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集大成者是马克思,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认为有限性与无限性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区别和对立。在教育中,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亦是如此,其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教育的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论述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系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知识增殖的急剧加快,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科学知识增殖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把人的学习起点提前一些,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3.
赵雪红 《文教资料》2006,(24):77-78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首先从解决人自身矛盾做起。人自身矛盾是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冲突。由于主体需求的无限性,要改变人主观世界的价值观以指导人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来解决人自身的矛盾。基本途径是建立一种能够体现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换位思考思想、主体整体意识的新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教学论理论脱离实际,往往比较空泛,笼统。深入认识这个问题,对认识教学论学科的作用和解决教学论学科的发展问题是很有益处的。 (一)理论与实践是对立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受理论指导,这是其统一的一面。但理论、实践又是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5.
绝对真理并不是对无限发展的无限世界的完全正确的、毫无遗漏的认识,因为人类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有客观内容;人类能不断深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我们只能在此意义上承认绝对真理。人类只能达到具体真理,不能达到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机械相加也不是对整个世界体系的认识。人类世代延续的无限性同外部世界的无限性是两个不同的无限系列。但由于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所以有限的人类对有限事物的认识同时也就是对无限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背景:矛盾分析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介绍了三种矛盾分析法,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两点论)”、“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是被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可见这一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活动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的。这是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还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是按照认识发展的这一总趋势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论《实践论》的一分为三认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哲学著作《实践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三的认识论,即三个阶段论:“感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的实践阶段”;认为《实践论》由于写作的重点在“实践”及其与认识的依赖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说明认识“认识”的过程和内容,认为每一个认识的环节都应该包含着矛盾的三个方面,即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中介--认识的客体”。主体通过中介来认识客体,矛盾是始终贯穿于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探讨了中介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并把中介作为认识一个重要阶段;认为第三者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中介,并阐述了认识运动的有限与无限性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哲学教科书中关于时间空间无限性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无限性的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认为现行无限性理论没有超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窠臼.辩证的无限观认为无限和有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无限是有限物的一种本性,是在事物具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特征.按照现行无限性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科学认识的新成就,而辨证的无限规则从科学认识的新成就中得到更具体、更深刻的论证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它怎样在总结现代科学若干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哲学的理论概括,又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发展现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什么意义?这些是本文拟予探讨的问题。一、物质世界的无限性与科学研究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恩格斯指出: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认识负数》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是这节课的几个精彩教学片断及评析。  相似文献   

12.
一、民主意识是增强教育实效的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正确的政治观点,而学生思想的转变和提高,良好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学生的知(认识)、情(情感)、信(信念)、意(意志)、行(行为)在教育促进下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学生的各种思想因素的矛盾运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动机和效果的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又分别与教育的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等,都会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13.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起语言,这一人类用以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奇妙符号,是如何被人类理解和使用的?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的问世,这一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尤其是进行外语学习理论研究的人们)的兴趣和热情。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有了感觉、知觉、意识、思想,一直到他带着对世界的个人理解告别人世,他的一切大脑活动都是靠语言完成的。于是,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同认知密切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一认识使人类的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对语言诸要  相似文献   

15.
惠施和他的宇宙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施在先秦诸子中是一位学识渊博、才气横溢的人。他有不平凡的想像力,而且想像还具有科学性,他的宇宙设想——用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矛盾统一的观点设想大地的形状和位置——就是一例。惠施是战国时宋人,约生于公元前370年,死于公元前310年。他和庄周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在哲学思想和治学方法上很不一样。惠施注重实际,喜欢研究具体事物,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世界。庄周主张“离形去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目的是要忘却人我、物我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无论是认识问题或是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或工作方法,无不与哲学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主要是研究并实践辩证思维的观点和方法,给人们提供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人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对于英语教学也是如此。英语教学法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英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而哲学则是其认识论、方法论的基础。作为一个英语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对待青年革命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不是一味的勇猛,恰恰相反,他对待这些问题时内心是矛盾的,是勇猛与懦弱并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对中国革命的现状和青年的心理有很清醒地认识,而最为主要的是他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冲突,即实干精神和"立人"原则的矛盾。但这不但不妨碍他成为思想上的革命战士,反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更为真实的鲁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制图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教育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抓特殊的矛盾,认识矛盾的特殊性 各门课程均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抓住课程的特点组织教与学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课程的特点,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制图课程的特点,就是解决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联系。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在画图与识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在按照投影规律作题时,必须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中,有一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对词,这就是反义词。它不仅是词汇中的一个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在一定的语境里还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认识它很有必要。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有些词只有一个反义词,有些词(特别是多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认识与完成高等学校的教学任务,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志说,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传授知识,发展智能,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有的同志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1) 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2)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