舟西湖,欣赏雪后西湖美景,触摸作者内心微妙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丑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看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  相似文献   

8.
西湖八社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杭州西湖地区,在文人结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前贤今人对西湖八社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西湖八社的形成基础、参社成员以及社团性质等问题仍有待讨论。西湖八社的形成并不是源于某一个具体的社团,西湖社、西湖书社或大雅堂社均不是它形成的基础,西湖八社的基础非常广泛。有学者认为孔天胤、李奎二人亦属西湖八社成员,其说不当,该社成员只有社约中规定的七位。西湖八社形式上有八个分社,但实质上是基于同一个文人群体的复合式大社,更多情况下应将其视作"一",而不是"八"。  相似文献   

9.
丑西湖     
<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太把西湖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浓妆的时候,堤上的杨柳绿成一片浓青,里湖一带的荷叶荷花也正当满艳,朝上的烟雾,向晚的晴霞,哪样不是现成的诗料,但这西姑娘你爱不爱?我是不成,这回一见面我回头就逃!什么西湖?这简直是一锅腥臊的热汤!西湖的水本来就浅,又不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西湖以其秀美的风光而闻名天下。歌咏西湖的诗文实在举不尽举,而宗璞的《西湖漫笔》却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作者不是囿于一般状景抒情的圈子,而是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和细腻的文笔,着意于对西湖胜景的捕捉,倾心于对西湖内在美的探索,以情绘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奇绝的祖国山河图。文章以了解西湖“性格”为线索,用剥笋的手法,逐层深入地去向读者展示西湖美景。然而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8,(10)
西子湖畔,一颗"教育明珠"正发散着璀璨的光芒,它就是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集团由杭州市西湖小学发展而来,现下设西湖小学、府苑小学、文新小学三所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文人墨客写下赞美西湖的名句佳篇。同学们,如果你要去西湖,你想什么季节去能比较好的欣赏美景呢?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古诗教学无疑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是最枯燥无味的。其实只要换一种教学方式,古诗教学是富有想象的,美妙的。这次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带领孩子们以游客的身份一起走进西湖,品读西湖,欣赏西湖,品味西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湖并非杭州一处。据统计,全国共有西湖36处。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这36处西湖,在《永乐大典》中有记载,其中浙江九处;广东、湖南、四川各四处;福建、江  相似文献   

15.
游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俗诘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风光美如画,西湖山水甲天下。暑假的西湖之行,使我至今难忘。这天是阴天,西子湖畔的树木在浓雾中隐约可见。远处,宝石山被雾笼罩了,只露出了山头,山顶的宝塔如卫士一般守护着西湖。平静的湖面白茫茫的,整个西湖有一种淡  相似文献   

16.
闪亮的心情     
5月2日 星期日 在西湖的中央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桥——断桥。桥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半圆形的孔,断桥和白堤把美丽的西湖分成了两半,左一半和右一半,走在断桥上你可以观看整个美丽的西湖,既可以向左看到左半个西湖,又可以向右看到右半个西湖,这样你看到的西湖是整个的,怪不得桥上行人如织,游客对美景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7.
庞芳 《快乐阅读》2012,(21):125
张岱的小品文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有关西湖的小品文对后世的的影响也非常大。其《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佳作更是中国散文史上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专门写西湖的散文中传达出张岱个人的生命体验,其间的悲凉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西湖情结更是"其梦也真""其梦也幻"。张岱的西湖情结是他思想和其所生命历程的一种写照。张岱的西湖情结的传达上升到的审美的高度,其艺术手法非常巧妙。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西湖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学生早有耳闻,而《西湖》这篇课文,用优美简洁的语言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向西湖的心灵之路。冈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立足教材,放眼西湖,创设西湖文化背景,让学生、文本、风景、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人间天堂新名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西湖被称为人间天堂,千百年来,西湖的美一直为世人赞叹。如今,西湖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片:世界遗产。2011年6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天,我整整盼望了10年杭州老房子研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西湖     
周慧颖 《新作文》2011,(4):29-29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美丽的西湖游玩。一到西湖,我就被它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西湖的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湖边,是一棵棵排列整齐的柳树。微风吹来,柳枝随风摇动,真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在梳理自己飘逸的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