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说刘振天一教育的本质与规律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问题。整个教育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和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以之指导教育实践。然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有哪些规律?从前,人们并不是很清楚的,而理论...  相似文献   

2.
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互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 ,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也适用于教育领域 ,但这决不等同于“教育商品化”和“教育市场化”。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据此 ,可以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4.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历来在两结合上,困扰着“教”与“学”,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是把握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任何教育活动都受到教育规律的制约,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指教育同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关系,即‘撤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另一条是教育内部的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的必然性关系,即: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表现为,“内部规律的运用要受外部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①教育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与社会和教育与人的本质的联系之中,“是教…  相似文献   

7.
刘晓红 《教育探索》2005,(4):102-103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在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德育”:二是“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实来看,心育与德育不应该是从属关系,而应该是并列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一样,应该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存在着规律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称之为“规律”必须具有一般规律的特质:可重复性、客观性、可预测性;但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目的性、创造性的活动,“决定论”的教育规律的存在是可疑的。“教育规律”的言说,一方面是教育学本身的“科学化”使然。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规律是“可能”的。认识了“教育规律”的性质,才能深入探讨真正的、具体的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教科院和《教育研究》杂志社于1994年12月8—10日在天津联合召开了“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关系”学术研讨会。会上主要研讨了如下问题。 一、开展两个规律关系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代表们一致认为,“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建阶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还需要较长的过程,但不能因此就放弃这一研究。目前开展这一专题研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会促使教育界同志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点、功能的认识,理解在新  相似文献   

10.
“教”与“学”是教育的两个基木要素,“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木问题之一。对教与学的规律做出的正确理论诠释,必将给教学实际工作以巨大的指导作用。规律同然重要,但揭示规律发现的过程Ⅻ样苇要,它为说明规律的真理性提供了历史依据。本文拟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对于教学规律的新认识进行追述,息在做到古为今用,为当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辅以历史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以法治形式推进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立法与普法的同步配合。加强爱国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将爱国主义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既要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讲清“什么是依法爱国”,又要立足公民与法律的关系讲好“如何爱国守法”;既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法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需要全面审视其中蕴含的各类关系,从特征、价值、目标、空间、对象等多个维度深刻把握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呈现出“刚性”与“柔性”、“底线”与“高线”、“感性”与“理性”、“虚拟”与“现实”、“全面”与“重点”辩证统一的关系表征,系统展现出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作了辩证分析,以系统论的观点剖析了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它与人类其它社会活动的关系,批判了以商务模式经营教育事业的做法。文章强调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发展教育、管理教学,必须遵循教学活动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与目标,凸显了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苏教版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个学段“探索规律”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仔细研究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有劳动无教育”现象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的认识根源是对“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逻辑定位以及“劳动”与“教育”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同,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是一般教育到真实劳动世界的中介环节。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或让“劳动”具有“教育性”,就是要让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实践与德、智、体、美诸素养的培育建立自觉、自然、有机的关联。劳动教育的开展也因而应当与日常教育生活建立全面的联系。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或者让“劳动”具有“教育性”命题的确立,不仅对纠正“有劳动无教育”的实践偏颇,而且对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正确认识和有效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防止“反劳动教育”错误思维、依据学段与类型实际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劳动教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到教育事件本身——复杂性理论视域中的教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理论把不确定性纳入研究视域,揭示了矛盾意义、概率意义特别是混沌意义上的规律观,揭示了有序与无序之间对立、竞争以及互补的复杂关系,打破了传统哲学教科书规律观被“必然性王国”统治的局面。从有序与无序的结合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即回到教育事件本身,揭示教育活动中有序、无序、组织和相互作用的四元联立关系,将使教育规律的研究更贴近现实、更彻底、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规律”与"关于教育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的规范表述是教育基本理论的“职责”。本文在哲学逻辑和文意常识上与“内外部规律说”进行商榷,指出该说的问题和漏洞,并提出关于教育规律规范表述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作为大学管理者弄清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推进大学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理念,应当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不能把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能用素质教育削弱或取代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全教会提出了加速“两高”发展,加速教育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提高我国教育重心,调整教育结构和大力促进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本文对“两高”扩招中不可回避的需要与可能,升学与就业以及发展与提高等3大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结合教育产业化的理念,论证了“两高”扩招的可行性,提高了发展教育产业应注意的8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才之路》2011,(22):2
潘懋元语录⊙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活动,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又要受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说的精义,在于不仅把现代教育理解为人才培养活动,而且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从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研究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指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规律。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